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p><font size="2">一、判断题(共33小题,每小题1分,共33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选“√”, ­</font></p><p><font size="2">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font></p>
<p><font size="2">1、英国在中世纪未就有了治安法官制度 ­</font></p>
<p><font size="2">2、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属于公安领导工作。 ­</font></p>
<p><font size="2">3、强制带离现场、强制拘留、强制隔离、强制检查、强制拘传都属于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强制权。 ­</font></p>
<p><font size="2">4、警察的职能是否能集中于一个统一的警察机关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之一。 ­</font></p>
<p><font size="2">5、监察机关监督方式主要有一般检查、专项检查、立案调查。 ­</font></p>
<p><font size="2">6、立案是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个独立程序。 ­</font></p>
<p><font size="2">7、任何单位发现有犯罪事实发生,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 ­</font></p>
<p><font size="2">8、人民警察离休、退休的,其警衔予以保留。 ­</font></p>
<p><font size="2">9、被辞退的人员,自批准之月的下月起停发工资,按国家有的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 ­</font></p>
<p><font size="2">10、为完成专项工作临时成立的非建制单位工作中成绩显著,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 ­</font></p>
<p><font size="2">11、特邀监督员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有权要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予以协助,配合,并答复质询。 ­</font></p>
<p><font size="2">12、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将省、市、县(区)警察机关改名为“警察局”。 ­</font></p>
<p><font size="2">13、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但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并说明理由,对于符合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将取保候审变更为监视居住。 ­</font></p>
<p><font size="2">14、警察的萌芽时期,同时伴生了监禁行为和审判行为。 ­</font></p>
<p><font size="2">15、1949年到1966年间,我国的保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县、市公安局和分局在街道、城镇设立了公安派出所,乡村设立了公安特派员。 ­</font></p>
<p><font size="2">16、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遇有其职责范围内有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 ­</font></p>
<p><font size="2">17、公安机关对重大治安事件、重大刑事犯罪、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可以实施紧急处置。 ­</font></p>
<p><font size="2">18、禁止与取缔,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于某些违法犯罪、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宣布禁止,予以取缔,并对违禁者予以法律制裁。 ­</font></p>
<p><font size="2">19、董某于2003年6月12日因卖淫被公安机关收容教育,董某被收容教育期间确有悔改表现,而且还有立功,因为她的表现,经有权机关批准,收容所于2003年9月8日将其提前解除收容教育。 ­</font></p>
<p><font size="2">20、对有确实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以判处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临视居信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应立即依法逮捕。 ­</font></p>
<p><font size="2">21、某派出所在一次清查工作中,发现辖区内有一具死因不明的尸体,刑侦部门若想解剖该尸体,应征得死者家属同意。 ­</font></p>
<p><font size="2">22、2003年11月23日,民警张某在调查一起诈骗案中,需要向证人李某(1986年11月16日生)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张某在询问李某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教师到场。 ­</font></p>
<p><font size="2">23、村民王某的经营自主权遭到公掌安机关的侵犯,王某要想提起行政复议,必须要有证据证明该事实已发生。 ­</font></p>
<p><font size="2">24、公安机关扣押了李某价值59万元的经营店铺一间,以37万元的价格将其拍卖,后发现扣押错误,李某要求赔偿其59万,但公安机关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只赔偿其37万元。 ­</font></p>
<p><font size="2">25、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都具有救济作用。 ­</font></p>
<p><font size="2">26、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政策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等特点。 ­</font></p>
<p><font size="2">27、组织负责开展案件审核、执法检查、考核评议、专项调查、专案调查等是公安法制工作的内容之一。 ­</font></p>
<p><font size="2">28、被保证人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及时制止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font></p>
<p><font size="2">29、对未成年人一般不决定劳动教养,确有必要劳动教养的,可以同时决定劳动教养所外执行。 ­</font></p>
<p><font size="2">30、督察长的任免必须征求上一级公安机关的同意。 ­</font></p>
<p><font size="2">31、心理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在特定职务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 ­</font></p>
<p><font size="2">32、逮捕是一项严厉的刑事侦查措施,直接涉及公民的人身自由。 ­</font></p>
<p><font size="2">33、治安管理处罚中的公正原则是过罚相当原则的延伸。 ­</font></p>
<p><font size="2">­</font></p>
<p><font size="2">二、单项选择题(共34小题,每小题1分,共34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font></p>
<p><font size="2">1、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 ­</font></p>
<p><font size="2"> A.应要求复议,在复议期间不得释放被拘留的人 ­</font></p>
<p><font size="2"> B.应要求人民检察再行审查批捕 ­</font></p>
<p><font size="2"> C.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 ­</font></p>
<p><font size="2"> D.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立即释放被拘留的人 ­</font></p>
<p><font size="2">2、扣押物证、书证是指侦查机关依法强制收取和扣留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文件的一种侦查方法。关于扣押物证、书证,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font></p>
<p><font size="2"> A.向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收集或者调取证据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font></p>
<p><font size="2"> B.扣押物证、书证时应持有公安机关介绍信和侦查人员工作证 ­</font></p>
