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建议
<p align="center">关于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建议</p><p align="center"> </p>
<p align="center">陈锦安</p><br/>
<p>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p>
<p>提高群防群治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是减少发案率、化解矛盾纠纷率、提高治安满意率和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并把它作为社会治安建设的主体工程抓实抓出成效。构筑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公安机关具体指导,各部门各方面各负其责,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全面覆盖的群防群治网络。</p>
<p>加强基层综治机构建设。要把加强综治机构建设与党的建设同步进行,推进乡镇综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挥其在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综治成员单位履行职责的作用。要配齐配强基层综治干部,特别是把村(社区)治保、调解组织建设成为辖区群防群治工作的主体,选好用好“平安中心户长”、治安信息员和综治协管员,以“小联防”带动“大联防”,积“小安”为“大安”。</p>
<p>确保领导力量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群防群治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组织、人员、报酬、办公场所落实到位,推动群防群治工作深入开展。要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挂点制度、基层四长(镇长、派出所长、司法所长、法庭庭长)的群众接访日制度和治安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抓住苗头、打露头,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一方平安。</p>
<p>二、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强有力的防控力量</p>
<p>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下,进一步增强防范的主动性,大力推进村(社区)警务室建设,不断提高警务区民警的治安管理、巡逻防范水平和指导群防群治组织的能力。同时,要强化协警力量,多措并举整合群防群治新队伍,形成公安、专职联防和群防群治队伍的最佳组合,实现专群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治安建设。</p>
<p>加强基层保安等治安联防队伍建设。切实做好保安服务业的归口管理工作,把各企事业、学校等基层保安组织起来,划分几个片区,开展夜间互巡,形成全县大巡逻。要分期分批对群防群治队伍全部实行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业务技能和依法办事水平。同时,要积极探索保安公司、专业巡逻队、治安有偿服务承包制等有效途径,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使之真正成为维护一方平安的中坚力量。</p>
<p>发挥各级综治机构组织协调的作用。要多渠道、多形式地扩大群防群治队伍,组织党团员青年志愿者、离退休干部职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摩托车工友等各方面人员,广泛参与社会治安群防群治活动。</p>
<p>三、健全工作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p>
<p>1、层层落实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级级落实责任,把“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压在党政领导身上。同时,要通过责任追究让公安部门切实负起管理、指导和开展日常工作等主体责任。要加强对群防群治工作进行考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抓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的责任感,使群防群治工作责任制得以全面落实。</p>
<p>2、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安全小区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所在地的群防群治工作。要深入开展创建治安合格单位和安全文明小区活动,把一些零散的、管理薄弱的小区、楼房整合起来,齐抓共管。</p>
<p>3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加强对出租屋的管理,完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和协调机制,落实出租人、承租人、管理机构和片区民警等的责任,避免出租屋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藏身之处。要通过加强与外来人口联系,既搜集治安信息,又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p>
<p>四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p>
<p>1加大经费投入。建议县、乡镇两级政府视财力状况,加大对群防群治工作经费的投入,确保群防群治工作能正常持久运作。要重点帮助解决治安复杂地段、部位的防范设施和人员经费等问题,积极扶助经费特别困难的行政村开展必要的巡逻防范工作。要在各个乡镇所在地建立1个规范化警务室和一支能持之以恒的专职巡逻队,并由县综治办牵头协调,开展乡镇跨区域的治安联防,努力构建区域联运、协作互防的大联防格局。要运用行政的力量,尽可能在县城多建或整合一些便于物业管理的封闭式小区,并针对犯罪分子怕光、怕声的特点,搞好技防、物防保障。</p>
<p>2拓展筹措资金渠道。各乡镇、村(社区)要抓紧建实建强综治协会,并帮助其筹集和管好、用好治安经费。要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采取财政支持一点,乡镇、村(社区)出一点,受益单位和个人出一点,社会各界人士捐助一点等办法,努力拓宽群防群治经费的来源渠道。</p>
<p>3建立激励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见义勇为的奖励和保障机制,多渠道充实和扩大县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规模,对见义勇为者除一次性颁发奖励外,因见义勇为而负伤、致残或者牺牲的要解决医疗费、生活费、抚恤费等,保证英雄流血不流泪,消除后顾之忧。同时,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事迹,大力弘扬和倡导见义勇为精神,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扶正压邪,见义勇为,使“好人管住坏人”。</p>
<p>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治安良好氛围</p>
<p>1大力推广先进典型经验。重点宣传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在群防群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同时,要大力宣传广大人民群众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好人好事,鼓舞群众斗志,威慑违法分子,逼使犯罪分子投案自首、无处藏身,营造“维护社会治安人人有责,构建“社会治安 人人受益”的良好社会氛围。</p>
<p>2增强公民的守法和防范意识。要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村”等活动,搞好公民普法教育,并结合开展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遵纪守法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要通过广播、电视、墙报、印发小册子、举办法律讲座和组织民警进村入户防视形式,帮助群众掌握对付各种犯罪和自我防卫手段,提高防范技能和群防群治意识,切实增强全社会自防能力,逐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防范的新格局。</p>
<p>3扩大社会治安信息员队伍。要在完善现有群防群治信息沟通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信息员队伍,可以在广泛接触社会的人员中,如出租车司机、停车场保管员、环卫工人、摩托车工友和流动人员这些人员中发展信息员,及时、广泛地搜集各种影响稳定和危害治安的情况信息,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