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明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
<div>在金融危机和经济的萧条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正在呈现国际化的趋势。中国今年有750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大军。这个数字让人觉得庞大的吃惊。中国大学生的落差可能要比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来的大许多,与早在高中阶段就习惯打工求职的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中国大学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显得缓慢而生涩。<p>政府为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了许多方针和政策,帮助大学能找到工作。教育部在这次两会中也提出扩大专升本的比例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来缓解就业难的问题,政府也提倡大学就业向乡镇发展,也在乡镇基层中让出一些岗位来解决大学就业难的问题,但是这些都不能实质性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如说扩大专升本招生人数本升研人数,也是暂时的把一部分大学生滞留到来年或者再久点就业,但是这些积聚起来的大学生人数只会越来越多,而劳动岗位没有实质性的增多的话,只会让矛盾积聚,越来越突出。</p>
<p>我认为解决大学就业问题,政府首先应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自从教育产业化以来,各高校竟相扩招,虽然说解决了青年读大学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但是大学生的素质是不是真的提高了呢,大学生的能力是不是有普遍的提高呢?答案是没有。现在高校不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封闭的大学课堂里,用人单位不可能接受大学生一走出课堂就上工作岗位的,改变现在大学的教育制度可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的方法。</p>
<p>大学生就业难很大一部原因来自身,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保守,择业预期过高,很少有大学生愿意去农村就业,导致城市中一个普通的岗位有成百上千的人去争取,希望政府能提高农村工作岗位的工作待遇从而来转移在城市中寻求职位的大学生.</p>
<p>纵观周边一些国家在解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所做的一些措施。日本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时提出了这样的政策,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社会的雇用信息公开化,以解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日本在厚生劳动省主导下建立了“工作信息网站”。该网站集中了民间职业介绍机构等的招聘信息和求职者的信息,从而使企业和求职者都能很方便地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该网站的开通对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也有不少中介性质的工作信息网站,但是没有大型的政府管理的工作信息网站,希望政府能建立起自己的官方就大学生工作信息网站,来加大雇佣信息的公开化。 </p>
<p>鼓励大学生创业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好的办法,比如韩国政府构建了完备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大学生创业得到了韩国政府大力扶持,在思想认识,组织体系立法,创业教育的方面,韩国政府的做法对我国政府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确实具有借鉴意义。 </p>
<p> 最近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也很重视,我相信在不久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能得到一定的缓解。</p></div> 每年参加全国“两会”,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讨论,总是不绝于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强调,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我省的全国政协委员们,对此也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与思考。
<p> <strong>大创业――</strong></p>
<p> <strong>时代必然就业所需</strong></p>
<p> “10年代,中国开始迈进真正的大创业时代。”</p>
<p> 今天上午,徐冠巨委员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的“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集体采访时,向国内外媒体记者坦承,关注就业问题,首先需要关注创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一个社会的创业者越多,生产要素组合就越丰富、越活跃,就业也就越容易,这就是“一人创业带动一批人就业”的倍增效应。</p>
<p> 徐冠巨委员认为,如今,大力鼓励全民创业、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时机已经成熟,而这又是一条能发挥就业倍增效应、改变民生现状、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出路。</p>
<p> 对此,很多委员表示赞同。李立新委员说:“如果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成为产业主流,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不难解决了。”</p>
<p> <strong>大视野――</strong></p>
<p> <strong>长远眼光未来准备</strong></p>
<p> 徐冠巨委员认为,适应大创业时代,首先要有大视野,认清“小与大”、“近与远”的关系。</p>
<p> “小企业解决大就业”。“如果全国每年诞生200万家企业,每个企业只需解决10人就业,那么就能解决2000万人的就业问题。”如浙江,75%的GDP是中小企业创造的,90%的就业是中小企业提供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促进就业和民生保障问题。”</p>
<p> “小期望为了大将来”。不少委员指出,大学生降低期望值,到中小企业、基层去,创业空间反而更大、创业前景反而更好。</p>
<p> <strong>大转变――</strong></p>
<p> <strong>理念革新科学发展</strong></p>
<p> “大学生就业,企业的主体作用不可或缺。”</p>
<p> 接受采访的委员认为,各级政府应该切实转变理念,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和引导企业发挥好就业的主体作用。</p>
<p>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这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福音。”徐冠巨委员建议,各级政府应着力帮助、引导中小民营企业求生存、谋发展、促转型、保就业。</p>
<p> 王建沂委员建议,即使已经走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也应转变观念,重视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储备,以及人力资源的结构性调整,重视对大学生的招收、引导和培育。</p>
<p> 胡成中委员则建议,建立高校与民企的信息对接机制和网络沟通平台,如设立全国性的民企高校招聘网,拓宽大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定期发布全国民营企业用工信息和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帮助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