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起草文稿应把握的几个要领
文稿起草是秘书工作的一项 基本功,是办公厅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载体。我认为,做好稿起草工作,需要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点。一、立意与选材
立意是文章的坐标与灵魂。我们起草机关文稿,要紧扣文章 的立意。好的立意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集中。文稿应突出一 个主题,并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 展开论述,以此统帅全文。多年 来,中央出台的指导“三农”工 作的一号文件,基本上每年都会 突出一个核心主题:2008年是农 业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是农民 增收,2010年是统筹城乡发展, 201 1年是水利建设,2012年是农 业科技创新。这样的立意紧扣 “三农”形势,突出工作重点, 出台政策才有的放矢。
二要鲜明。优秀的剑客敢于 亮剑,出色的文稿善于亮明观点。 要旗帜鲜明地打出主题,着重分析 实际问题,准确表达意图,明确指 出问题到底在哪里,表现是什么, 有哪些原因,该怎么解决。许多人 都讲,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十分出 色,缘于他背后有个优秀的撰稿班 子。其中首席撰稿人费夫洛被奥巴 马称为“读 人”,能够完整诠释 演讲者的构想。如奥巴马就职演说 中特别突出了责任感这一基调,演 说中—句“我们今天聚在—起是因 为我们选择希望而不是恐惧,选择 齐 协力而不是对立冲突……现在 需要做的是开创一个负责任的新时 代”,给当时深陷金融危机的美国 人打了—针强 剂,在美国一度引 起不小的轰动。
三要创新。文章常作常新 的办法,一是观点上与时俱进, 阐述新政策新提法,分析新形势 新情况;二是思路上别开生面, 拓宽思维,开拓新视野、提出新 见解;三是角度上另辟蹊径,讲 新话出新意,即使老话题,也要 旧料新用,老话新讲。立意有深 度、有新意,不落俗套,才能吸 引读者,引人人胜。
立意确定后,就要紧紧围 绕立意来选材。起草者要花相当 时间去搜集情况、占有资料,包 括通过调查研究来取得第一手材 料。通常有三类材料是必不可少 的:有关文件、领导讲话、研究 成果;有关实际情况、工作动态 和典型素材;老秘网类似文稿的样式。 筛选、吃透素材要注意两点:一 是服从服务于主题主线,引用政 策文件、领导指示,要少而精, 不能替代自己阐述;引用事例, 要选用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不能 冲淡观点;引用典故、古语和群 众语言,要恰到好处,不能勉 强、造作。二是占有材料要尽可 能全面翔实,应收尽收。要深入 研究与文章主题相关的中央决 策、领导指示,新政策新要求新 表述以及相关工作进展,掌握鲜 活的事例。只有大量占有材料, 使用时方能游刃有余。
二,谋篇与构思
篇章结构是文稿写作的关 键。谋篇布局就是对文章开头、 结尾、层次、过渡与段落的安 排,它如同盖房画图纸、雕塑搭 骨架,是为主题添枝加叶的过 程,结构框架把握好了,文稿就 有了筋骨。文稿谋篇需要把握三 个方面:
一是分层次。首先是把总体 框架设计好,分清篇章结构和各 个层次,把枝枝权权的地方想全 理顺,把握好观点之间、前后之 间、主题与论点之间、论点与论 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文似看山 不喜平”,文稿不要平铺直叙, 而应像“剥洋葱”一样,逐层逐 层延伸开来,把握住层次之间的 关系。爬格子的人通常都有种感 受,用在琢磨提纲上的时间会占 去写稿时间的大半。
二是讲逻辑。逻辑是正确 思维和准确表达的准则。起草文 件稿、领导讲话稿要十分注意逻 辑问题,多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 逻辑的思维方法来检验表达的严 密眭。毛泽东谈讲逻辑时提到, 要注意整篇文章“开头、中间、 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 部的联系”。在定提纲时应注意 材料组合、论点概括、篇章摆布 之间的逻辑联系。不管是树形结 构还是塔形结构,都应做到大标 题照应总标题,小标题回应大标 题,一般论点呼应小标题,主次 有序,开合有方。
三是有重点。初作文者阐述 问题,往往拉开架势,期望把文 稿的每个部分和角角落落都充分 展开,结果却常常是陷入空泛, 处处照应却蜻蜓点水。其实,一 篇精彩的文章是非常讲究重心 的,通篇稿子能否高起来、深下 去,就看能不能抓住关键,抓住 “文眼”。首先要聚焦。文章一 定要主攻一个富有新意和吸引力 的部分或论点,写出来就要抓铁 留痕,处处见理。其次要醒目。 一篇文章,有的地方需浓墨重 彩,有的地方则需“立片言以居 要”。最后要升华。起草文稿时 不能只围着任务转圈子、单纯就 事论事,而要设身处地,延伸发 挥,升华思想。
谋篇设计作为写作技巧,是 起草者构思能力的直接体现。出 一篇独具匠心的精品,贵在深入 思考。老舍说,要用思想来支配 文字。因此,写作时要充分发挥 想象力和创造力,多问几个“为 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 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不能人云 亦云,更不能随波逐流。一些人 倾向于从网络、文件和资料中就 地取材,移花接木,这种拾人牙 慧的做法不足取。出一篇独具匠 心的精品,重在锤炼提炼。要注 意从材料中研究问题,抓住主要 矛盾,阐明来龙去脉,论证发展 趋势,善于归纳总结,提炼关键 要点。这就要求我们注意日常积 累,尤其是素材的积累和思想的 积淀。
三、文辞与炼句
机关文稿尽管不像文学作品 那样多用形象化语言,但是文辞 也要尽可能简明活泼。这样,文 稿才能活起来,才会耐读。
**** Hidden Message *****
文稿修改可采取先沉一沉、 再比一比、后晒一晒的方法,如 果时间允许,通常可把写成的文 稿先放一段时间,跳出作者的 角色从读者角度查找问题;然后 再去读一读有关文章,翻一翻相 关资料,或者再作点调研,对照 一下有无缺项,回过头来再对文 稿进行修改;最后要请领导和同 事帮忙修改, “晒晒”自己的作 品,让外人品头评足,“诊断” 挑刺,从中捕捉可吸收的意见。 总之,推敲文辞的水平反映 文字真功底,正所谓“辞章存乎 才”,我们读到的许多经典佳 作,背后大多凝结了千锤百炼的 辛劳和斧凿。作者:王中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