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明老秘 发表于 2011-2-20 11:16:55

福建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经典题型

<font id="Zoom">&nbsp;
<p>按照10亩草场养1只羊的标准计算,锡林郭勒盟20世纪50年代有2.67亿可利用草场,20世纪60年代的合理载畜量是2500万个羊单位;现在,却减少到1040.2万个羊单位。而且目前,草场的实际载畜已经达到2450.9万个羊单位。据介绍,锡林郭勒草原每年以300万亩的速度在退化、沙化。</p><br/>
<p>1.草场超载量是多少?</p>
<p>a.136%&nbsp;&nbsp; b.236%&nbsp;&nbsp; c.127%&nbsp;&nbsp; d.83%&nbsp;&nbsp;&nbsp; </p><br/>
<p>2.以目前的退化速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计算,锡林郭勒草原多少年会消失?</p>
<p>a.90&nbsp;&nbsp;&nbsp;&nbsp; b.8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c. 65&nbsp;&nbsp;&nbsp;&nbsp; d.103&nbsp; </p><br/>
<p>3.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草场承载量减少了多少?</p>
<p>a.58.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41.6%&nbsp;&nbsp; c.127&amp;&nbsp;&nbsp;&nbsp;&nbsp; d.59.4% </p><br/>
<p>4.如果每超载100万个羊单位,草原加速退化0.5%,那么在目前以这样的退化速度多少年后草原将退化消失?</p>
<p>a.3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92&nbsp;&nbsp;&nbsp;&nbsp; c.57&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86&nbsp;&nbsp;&nbsp; </p><br/>
<p>5.目前实际承载量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多少?</p>
<p>a.49.1万&nbsp;&nbsp; b.52.3万&nbsp;&nbsp;&nbsp;&nbsp; c.145938万&nbsp;&nbsp;&nbsp;&nbsp; d.1378.3万&nbsp;&nbsp;&nbsp; </p><br/><br/>
<p>2005年全国专利审查与专利代理业务研讨会宣布,预计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34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40万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8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17万件。 </p>
<p>&nbsp; 据介绍,我国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在“十五”期间大幅提高,审查周期大幅缩短,发明专利人均待审量由“十五”初期(2001年)的154件下降到“十五”末期(2005年)的85件,平均结案周期从“十五”初期的53个月缩短至“十五”末期的24个月。 </p>
<p>&nbs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增长速度迅猛,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我国受理的3类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58.5万件,其中前100万件历时15年整,而第2个100万件历时仅4年零2个月。至2005年8月31日,3种专利的授予总量达到140.38万件,其中,2004年共受理专利申请35.38万件,同比增长14.7%,2004年共授予专利19.02万件,同比增长4.4%。 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的年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其中90%以上为国内申请。 </p><br/>
<p>6.与2003年相比,2004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授予比例=专利申请授予量/专利申请受理量)( ) </p>
<p>A.提高了5.3个百分点 B.降低了5.3个百分点 </p>
<p>C.提高了0.9个百分点 D.降低了9.5个百分点</p><br/>
<p>7.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中,最后的58.5万件专利的受理历时( ) </p>
<p>A.15个月 B.l4个月 C.lO个月 D.18个月 </p><br/>
<p>8.与1985年4月1日至2000年4月1日间专利申请平均受理时间相比,2000年4月1日至2004年6月1日间专利申请的平均受理时间下降了() </p>
<p>A.64% B.68% C.72% D.82% </p><br/>
<p>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
<p>(1)预计“十一五”期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将占到专利申请总量的1/3 </p>
<p>(2)“十五”末期平均结案周期不到“十五”初期的一半 </p>
<p>(3)1985年4月1日到2005年8月31日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超过了50% </p>
<p>(4)1985年4月1日到2005年8月31日间,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中,第2个100万件所用时间不到总时间的20% </p>
<p>A.1项 B.2项 C.3项 D.4项 </p><br/>
<p>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
<p>A.我国的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已居于世界前列 </p>
<p>B.目前我国的各项专利年申请量均居于世界第一 </p>
<p>C.“十五”末期,我国的专利在提交申请后的2年内都可完成审查 </p>
<p>D.若同比增长不变,2005年全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将超过40万件 </p><br/><br/><br/><br/><br/><br/><br/><br/><br/>
<p>【答案与解析】</p>
<p>1. [答案]A解析:(2450.9-1040.2)/1040.2约为136%</p><br/>
<p>2. [答案]B解析:每年300万亩=&gt;每年30万个羊单位=&gt;2500-n*30=0=&gt;n=83.33.=&gt;需要约为83年</p><br/>
<p>3. [答案]A解析:(2500-1040.2)/2500约为58.4%</p><br/>
<p>4. A</p><br/>