<p><font size="2"> C.在现场勘验或者搜查中发现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物证、书证需要扣押的,由侦查人员自行决定 ­</font></p>
<p><font size="2"> D.如发现违禁品,无论是否与案件有关,都应扣押,并及时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font></p>
<p><font size="2">3、(),就是执法必严,使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font></p>
<p><font size="2">A严肃B谨慎C惩办D打击 ­</font></p>
<p><font size="2">4、党委领导和政府领导都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加强各自的领导职能,这体现了政府和党的何种原则。 ­</font></p>
<p><font size="2">A、党政分开 B、彼此保证 ­</font></p>
<p><font size="2">C、互相结合 D、全面强化 ­</font></p>
<p><font size="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font></p>
<p><font size="2">A、户籍管理主要包括户籍登记和户籍证明 ­</font></p>
<p><font size="2">B、户籍登记是国家关于人口的一项重要行政管理制度 ­</font></p>
<p><font size="2">C、户籍登记是公安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 ­</font></p>
<p><font size="2">D、户籍证明主要是查明居民的 </font></p></span></font>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3042">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br/><br/>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br/><br/>A. 人民代表大会 B. 人民代表大会制<br/><br/>C. 民主集中制 D. 政治协商制度<br/><br/>2、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性的是( )。<br/><br/>A. 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r/><br/>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br/><br/>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br/><br/>A.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 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br/><br/>C. 实现充分就业 D. 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br/><br/>4、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 )占主体地位。<br/><br/>A. 劳动者 B. 生产工具 <br/><br/>C. 劳动资料 D. 劳动对象<br/><br/>5、一定社会上层建筑所包括的内容( )。<br/><br/>A. 是一切阶级的意识形态<br/><br/>B. 只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br/><br/>C. 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及与此相应的各种制度、设施的总和<br/><br/>D. 只是国家政权及其设施、组织的总和<br/><br/>6、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 )。<br/><br/>A. 依法行政 B. 行政手段 <br/><br/>C. 经济行政 D. 其他手段<br/><br/>7、 社会主义法律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br/><br/>A. 依*法律监督机关的有效监督 B. 依*执法机关的严格执法<br/><br/>C. 依*人民群众的自觉守法 D. 依*司法机关的强制<br/><br/>8、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 )。<br/><br/>A. 就不必考虑形势 B. 也应考虑形势<br/><br/>C. 必须考虑形势 D. 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br/><br/>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r/><br/>A. 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r/><br/>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主集中制<br/><br/>10、“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 )。<br/><br/>①我国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br/><br/>②我国各族人民的远大目标<br/><br/>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br/><br/>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br/><br/>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br/><br/>11、十七大报告指出,(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br/><br/>A.四项基本原则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r/><br/>C.党的路线 D.和谐社会建设<br/><br/>1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精髓是( )。<br/><br/>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r/><br/>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br/><br/>13、近代粒子物理学研究表明,除了强力和弹力之外,还存在着( )。<br/><br/>A.电磁力和引力 B.电磁力和离心力<br/><br/>C.吸引力和离心力 D.吸引力和重力<br/><br/>14、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br/><br/>A.乡镇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br/><br/>C.街道办事处 D.公安局法制科<br/><br/>15、1951年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br/><br/>A.西藏 B.四川 C.海南 D.广东<br/><br/>16、宪法的最高效力表现在( )。<br/><br/>A.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 <br/><br/>B.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br/><br/>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不同于普通法律 <br/><br/>D.宪法是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全面、集中表现<br/><br/>17、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br/><br/>A.违法者的行为 B.本人的行为<br/><br/>C.一般人 D.他人的行为<br/><br/>18、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br/><br/>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br/><br/>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br/><br/>19、如果当事人申请复议后又向法院起诉的,只要是因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诉讼是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天内提出的,人民法院( )受理。<br/><br/>A. 必须 B. 应当 C. 可以 D. 不能<br/><br/>20、在我国,有关法定继承人的顺序,错误的说法是( )。<br/><br/>A. 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br/><br/>B.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序人<br/><br/>C. 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br/><br/>D. 前一顺序排斥后一顺序,同一顺序的继承人间也有先后次序之分<br/><br/>21、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 )。<br/><br/>A. 权利的平等性 B. 权利的广泛性<br/><br/>C. 权利的真实性 D. 权利的平衡性<br/><br/>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span></font></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