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用群众工作统揽基层信访工作新路子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针对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探索构建了“五个三”模式大信访格局,形成对信访问题进行全程控管的工作体系,筑牢了维稳“第一道防线”。全县95%的挂牌重大矛盾纠纷和重大信访历史积案得到化解。在全国“两会”、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等重要时期,我老秘网县实现了零**和零群体事件、“刑事、治安、信访案件”三下降的稳定局面。一、打造“三大平台”,夯实信访基础
2007年10月,我们在全区率先成立县—乡镇—村三级信访工作平台,直接办理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做到一个门进出、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全力实现信访部门从“矛盾中转站”到“群众之家”的转变。一是打造县级信访工作综合平台。县一级成立群众工作部,以县信访局为主体,整合县信访局、调处办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力量,从公安、法院、司法、国土、林业等职能部门抽调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35名优秀干部组成;设立一室一厅三中心,即群众工作部办公(督办)室、接访大厅、信息中心、调处中心、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中心,接访大厅设立13个接访受理服务窗口。群众工作部第一部长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部长由县委办副主任、信访局局长担任。二是打造乡镇级信访工作核心平台。乡镇一级成立群众工作中心,从县一级政法综治等部门选派一批年轻优秀干部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群众工作中心主任,专门负责信访维稳工作。群众工作中心设立“一室两中心”:即信访接待纠纷调解室、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中心和信息中心。人员不少于6人,从乡镇(街道)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庭、综治办及其他部门抽调。三是打造村(社区)级信访工作基础平台。全县288个村(社区)设立群众工作服务站,每个站由3~5人组成,设站长1名,由县直、乡镇副科级干部或副科级后备干部担任,副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同时从乡镇和县直单位群众观念强、有群众工作经验的干部中选派1000余名干部驻村开展服务工作。通过打造“三大平台”,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信访工作网络系统,使信访工作力量渗透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强化“三大职能”,规范信访工作
为了更好地规范信访工作,我老秘网县科学设置并进一步强化了三级信访平台的“三大职能”:一是强化信息收集、研判和处理职能。充分发挥和利用乡镇群众工作中心和村(社区)群众工作站信息平台作用,物色了一批政治可靠、负责守信的业余信息员对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非正常**事件以及突发性事件等相关人员进行跟踪监控,及时报告动态,并实行有偿信息报告。信息中心认真做好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反馈,做到上下沟通,渠道顺畅,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及时的研判处理。对重大事件或者镇一级处理不了的,则第一时间向县群众工作部报告。二是强化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提供法律宣传服务职能。
三级信访平台每天安排专人值班接访,做到接访工作的日常化。实行干部下访制度,重点下访矛盾纠纷当事人和重信重访户,变“消极待访”为“主动下访”,把群体性事件化解于萌芽状态。县四家班子领导、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每月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对疑难复杂纠纷和重信重访户则主动约访。同时,通过三级信访平台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群众的法律问题,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强化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职能。一般的矛盾纠纷,由村调解员先行调解,调解不了的报镇群众工作中心调处。镇一级调处不了的,则按有关规定报县群工部调处。各乡镇、各部门久调未决,组织跨乡镇、部门进行联合调信访工作处,需行政处理或司法处理的案件,引导当事人依法处理;对重大的案件,报县委、县政府安排县四家班子领导牵头处理。
三、注重“三大创新”,提高信访效能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注重“三大创新”入手,带着深厚的感情为民排忧解难,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一是创新一个理念。
牢固树立民本观念、群众诉求无小事观念和换位思维观念,理解、相信、善待、关爱**群众,把**人当亲人,动真情、用真心、使真劲,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区别情况,分类施策。对群众的来信来访,我们应站在群众的立场,用群众的耳朵听意见,用群众的眼睛看问题,用真诚的心去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决不能人为激化矛盾。二是创新一个方法。把改善民生作为信访维稳的重要基础,通过做好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把群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加快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上来。2009年,我们筹集资金10.15亿元,扎实推进了一批民生工程。如在平南县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居民房屋拆迁工作中,做到被征地拆迁户利益最大化,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除法定补偿到位外,政府还投入3500多万元用于回建房的街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每户回建房增值50~80万元。由于设身处地,真诚相待,利益体现,184户拆迁户没有一个**。三是创新一个标准。坚持用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信访工作的根本标准,通过认真负责地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平南现有5座大中型水库和1座小型水库,库区移民10余万人。这些水库都是1985年以前建成投产的,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历来是影响全县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筹集资金1千多万元,用于库区各项事业建设,使移民群众普遍受益,从而大大缓解了库区信访维稳工作形势。
四、狠抓“三大保障”,激发信访活力
源头维稳,落实保障是重点。我们通过狠抓“三大保障”,不断激发基层信访活力。一是抓考核保障。
把抓好信访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实绩,以及干部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并与晋职晋级挂钩。对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把那些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善于做群众工作、解决群众疑难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干部,及时选拔调整到重要岗位上来。
对失职、渎职,导致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人员,对违法**失控的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严格执行问责制。对村级干部实行信访维稳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每月100元信访维稳工资相挂钩。通过建立考核机制,使信访维稳工作实现了由“一家抓”向“大家抓”的转变,形成了党政领导重视、三级信访平台主抓、相关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二是抓政策保障。我们先后出台了《接访和办信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制度》、《信息收集研判制度》、《群体事件、突发事件、非正常**事件应急化解处置劝返制度》、《信访事项督查督办制度》、《限期办结制度》、《信息奖励制度》等一系列相关文件,为解决长期制约信访维稳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抓经费保障。县政府从粮食局划拨楼房一幢、资金40多万元装修及购置办公设备,作为县接访中心及群众工作部办公使用;每年拨出信访维稳工作经费500万元,解决三级信访平台办公场所、交通通讯设施、村干部绩效工资、信息员报酬等实际问题,促使三级信访平台运转有力。
五、健全“三大机制”,确保信访实效
我老秘网县把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用机制、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和完善了“三大”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一是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县委书记、县长亲自研判听取汇报、协调各方,解决信访工作中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分管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县四家班子其他领导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的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各乡镇、各部门的“一把手”深入现场,既当指挥员又当调解员,确保一方稳定。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信访维稳任务分解到各级领导、各级单位,从县委书记、县长做起,所有领导成员都有调解任务,限期调结。二是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责任制。把领导包案制度作为强化信访工作领导、解决信访疑难问题的有效措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把群众诉求问题分解到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及各级领导身上,实行挂牌督办和“五包”责任制。2009年,我们对12件重大矛盾纠纷进行了挂牌督办,限期调结。三是从严问责制。把预防和处理信访问题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进行定期考察或专项检查。
对信访问题最为突出的乡镇和县直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连续两次被通报的,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对有关乡镇和部门的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群众合理诉求不予理睬、不认真解决,或者推诿扯皮,办案不按程序受理、答复,效率不高,致使群众发生非正常**,或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案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作者:覃志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