<p>5. A解析:目前实际承载量为2450.9=&gt;2500-2450.9=49.1</p><br/>
<p>6. 2003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为(19.02÷104.4%)÷(35.38÷114.7%)=59.1%</p>
<p>2004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为19.02÷35.38=53.8%,降低了5.3个百分点,故答案选B</p><br/>
<p>7. 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中,第1个100万件截至2000年4月1日,用了整整20年</p>
<p>第2个100万件截至2004年6月1日,用了整整50个月,可以推知最后的58.5万件专利的受理历时15个月</p>
<p>注意,是1年零3个月,即15个月。故答案选A</p><br/>
<p>8. 与1985年4月1日至2000年4月1日间专利申请平均受理时间相比,2000年4月1日至2004年6月1日间专利申请的平均受理时间下降了72%</p>
<p>从上题分析可知,这2个时间段的专利申请受理数都是100万件,所以比较所用时间即可,而50个月除以180个月约为28%,即下降了72%,故答案选C。</p><br/>
<p>9. 说法(1)“预计‘十一五’期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将占到专利申请总量的1/3”正确,因为117比上346等于34%,即1/3;说法(2)“‘十五’末期平均结案周期不到‘十五’初期的一半”也正确,因为24比53小于1/2;说法(3)“1985年4月1日到2005年8月31日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超过了50%”也正确,因为140.38比上258.5大于50%;而说法(4)“1985年4月1日到2005年8月31日间,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中,第2个100万件所用时间不到总时间的20%”不对,因为50个月比上245个月为20.4%,故正确的有3项,答案选C。 </p><br/>
<p>10. 选项A说“我国的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已居于世界前列”不对,因资料中无此信息;选项B说“目前我国的各项专利年申请量均居于世界第一”也不正确,因为资料信息并不反映各项专利年申请量均居于世界第一,只说各项专利年申请总量居于世界第一,总量第一与分项第一不是一回事;选项C说“‘十五’末期,我国的专利在提交申请后的2年内都可完成审查”,也不正确,因资料中只说“平均结案周期从‘十五’初期的53个月缩短至‘十五’末期的24个月”,并不能保证每件申请都能在2年内审查结案;选项D说“若同比增长不变,2005年全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将超过40万件”,正确,因为35.38乘以114.7%等于40.6万件,受理的申请都超过40万件,申请的更会超过40万件。故答案选D</p>
<p></font>&nbsp;</p>
<p><font id="Zoom">&nbsp; </p>
<p>与全国考研报名情况一样,某省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幅大降。来自该省招办的信息,在该省报名考研的人数的增长率下降了13个百分点,全国报考该省招收单位研究生的人数的增长率下降了7.7个百分点。</p>
<p>&nbsp;&nbsp; 据介绍,2004年该省21个报名点共有64484名应试者报名,应试者报考总数比2003年增加6678人,增长11.6%,而2003年研究生报名人数比2002年增长了24.6%.2004年该省共有52所高校和科研单位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全国共有76736名应试者报考该省招生单位,比2003年增加10 624人,增长16.1%,而2003年比2002年的报名人数增长23.8%.</p>
<p>&nbsp;&nbsp;&nbsp;&nbsp; 该省报名应试者中,本科毕业生依然是考研主力军,人数达到了59 180人,比2003年增长14.5%;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4人,比2003年增加4人;同等学力报考人数为5270人,比2003年减少13.4%.报考总数中,报考MBA的应试者人数继续回落,为1 815人,比2003年减少631人,减少25.8%;报考法律硕士人数略有上升,为2019人,比2003年增加79人,增长4.1%.据悉,报考人数最多的3个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全省有3所学校的报名人数均在8000人以上。</p>
<p><br/>&nbsp;</p>
<p>1.2004年在该省考研人数与上年比的增幅是( )</p>
<p>A.增加 B.持平 C.减少 D.不确定</p>
<p><br/>&nbsp;</p>
<p>2.2003年在该省报名的应试者中,本科毕业生人数约为( )</p>
<p>A.64484 B.59180 C.76736 D.51685</p>
<p><br/>&nbsp;</p>
<p>3.2004、2003、2002年全国报考该省招生单位硕士的研究生应试者人数分别为( )</p>
<p>A.76736、66112、53402&nbsp;&nbsp;&nbsp; B.76736、10624、12710</p>
<p>C.64 484、57806、46393&nbsp; D76736、66 112、59180</p>
<p><br/><br/>&nbsp;</p>
<p>4.2004年报考法律硕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
<p>A.报考的人数是最多的3个专业之一 B.报考法律硕士的人数比2003年增长79人</p>
<p>C.法律硕士招收人数最多 D.报考的法律硕士的增长率超过4%</p>
<p><br/>&nbsp;</p>
<p>5.该省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应试者中,本科生人数约是其他应试者的( )</p>
<p>A.10倍 B.11倍 C.12倍 D.13倍</p>
<p><br/><br/>&nbsp;</p>
<p>&nbsp;&nbsp;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8 453万人。全年全国出生人口1641万人,出生率12.85‰;死亡人口821万人,死亡率为6.41‰;全国净增人口82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45‰。</p>
<p>&nbsp;&nbsp;&nbsp;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考虑物价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实际增长4.8%.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7.7%,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农村为46.2%,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2002年农村贫困人口为28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7万人。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p>
