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社会管理虽然是一个“老课题”,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张“新试卷”。政法机关要以创新的理念、务实的态度,适应新变化,拿出硬措施,做好社会管理创新这篇大文章。<br/><br/> 社会管理创新要用开放的思维管理开放背景下的社会事务,用市场的手段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问题。要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为目标,加快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着力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问题,积极探索建立特殊人群常态化管控机制。着力解决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问题,紧紧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社会组织管理问题,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着力解决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问题,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应急协调机制。<br/><div>同志们:</div>
<div>刚才,马副书记就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了动员和部署,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公安局、民政局、三界镇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下面就开展好这项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div>
<div>一、充分认识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div>
<div>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本月7日召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社会管理创新提到检验和衡量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及科学发展水平的高度来对待,树立“发展是政绩、社会管理也是政绩”的理念,用抓经济建设的劲头抓社会管理。因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形势所需、发展所求、民心所向。</div>
<div>从我市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大局总体保持稳定,但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矛盾纠纷进入了易发、多发期,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同时,人民群众对社会稳定安全、民主法治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新时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充分认识当前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力求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div>
<div> </div>
<div>二、着力强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四方面意识</div>
<div>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锐意创新,狠抓突破。</div>
<div><b>1.要强化统筹意识</b>。社会管理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必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努力增强社会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科学性。要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置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去把握,纳入到“十二五”规划中去谋篇布局,切实找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全市工作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div>
<div><b>2.</b><b>要强化法治意识</b>。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对于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减少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至关重要。要认真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大力推进依法治市,进一步规范约束公共权力,有效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注重引导群众增强法制意识,依法保护自身利益,依法表达自身诉求,着力提升全社会的法治理念,促使社会管理走向规范化和有序化。</div>
<div><b>3.</b><b>要强化基础意识</b>。基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安则全局安。要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战略性、根本性的任务来抓,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基层基础延伸。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越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提高掌控能力,弥补管理漏洞,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升基层组织的社会服务管理能力。</div>
<div><b>4.</b><b>要强化创新意识</b>。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核心是创新。要在扬弃传统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载体和手段途径的创新,<a href="http://lstk.zjol.com.cn/06lstk/system/2010/09/03/012585588.shtml" target="_blank">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难题</a>。要坚持解放思想,大力践行保障发展、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开放兼容、辩证统筹、务实增效的社会管理创新理念,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创新六大体系,抓好25个建设项目,努力形成长效机制,真正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符合我市实际,确保上级精神在我市得到创新落实。</div>
<div>三、形成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div>
<div><b>1.</b><b>要健全责任体系</b>。全市各级党政主职领导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好直接责任人的职责,集中精力做好组织、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工作;其他领导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主动配合工作开展,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得到不断落实推进。</div>
<div><b>2.</b><b>要完善工作机制</b>。要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推进机制,完善项目管理责任、联合协调推进和考核评价激励等一系列制度。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及其成效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和维稳综治考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项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要细化分解项目任务,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目标任务逐一落实到位。</div>
<div><b>3.</b><b>要加强配合协作</b>。要树立社会管理创新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市领导小组要落实分工职责,加强联系协调,开展指导督查,及时总结经验,帮助解决问题。25个实施项目都要建立工作组织,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项目组长,市分管领导和牵头部门作为实施项目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实施项目的调查研究、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项目推进工作,做到责任明确、部门联动。各有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相互支持、协作配合。宣传部门要注重发挥媒体作用,为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div>
<div> </div>同志们,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非常明确,全市上下要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入把握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开拓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p>结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陈仕其就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提出5点意见:</p>
<p> </p>
<p>一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方针,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通过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p>
<p> </p>
<p>二要以建设幸福惠州为目标,切实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p>
<p> </p>
<p>三要畅通诉求渠道,倾听群众意见,做到问民情、听民声、纾民困、顺民意,坚持用群众工作方法做好信访工作。</p>
<p> </p>
<p>四要加强社会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以制度保障社会管理的科学性、有序性和时效性,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要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机制、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非公组织的社会管理机制、信息网络管理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部门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p>
<p> </p>
<p>五要加强社会面防控,依法坚决打击妨害社会秩序、破坏和谐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