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如何做到“提笔能写”
当前,一些年轻干部沉迷于“搜索—复制—粘贴—整理—成文”的文字快餐模式,不愿意静心思索、认真写些有深度、有见解的文章。一旦离开电脑,需要亲自动笔写的时候,却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对个人成长非常不利。年轻干部需要转变思想、勤学苦练,做一个提笔能写之人。要有想提笔的意识。先有了想写作的主观愿望,才会有写作的动力。大多数年轻干部认为网络是知识的海洋,在网络上“百度”一下就能出来成千上万现成的文章,只愿轻松拣个现成便宜应付了事,不愿意劳神费力的去自己琢磨,这种思想是非常消极的。年轻干部要端正思想认识,正确理解写作的意义。首先,写作是工作所需。年轻干部身处党政工作部门,需要写些工作总结、思想汇报、通知公告等文章材料。虽然格式都差不多,但与在学校所学的文学作品有着天壤之别。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文字准确贴近、平实易懂、简洁庄重,还要求符合程序、不能有一字一词之差。为此,年轻干部只有加强政论文、言论文、应用文的写作,才能更好、更顺利的开展工作。其次,写作是个人成长所需。在各党政机关,能写作的人才是“香哱哱”,是各部门单位争相选调的对象。特别是各单位办公室的专业写作人员,往往比其他的干部更容易调动与升迁。年轻干部提高了写作能力,无形中会给自己增加一项重要的竞争资本,这比年龄、学历等资本更长效。最后,写作是个人生活所需。沉下心来写作,其实也是一种意志磨砺,更是一种生活品位。写作得多了,思想境界也提高了;花在写作上的时间多了,那么打牌、喝酒等应酬之事的时间也就少了,个人生活也就纯洁些了。
要有敢提笔的勇气。许多年轻人不动笔写作,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勇气。提笔写作的勇气,主要来自于“三不怕”。一是要不怕麻烦。写作是项涂涂改改、反反复复的事情,特别是党政公文材料,往往需要经过很多领导,很多次的修改,才能定稿。有时一个材料需要多个领导审阅,也许这个领导认为应当是这样,而另外一个领导认为需要那样,要几易其稿才能完成任务。此时,年轻干部要不浮躁,耐得烦。二是要不怕吃苦。材料写作是项苦工作,不仅需要大海捞针般的筛选素材,收集信息来源,还需要绞尽脑汁的思考,在平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与提炼闪光之处。**** Hidden Message *****。
要有善提笔的艺术。写作的艺术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要定“好”标题。公文写作,政治性、目的性都很强,不能像散文等文学作品一样形散神不散,必须紧紧围绕着一根主线而写。“标题”则是这个主线的“龙头”。一般来说标题有直白式——《要敢于用坚持原则的干部》,明白无误,一目了然;发问式——《钱从哪里来?后劲有没有?》,提出问题,鞭辟入里;升华式——《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上帝”》,观点新颖,主题突出;提炼式——《群众工作重在增强“三性”》,简练易懂,耳目一新。二要拟“新”观点。观点也就是分论点,是围绕大标题而服务的二级标题。对上是服务主题,对下是引领内容。材料文章,即使没有曲折的情节、煽情的言语,只要材料的大标题和小标题拟得出色,观点新颖、形式灵活、思想深刻的话,也同样能吸引眼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湖南日报》的发表的《殷鉴不远来者可追》一文,分五个小标题——“旗帜不能倒、战士不能缺、武器不能丢、堡垒不能垮、人民不能忘”来展开,全文言语精练,观点鲜明,是一篇思想美文。三要用“准”动词。纵观材料文章,动词的出现率最高。它是统领字句、展开言论的“有力武器”,比如说“狠抓”、“增强”、“提高”、“突破”、“构建”、“推进”、“扩大”,都是常用的动词,换着用可以削除公文材料中千篇一律的现象。四要盘“活”内容。公文材料的文字内容严谨,不像其他艺术作品那样有花样众多的文字变换、词句组合,但也并非“八股文”一样刻板、无生气。在用词准确、意思明白无误的基础上,可以换些句式与语气,多写些明快、简短、琅琅上口的短句,少写些复杂、冗繁的长句。比如说:“用心,是要有激情、有干劲、有信心;用智,是动脑筋、善谋划、要巧干。光有激情、不动脑筋是蛮干;光有智慧、没有干劲、没有激情是白干。”这些文字就是非常出彩的例子。 好文章,刚发现,原创的吗,如是转载请注明原作者。{:soso_e179:} 值得学习,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扎实学习,不仅有益于写作,也有益于工作。无论何种工作都可以利用写作来提高。 学习学习。。。。。。。。。。。。。。。 这个帖子必须要顶!竟是大实话! 写得很好,不知道原创是哪位高人?!!! 写作是一项培养毅力的工作 {:soso_e179:} {:soso_e179:} 不仅有益于写作,也有益于工作。无论何种工作都可以利用写作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