<p>&nbsp;&nbsp;&nbsp;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 731万人。其中,职工11 128万人,离退休人员3603万人,离退休人员实际社会化管理人数达到1 434万人。</p>
<p>&nbsp;&nbsp;&nbsp; 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 18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40万人,比上年增加127万人。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9400万人,比上年增加1770万人。全国共有2054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p>
<p>&nbsp;&nbsp;&nbsp;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国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19万张,收养各类人员89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9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82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7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近60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2亿元。</p>
<p><br/>&nbsp;</p>
<p>6.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指( )</p>
<p>A.本年出生人口与上年末总人口之比</p>
<p>B.本年出生人口与本年末总人口之比</p>
<p>C.本年出生人口减去本年死亡人口之差与上年末总人口之比</p>
<p>D.本年出生人口减去本年死亡人口之差与本年末总人口之比</p>
<p><br/>&nbsp;</p>
<p>7.200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p>
<p>A.为6792.77元 B.高于6792.77元 C.低于6792. 77元 D.不好估算</p>
<p><br/>&nbsp;</p>
<p>8.2002年的农村贫困人口比2001年减少了多少个百分点?()</p>
<p>A.3.37 B.3.57 C.3.67 D3.77</p>
<p><br/>&nbsp;</p>
<p>9.2002年末全国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空余床位比例为( )</p>
<p>A.25% B.50.32% C.61% D.74.78%</p>
<p><br/>&nbsp;</p>
<p>10.2002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中,职工所占比例比离退休人员所占比例多多少个百分点?</p>
<p>A.3.8 B.109.21 C.69.59 D.51.08</p>
<p><br/><br/><br/><br/><br/><br/>&nbsp;</p>

溪明老秘 发表于 2011-2-20 11:17:22

<p>【答案与解析】</p>
<p>1. 2004年在该省考研人数与上年比的增幅是增加,故答案选A.注意增幅与上年比则减少</p>
<p>2. 2003年在该省报名的应试者中,本科毕业生人数约为51 685=59 180÷114.5%,故答案选D.</p>
<p>3. 2004、2003、2002年全国报考该省招生单位硕士的研究生应试者人数分别</p>
<p>为76736、66 112、53402,66 112=76 736-10624, 53 402=66 112÷123.8%,故答案选A</p>
<p>4. 2004年报考法律硕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法律硕士招收人数最多,题中没有信息表明,而其他选项题中有据可查,故答案选C</p>
<p>5. 该省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应试者中,本科生人数约是其他应试者的11倍,59 180÷(64 484-59180),故答案选B</p>
<p>6. 属干常识性的考点,也可从第一段文字资料中的数据关系上得到提示。所以答案选C</p>
<p>7. 根据第二段文字资料中给出的数据计算,200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1+13.4%)≈6 792.77元,所以答案选A</p>
<p>8. 根据第二段文字资料中给出的数据计算,2002年比上年末减少的农村贫困人口数占上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数的比重为107÷(2820+107)≈3.67%,即减少了3.94个百分点。所以选C</p>
<p>9. 根据第四段文字资料中给出的数据计算,2002年末全国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空余床位比例为(119-89)÷119×100%≈25.21%,所以答案选A</p>
<p>10. 根据第三段文字资料中给出的数据计算,职工所占比例比离退休人员所占比例多(11 128-3603)÷14 731×100%≈51.08%,即多51.08百分点,所以答案选D</p></font>
<p>&nbsp;</p>
<p>&nbsp;</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left"><font id="Zoom">
<p>2003年1—6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增长27.2%,高于全国工业增幅1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4.9%.完成工业增加值1 512.1亿元,同比增长33.9%;完成销售收入7 339.9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利润282.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计算机行业实现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33.4%,对全行业贡献率为45.9%,居行业之首。通信55亿元,家电31亿元。</p>
<p>&nbsp; 2003年1—6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出口额为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1%,高出全国外贸出口13.1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9.9%,贡献率达37.7%.这半年电子产品进口总额为554.4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实现贸易顺差33亿美元*.计算机类产品出口猛增,达258.3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45.4%,居行业之首。手机出口3902万部(29亿美元)。出口额超10亿美元的产品有:PC机、显示器、打印机、DVD等。三资企业出口占总额的82.7%,增速达54.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p>
