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空 发表于 2014-11-11 09:56:02

高度、深度和广度一直是困扰文秘写作的一大问题,我写作的时候,总是很平,看了这篇文章深受启发,很有感触,真的很谢谢何老师了!

pouyangzl 发表于 2014-11-22 16:19:03

写得好值得学习。。。。。

真花花公子 发表于 2014-11-28 22:48:53

机关文稿在写作上如何把握高度、深度、广度,是一个难点所在。 这篇文章非常实用,解答了我的困惑。但知易行难,真正要化成自己的东西,前路漫漫。

文语 发表于 2014-12-1 20:50:03

高度决定于视野,深度决定于思维,广度决定于阅历,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思维、阅历、视野才能有所提高,否则只是镜中月水中花

雪域之路 发表于 2015-2-5 16:52:21

很感谢老师的分享,好好阅读

jansonzyb 发表于 2015-3-18 11:08:12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总是要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者怎么看

孙先生 发表于 2015-4-3 22:35:40

膜拜!何老,真心教授级别!较劲脑力学之,用心血努力感谢之。崇拜。希望,再多一些实例的点读。给那些高深莫测的人民日报文章,打开让我辈小文化人理解的门!

沙漠孤驼 发表于 2015-4-11 22:57:29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高师指点,勤学苦练。

幻影号 发表于 2015-4-13 20:57:38

某点、某度
是被用滥的词
但是在何老师深厚积累和功力的笔下
令人领略了不一样的风光

大瑶山秘书 发表于 2015-4-14 08:10:47

一般人评判机关文稿,往往只注意或者强调文稿的高度,而对于文稿的深度、广度则经常有所疏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登高望远的体会,站得高视野必然开阔,看得远且思绪万千。我国历来有登高的传统,古人“登高而召,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屈原“登大坟而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九章·哀郢》);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登高不仅仅是远望而领略山川风物,更为主要的是深入思考即抒发自己的情怀。可见,生活中的登高、望远、深思三者是密切相关的。而机关文稿写作,源自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具体工作,其高度、深度、广度同样是密切相关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登高望远好深思---谈机关文稿的高度、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