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灵感从哪里来?
探寻和掌握引发、激活公文写作灵感的技巧和方法 ,这对于提高公文写作的效率和质量将大有裨益。一、写作灵感的共性特征
公文写作与其他写作、特别是文学写作相比 ,尽管具有很多不同的特性 ,受到很多限制 ,但公文写作并不完全排斥创造性 ,也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心智活动 ,因此 ,灵感也同样存在于公文写作活动之中 ,公文写作灵感与其他写作活动的灵感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
①突发性。写作灵感的获得总是不期而至 ,突然发生的 ,为了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 ,作者必得倾尽身心 ,奋笔疾书 ,务求把灵感之神给自己的启迪尽快通摄于笔下。
②偶发性。写作灵感常由偶然因素触发 ,具有不确定性。但偶然之中常常包含着必然 ,写作灵感是对勤于思考、勤于笔耕的作者的嘉奖 ,而不会光顾思想的懒汉。
③独创性。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 ,总是与创新、创造性相关联的。灵感状态下的写作思维活动 ,具有极强的发散性和求异性。发散 ,使作者的视野特别开阔 ,联想、想象特别丰富。求异 ,使写作活动突破常规 ,另辟蹊径 ,富有创意。
④跳跃性。写作中的灵感思维与逻辑思维有很大不同。逻辑思维要求严格遵守逻辑规则 ,讲究思维的的严密性。而灵感思维则带有跳跃性 ,并不严格遵从逻辑思维的步骤 ,更多依靠直觉和顿悟 ,预感和猜测 ,在极短的时间内 ,甚至是一刹那便获得写作立意上、构思上、表达技巧上的某种顿悟和启示。
⑤潜隐性。如前所述 ,灵感是与意识相对的潜意识状态、潜意识思维 ,具有潜隐性的特点。我们常说 ,灵感来无影 ,去无踪 ,指的尽管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处在潜隐的状态中 ,但它仍然会对写作活动默默地发生影响。常有这种情形 ,在写作过程中 ,作者冥思苦想 ,思路却滞涩不畅 ,此时 ,脑中突然出现某一闪念 ,给其以某种启示 ,心理豁然开朗 ,思路通畅起来 ,而这一切完全是在无意识中潜隐进行的。
二、公文写作灵感的特质
由于公文写作的特殊性 ,公文写作的灵感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写作活动的特质:
其一 ,从触发的时机看。灵感往往触发于写作目的动机之后 ,而非写作目的动机之前。公文写作具有被动性的特征。其他写作活动相当于“自由作文”,写作的自由度很大。而公文写作却相当于上级的“命题作文”,执笔者必须按照上级的旨意写作 ,写作行为带有明显的被动性。
公文写作的这种被动性 ,在很在大程度上决定了公文写作灵感触发的时态特征与其他写作活动不同任何写作行为都是目的性行为 写作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写作目的、动机引起的。目的、动机是引起和推动写作行为的心理动因。在其他写作活动中 多姿多彩 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触动了作者敏感的神经 给了作者某种启示 灵感 使他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写作冲动目的动机 从而引起和推动其写作行为。可以用下面模式来描述这一过程 社会生活 触发灵感 目的动机 ?写作行为从模式看 ,是社会生活触动了作者的灵感 ,灵感激发了写作欲望 ,并引起和推动了写作行为。
而公文写作由于具有很强的被动性 ,写作的目的动机往往不是来自灵感的激发 ,写作行为也不是自动自发的 ,而是来自工作实际的需要、上级领导的要求因此 ,灵感触发的时机往往在写作目的动机产生之后而非在写作目的动机产生之前。也用一个模式来描述这一过程:
实际需要、领导要求 ?目的动机 ?写作灵感 ?写作行为从模式看 ,是实际工作的需要 ,上级领导的要求使作者产生了公文写作的目的、动机 ,当目的动机转化成作者内在的写作欲望 ,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的时候 ,时常会触发写作灵感 ,这将激活写作文思 ,极大地提高写作行为的效率。
其二 ,从诱发的因素看。灵感常由解决问题的特写情境引发 ,具有定向性。写作灵感的诱发因素不外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外因 ,一是主观内因。就客观外因而言 ,其他写作活动灵感诱发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生活。与一般写作灵感诱发因素的宽泛性相比 ,公文写作灵感的诱发因素则具有定向性的特点。公文的基本功用是处理行政公务 ,公文写作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总是针对现实问题 ,为解决公务活动中某一特定问题而写作的 ,这就使公文作者常常面临解决问题的某种特定情境 ,思维活动集中地指向于特定的现实问题因此 ,公文写作灵感常由解决问题的特定情境所引发