<p>&nbsp; 2003年1—6月份电子全行业产销率为96.6%,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手机、PC机、笔记本电脑、背投彩电、打印机等。计算机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半年生产增速达46.6%,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41.4%,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PC机,生产增长117.1%,销售增长151.6%,出口增长95.4%,均比去年同期高出1倍左右。笔记本电脑的产销量已占到微机总量的25%以上,通信制造业增长23.8%;元器件增长22.6%.</p>
<p>1.2003年,1—6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利润率为( )</p>
<p>A.3.12% B.3.84% C.3.96% D.4.08%</p><br/>
<p>2.2002年1—6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进口额为多少亿美元?( )</p>
<p>A.358.6 B.386.9 C.745.5 D.830.2</p><br/>
<p>3.2003年1—6月份,我国手机出口的平均单价是多少美元/部?( )</p>
<p>A.123.26 B.112.58 C.83.63 D.74.32</p><br/>
<p>4.2003年1—6月份,全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百分之几?( )</p>
<p>A.25 B.31 C.34 D.36</p><br/>
<p>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
<p>A.2003年1—6月份,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p>
<p>B.2003年1—6月份,计算机行业对电子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40%</p>
<p>C.2003年1—6月份,台式电脑的产销量占到微机总量的75%以上</p>
<p>D.2003年1—6月份,DVD的出口额占计算机类产品的比重一定高于3.87%</p><br/>
<p>1996年末,全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住户数快速汇总结果为21 455.74万户。根据事后质量抽样调查随机抽选的40576个农村住户资料计算,在全部农村住户中,农业户所占比重为90.47%,非农业户占9.53%.在全部农业户中纯农业户占62.81%,农业为主兼营非农业的户占30.57%,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的户占6.62%.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共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住户8740.91万户,占全国总数的40.74%;中部地区7420.76万户,占34.59%;西部地区5294.07万户,占24.67%.按地区分,在农村住户中东部地区农业户所占比重为84.71%,中部地区农业户所占比重为94.53%,西部地区农业户所占比重为95.80%;在农业户中,东部地区纯农业户所占比重为55.24%,中部地区纯农业户所占比重为66.70%,西部地区纯农业户所占比重为70.27%.</p><br/>
<p>6.1996年末,东部地区农业户占全国的比重为( )</p>
<p>A.36.44% B.33.97% C.36.97% D.33.44%</p><br/>
<p>7.从上述统计资料能看出,1996年末中部地区非农业户数量为()</p>
<p>A.405.92万户 B.7014.82万户 C.3866.89户 D.204.72万户</p><br/>
<p>8.从上述统计资料能看出,1996年末()</p>
<p>A.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p>
<p>B.农业户、非农业户、农业兼业户所占的比重极不平衡</p>
<p>C.农村住户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
<p>D.东部地区农业户所占比重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p><br/>
<p>9.从上述统计资料能看出,1996年末全国纯农业户数量为()</p>
<p>A.13476.35万户 B.12 192.05万户 C.3 866.89万户 D.2044.7万户</p><br/>
<p>10.1996年末,西部地区兼业农业户户数是( )</p>
<p>A.1573.92万户 B.1044.72万户 C.1544.72万户 D.1507.82万户</p><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p>【答案与解析】</p>
<p>1. 根据第一段所给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利润率=282.2÷7339.9×100%=3.84%,所以选B</p>
<p>2. 根据第二段所给数据进行计算得到:2002年1—6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进口额为[1123.5÷(1+50.7%)]一=358.6(亿美元),所以选A</p>
<p>3. 根据第二段所给数据进行计算得到:2003年1—6月份,我国手机出口的平均单价是2 900 000 000÷39 020 000=74.32(美元),所以选D</p>
<p>4. 2003年1—6月份,全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47.1%-13.1%=34%,所以选C</p>
<p>5. 由第二段可知A、B是正确的,可以用第二段所给数据进行计算可知,DVD出口额最少占到微机总量的10÷258.3=0.0387,所以D选项应该是正确的。由第三段的“笔记本电脑的产销量已占到微机总量的25%以上”,可以推断出台式电脑应该小于75%.所以选C</p>
<p>6.东部农业户为8 740.91万户×84.71%=7 175.71万户,全国农业户为21455. 74万户×90.47%=19411.01万户,7 175. 71除以19 411. 01等于36.97%.故答案选C</p>
<p>7. 中部农村住户7420. 76万户乘以中部地区非农业户所占比重(1-94.53%)等于中部地区非农业户数405.9万户。故答案选A</p>
<p>8. 除了东部地区农业户所占比重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其他三条在资料中无法体现。故答案选D</p>
<p>9. 全国农业户为21 455.74万户×90.47%=19 411.01万户,乘以全部农业户中纯农业户的比重62.81%,等于12 192.05万户。故答案选B</p>
<p>10. 西部地区农村住户5294.07万户,乘以西部地区农业户所占比重为95.80%,得西部地区农业户数,再乘以西部地区兼业农业户所占比重(1-70.27%),等于西部地区兼业农业户户数1 507.82万户。故答案选D</p></font></td></tr></tbody></table></p>
