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师
发表于 2016-2-12 23:17:10
建议很好 认真学习 争取订阅到改革内参
灵君
发表于 2016-2-21 13:55:40
做公务员容易,做好公务员难。
淼写
发表于 2016-2-22 15:28:27
《改革内参》去哪里得到?
南海鸿鹄
发表于 2016-2-25 11:25:06
这些我平时也有阅读,但一般都是为了写材料作参考,惭愧的是没像楼主说的那样深入研究,都是看了没怎么思考,过后就忘。
努力展翅的菜鸟
发表于 2016-2-25 13:00:05
老秘网机关文稿演播室 点击了解详情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公务文章语言的正确定位,更主要的是受做表面文章的流弊影响,一些公务文章的写手,平时不是把功夫更多地花在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更好把握客观事物规律上,而是花功夫于“寻章摘句”,时不时对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语言、句式进行临摹学习甚至直接搬用;有的写作老手,接受写作任务之后,苦心孤诣于文字编排,以此迎合领导出奇、出新。这样弄出来的文章,总感觉让人与作者和作者的文章要表达的事隔着一层,影响了公文贴近群众的实际效果。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和不诚实、不踏实的写作态度,都是难以把文章写好,难以写出人民群众真正满意和欢迎的好公文的。
萧十三
发表于 2016-2-25 13:43:26
作者见解独到,实在、实用、实效,很合适机关秘书。个人认为,还需要的工具书是:现代汉语词典、年度统计年鉴、十三五规划纲要、市级的工作情通报等重要材料。
新源党秘
发表于 2016-2-25 14:01:37
要学习的太多了,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想了解。
乱云飞渡
发表于 2016-2-25 14:12:36
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公务文章语言的正确定位,更主要的是受做表面文章的流弊影响,一些公务文章的写手,平时不是把功夫更多地花在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更好把握客观事物规律上,而是花功夫于“寻章摘句”,时不时对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语言、句式进行临摹学习甚至直接搬用;有的写作老手,接受写作任务之后,苦心孤诣于文字编排,以此迎合领导出奇、出新。这样弄出来的文章,总感觉让人与作者和作者的文章要表达的事隔着一层,影响了公文贴近群众的实际效果。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和不诚实、不踏实的写作态度,都是难以把文章写好,难以写出人民群众真正满意和欢迎的好公文的。
Sherry18
发表于 2016-2-25 15:57:25
人民日报的评论可以说是最权威的策论类文章了,不仅仅如此,其文章的形式和文笔也是一流。搜集一些评论,看看他们对具体的工作怎么看,怎么说;怎么描述成绩,表达问题,提出建议;怎么起承转合,怎么分配比例,怎么过渡衔接。
西政人
发表于 2016-2-25 16:19:06
老秘网机关文稿演播室 点击了解详情 老秘网机关文稿演播室 点击了解详情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公务文章语言的正确定位,更主要的是受做表面文章的流弊影响,一些公务文章的写手,平时不是把功夫更多地花在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更好把握客观事物规律上,而是花功夫于“寻章摘句”,时不时对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语言、句式进行临摹学习甚至直接搬用;有的写作老手,接受写作任务之后,苦心孤诣于文字编排,以此迎合领导出奇、出新。这样弄出来的文章,总感觉让人与作者和作者的文章要表达的事隔着一层,影响了公文贴近群众的实际效果。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和不诚实、不踏实的写作态度,都是难以把文章写好,难以写出人民群众真正满意和欢迎的好公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