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几点建议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在新形势下,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及其传媒中传播的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种种社会消极因素和思想观念依然存在,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增多;再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他们正企图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我国青少年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我国的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身上。<p> 为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政法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提几点建议。
<p> 一、要强化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要充分利用学校主阵地,以中小学生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在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中,改进和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要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一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各学校可以聘请一名公安干警或司法干部担任法制副校长,定期给中小学生上法制课。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要适时从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团县委、教育局等单位抽调精通法律业务的骨干组成法制宣讲团,不定期地到学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向学生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各学校可通过校内广播、黑板报、墙报、校报等开设法制宣传栏目,同时建立学生学法兴趣小组、定期组织法制主题班会、举办法制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模拟法庭,请服刑人员到学校进行现身说法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现行、生动、形象、直观的法制教育。此外,还要把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教学内容,纳入中小学校教育计划,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青少年中广泛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对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需要解决的要害,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明耻,正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治本之策。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要从孩子抓起,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从小培养他们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以“八荣八耻”的要求为尺度,记之于心,践之以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p> 在加强法制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织青少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观看爱国主义电影、请老红军、老八路讲英雄事迹等系列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治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不断增强社会的责任感。
<p> 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各级团组织、妇联、工会、教育、文化、工商及政法综治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摆上重要的日事议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实落实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措施。各级团组织要与妇联、工会、文化、体育等部门密切配合,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围棋、拔河、赛跑、登山、游泳等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工商、广电、文化等部门要加强图书、音像市场的管理,定期开展大检查,坚决取缔非法出版物及黄色淫秽书刊、音像的销售市场,并认真及时消除其对青少年的腐蚀和影响,公安机关要紧密配合工商、广电、文化等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对歌舞厅、录像厅、卡拉OK厅、夜总会和游戏室、网吧的管理和监督,严禁经营者接纳未成年人到上述娱乐场所活动,要定期组织“三厅两室”及网吧经营者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并结合行业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引导他们遵纪守法,规范经营。政法、综治部门要积极协调公检法及工商、教育等部门加大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整治力度,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p> 三、要不断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从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努力增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感,要把坚持优良传统同弘扬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既大力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又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深入人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思想道德教育与知识性、科学性、娱乐性、趣味性统一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多样性统一起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诚心诚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教育人又服务人。各级团组织、工会、妇联、关工委、教育局、学校、村(居)委会都要承担起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从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生动形象、循序渐进,最终达到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的目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