<p>&nbsp;</p>
<p><font id="Zoom">&nbsp; </p>
<p>2005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5 8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3 97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4.8%;第二产业18084万人,占23.8%;第三产业23 771万人。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7 331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855万人。其中单位就业人员11 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5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0 8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有5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帮助“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3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p>
<p><br/>&nbsp;</p>
<p>1.2004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数是( )</p>
<p>A.75 628万人 B.75200万人 C.75825万人 D.78 200万人</p>
<p><br/>&nbsp;</p>
<p>2.2004年末,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为( )</p>
<p>A.28476万人 B.27 476万人 C.26466万人 D.26476万人</p>
<p><br/>&nbsp;</p>
<p>3.2005年末,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 )</p>
<p>A.44.3% B.36.8% C.31.4% D.32.2%</p>
<p><br/>&nbsp;</p>
<p>4.2005年末,城镇劳动力人口是( )</p>
<p>A.19 976万人 B.l9 697万人 C.18 299万人 D.l8697万人</p>
<p><br/>&nbsp;</p>
<p>5.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
<p>A.2005年城镇新增失业人员115万人</p>
<p>B.2004年城镇就业人员有625万人在2005年失业</p>
<p>C.2004年城镇就业人员有115万人在2005年失业</p>
<p>D.与2004年比,2005年有460万城镇就业人员失去工作</p>
<p><br/>&nbsp;</p>
<p>2005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 7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7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0022万人,参保退休人员3761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977万人和402万人。2005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 405亿元,支出1 07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2%和25.2%。其中,统筹基金收入820亿元,支出6l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25%。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278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结存750亿元,个人账户积累528亿元。2005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84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 633万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65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2005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93亿元,支出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7%和42.7%。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64亿元。</p>
<p>6.2004年末,我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是( ) </p>
<p>A.10 055万人 B.9045万人 C.9 078万人 D.l0 022万人 </p>
<p><br/><br/>&nbsp;</p>
<p>7.2004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为( ) </p>
<p>A.952亿元 B.326亿元 C.1278亿元 D.750亿元 </p>
<p><br/>&nbsp;</p>
<p>8.2004年我国统筹基金收入为( ) </p>
<p>A.661.3亿元 B.653.3亿元 C.820亿元 D.616亿元 </p>
<p><br/>&nbsp;</p>
<p>9.2004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 ) </p>
<p>A.78万人 B.65万人 C.52万人 D.72万人 </p>
<p><br/>&nbsp;</p>
<p>10.2004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的差额约为( ) </p>
<p>A.45亿元 B.42亿元 C.164亿元 D.25亿元 </p>
<p><br/><br/><br/><br/><br/><br/><br/><br/><br/><br/>&nbsp;</p>
<p>【答案与解析】</p>
<p>1. 75825-625=75200万人。故答案选B</p>
<p>2. 27331-855=26476万人。故答案选D.</p>
<p>3. 23771÷75 825=31.4%.故答案选C</p>
<p>4. 839÷4.2%=19976万人。故答案选A.</p>
<p>5.全年增加970万人,年末仅仅增加855万人,必有全年新增失业115万人。故答案选A.</p>
<p>6. 10022-977=9045万人。故答案选B</p></font>
<p>&nbsp;</p>
<p>&nbsp;</p>
<p>&nbsp;</p>
<p>&nbsp;</p>**** Hidden Message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经典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