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yanchun 发表于 2016-3-22 19:57:54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对牛弹琴”等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群众性语言、歇后语和俗语,使讲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不仅文章的教育意义因此而更加深刻有力,而且,这篇讲演稿也成为半个多世纪来指导我党改进文风,改进学风和工作作风的历史名著和脍炙人口的篇章。

黑哥 发表于 2017-8-16 08:36:42

看看                                                                  

Li3245 发表于 2018-3-16 00:10:45

经验材料写出新意的好办法

zxcvbnm 发表于 2019-3-25 15:58:10

么歌”、“对牛弹琴”等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群众性语言、歇后语和俗语,使讲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不仅文章的教育意义因此而更加深刻有力,而且,这篇讲演稿也成为半个多世纪来指导我党改进文风,改进学风和工作作风的历史名著和脍炙人口的篇章。

xinmishu2017 发表于 2019-4-28 22:58:03

我们且不说经验材料的写作,就说利用群众语言的大师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发表的《反对党八股》的讲演。

老新人 发表于 2019-5-23 21:34:43

的成语、典故或歇后语、俗语,就会使原本干巴巴的经验材料顿时鲜活起来。我们且不说经验材料的写作,就说利用群众语言的大师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发表的《反对党八股》的讲演。应该说,这篇讲演是一个理论性、针对性很强的报告,但是,毛泽东同志通过准确、熟练地运用诸如“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对牛弹琴”等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群众性语

加强学习写作 发表于 2020-5-13 23:54:42

总结经验,材料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方法值得一学.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经验材料写作求新“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