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将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会会的召开,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将乐也将乘着这一东风,迎着海西建设的大潮,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素有“文化之邑”、“理学名邦”之美称的将乐县,近年来,以“文化建设年”活动为载体,通过政府推动、项目带动、民间联动、群众互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域文化软实力得到较大提高,在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自己的思路和举措。
一、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创新。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将乐文化品牌,创造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一是建立健全文化创新机制。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建立群众文化艺术创作、选拔和表彰机制,形成尊重文化创造、尊重文化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营造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创意的优良环境。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二是加强文化理论研究与创新。围绕文化发展与群众文化生活的实际,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品牌、文化消费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发挥文化理论研究对文化决策的指导作用。三是创作文化精品。抓好文艺创作,鼓励和发动群众文化专业人员及业余文艺作者深入生活,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将乐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并争取有若干部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四是打造文化品牌。以文化古邑的历史文脉为轴心,调动和发挥文化资源的作用,重点打造中国擂茶之乡、闽学之源等文化品牌。开展海峡两岸擂茶文化交流会,推动闽台文化交流和传播。
二、积极稳妥发展文化产业。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确立文化产业发展地位。加强文化产业规划和布局,以弘扬本土文化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典型示范,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规划“大乐野”文化创意园区。统筹规划和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特色文化对旅游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以客家擂茶文化为主题,将玉华洞风景名胜区、跑马将军庙会、擂茶器具窑址、杨时陵园融为一体,在园内建立中国客家擂茶博物馆、闽学之源创意园,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中国茶艺展演中心、民俗风情演艺中心。二是建立擂茶研发生产基地。推行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的经营策略,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擂茶产业生产基地,把将乐擂茶品牌推向市场。三是举办展会。举办中国·将乐擂茶文化旅游节暨海峡两岸擂茶文化交流会。利用展会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发展文化娱乐业。通过政策法规引导,促进经营性娱乐场所合理布局、总量平衡、经营规范。鼓励非公资本兴办健康的娱乐项目和场所。●谢桥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