其三 ,从发挥的作用看。灵感作用的范围、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具有矛盾性。写作灵感的基本作用主要表现为激活写作文思。灵感降临时 ,作者处在写作的激情状态之中 ,大脑潜能超常发挥 ,写作文思如泉喷涌 ,极大地提高了写作的效率。但是 ,由于公文写作具有被动性、群体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这就使灵感作用的范围、强度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首先 ,范围受限。任何写作活动都必须解决好内容与形式的问题 ,也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侧重解决立意与选材的问题;怎么写侧重解决结构与表达的问题。在其他写作活动中 ,作者具有高度的写作自由 ,个人的自主性、独创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使得写作灵感发挥作用的范围极广。而公文写作具有被动性 , 作者必须听命于上级领导 ,个人写作的自由度较小 ,因此 ,灵感作用的范围受到限制 ,一般只局限于怎么写 ,而写什么则必须听命于上级领导 ,在这方面 ,灵感发挥作用的空间较小。以写作“立意”为例 ,任何写作活动 ,都很强调意在笔先 ,在其他写作活动中 ,这个“意”不是外加的 ,而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灵感触发的结果;而公文写作属于“命意作文”,这个“意”却是领导所命 ,而非灵感启示所获。
其次 ,强度减弱。灵感作用的强度与什么因素相关 ? 主要与写作欲望和写作激情相关。写作欲望、写作激情越强烈 ,越有利于灵感的诱发;而在灵感的推动下 ,写作欲望、写作激情又会得到增强。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结果 ,极大地激活了写作文思。但由于公文写作的被动性、群体性对写作主体的主动性、个体性有一定的排斥作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写作主体的写作欲望。此外 ,公文写作具有客观性的特点 ,要求客观冷静 ,切忌感情用事 ,避免带上个人感情色彩 ,这使作者在写作中注意对自己的感情、个性加以克制 ,这无异于给写作欲望激情安装了制动器 ,使灵感作用的强度受到抑制。
如上所述 ,公文写作一方面要借助灵感 ,激活写作文思;但另一方面 ,又不可随心所欲 ,放纵写作文思。这是个二律背反的矛盾 ,怎样解决好这个矛盾 ? 这是公文写作灵感引发应注意的问题。这关键在于处理好公文写作中这样几种关系:写作的受动性与自主性的关系;写作的群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写作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写作的客观性与写作激情调控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将影响到公文写作质量的优劣。
三、公文写作怎样诱发灵感 ,激活文思
把握了公文写作灵感与其他写作活动所不同的特质后 ,再深入讨论公文写作诱发灵感、激活文思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一要领悟意图 ,进入角色。如前所述 ,公文写作是“命题作文”“命意作文”,作者必须听命于上级领导 ,这种被动性对写作动力是有一定影响的。这很容易导致作者产生“要我写”、“要我按你的意图写”的消极心态。这极不利于灵感的激发 ,常见的应景之作、官样文章就是这种心态下的产物。要诱发灵感 ,激活文思 ,就必须突破这种消极心态 ,自觉地准确领悟上级领导的发文意图 ,增强角色意识 ,尽快使自己进入角色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完成由被动作文到主动作文的转变 ,这样才能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和写作冲动 ,形成灵感诱发的动力源。
二要研究问题 ,把握实质。灵感的触发离不开诱因 ,公文写作的灵感常由解决问题的特定情境所诱发。如果在公文写作中 ,不注重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知之不多 ,知之不透 ,一知半解 ,就不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灵感。公文写作要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感 ,激活写作的文思 ,就必须深入实际 ,花大力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搞清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 ,了解问题发展的来龙去脉 ,**** Hidden Message ***** 学习了,不过感觉,写文章需要先量的积累,灵感是质的飞跃 楼上正解,大家也谈谈 每天少看点,多了记不住。 对于写作公文有点好处,我等菜鸟还要多努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