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意图清晰、身份相符、观点鲜明、语言生动的领导讲话
领导,众之首也;讲话,心之声也。不管是哪一个行业或哪一个层级的领导都是一个群体或团体行动的筹划者、指挥者、领路人和代言人。任何领导要想把人带领好,把事处理好,把物管理好,就必须导之于言而施之于行。领导立权立威的过程就是立言立行的过程,换句话说,领导讲话贯穿于领导活动和领导过程之始终。离开了领导讲话,领导活动是无法实现的。领导讲话稿的概念:所谓领导讲话稿是指领导人在会议上用于口头或书面发表的、带有一定指示性或指导性的文稿。领导讲话稿的分类:
从不同的场合和对象来分:一是会议类讲话稿,包括代表大会讲话稿、工作会议讲话稿、表彰会讲话稿、纪念会讲话稿、专题报告会的报告、汇报会讲话稿、现场会讲话稿、座谈会讲话稿、新旧领导交接会上的讲话稿以及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等等,这类讲话数量最多、占的比重也最大。二是宣传类讲话稿,包括通过广播发表的讲话、通过电视发表的讲话、通过报纸发表的书面讲话、通过现场散发的书面讲话。三是礼仪类讲话稿,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接见和会见讲话稿、文艺演出前的讲话稿、致辞等。
从讲话所要达到的目的来分:一是传授性讲话,这种讲话的目的是要“使人知”。即使人知道、了解和掌握某些知识、信息或事理。二是说服性讲话,这种讲话的目的是要“使人信”。即使人信服领导所讲的某种观点。讲话是要影响听众,使听众能够改变认识或更加信服讲话者的观点。三是鼓动性讲话,这种讲话的目的是要“使人激”。也就是要能够使人受到激励和鼓舞,促使听众在认同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热情和力量去从事某活动。等等,还由许多种分法。怎样分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讲话的内在需求,把握住它们的基本风格和特点,使自己写出的讲话稿具有强烈的“文体感”,起到“以文辅政”的作用。
领导讲话稿的结构,我们可以区分为板块式、自然式、提纲式;还可以分为一段式、两段式、三段式;还可以纵深式、并列式,等等,有很多,各有各的好处。
今天,我主要是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给大家讲一讲起草领导讲话稿需要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要把领导的意图搞清楚
起草领导讲话稿是代领导“立言”,领导集体或讲话者本人的意图应是讲话稿的主旨,起草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准确地领会、掌握、表达领导者的意图,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去深化、拓展领导的意图。这不仅要作为起草领导讲话的一根主线,而且要贯穿于讲话起草的全过程。所谓深化和拓展,是以领会为前提,决不是说可以离开领导意图去另立一套。当然,这种领会和遵循不是消极的,如果领导征求意见,写作者完全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甚至讲明不同的看法。但最终还是要以领导的意图为准。有两点需要把握:
第一,应该领会领导的哪些意图呢?
首先,要了解领导“为什么要讲”。也就是要弄清楚领导为什么需要这篇讲话稿,领导讲这个话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就可以少走弯路,写出的讲话稿就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离题太远。这是一个大前提,也是起草讲话稿的基础。其次,要了解领导“想讲些什么”。领导的思想和意图往往是从他的工作、调研、思考、学习中产生和体现出来的,只要平时多听、多记、勤归纳,及时把领导零星分散的意见和思想火花归纳起来,用一条线贯穿起来,领导的思想脉络就出来了,想讲什么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再次,要了解领导“想怎样讲”。写讲话稿没有公式,领导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具体到某一个讲话稿,起草者必须了解领导是想联系整个单位的大形势,而带出讲话的内容呢?还是想不绕弯子,不搞形式,单刀直入,切中要害。当然,这也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是由当时的环境决定的。
第二,应该怎样领会领导的意图呢?
l、联系领会法。通常应注意联系三方面的情况:一是联系上级指示进行领会。领导讲话,绝大多数是为了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或者为了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把领导的讲话同上级的指示精神联系起来领会,领导讲话的意图也就容易理解了。二是联系实际进行领会。领导讲话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或是为阐明某个观点,或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推动相应工作。把本单位、本部门或本地区的主要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搞清搞透,也就容易准确把握领导意图。三是联系领导的关注点进行领会。所谓领导的关注点,也就是领导在一段时间内注意的热点和强调的重点。也就是说,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领导强调的是什么问题,大会小会讲得最多的是什么问题。这样联系起来想一想,通常也就能悟出一些道理来,有助于准确把握领导讲话的意图。
2、追踪领会法。所谓追踪领会,就是要追根究底,弄清领导之所以讲话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弄清该篇讲话的用途。
3、间接领会法。所谓间接领会,也就是通过求救“局外人”进行领会。一般来讲,这里的所谓“局外人”并不单指完全无关的人员,而是指那些虽然与本次写作任务无关,但却能为我们准确领会领导意图提供切实帮助的人。比如,我们可以请教具有丰富文稿起草经验的老机关,也可以请教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等等。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综合应用各种有效方法,领导讲话的意图就不难搞清楚。
二、要把领导的身份把握好
起草领导讲话稿要站在领导层位,把握好身份,既要克服本位意识、部门色彩,又要防止“出格”、“越位”。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一是要注意主讲与辅讲的区别。主讲者就是主角,就是开会或主持某一项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主讲者一般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也不太讲具体问题,而是站在单位建设全局的高度,从宏观上进行阐述,有时也可能讲得很全。但这并不是说主讲者就讲得很空,站在宏观上也完全可以讲实。辅讲者一般就某一个侧面,或自己分管领域内的问题进行阐述,一般都讲得很具体。
二是要注意主官与副职的区别。职务高的可以多讲,职务低的自然少讲;职务高的口气可以硬一点,职务低的语气就要缓和一些;职务高的可以作肯定性讲话,职务低的只能作商讨式、建议式讲话。对于一名合格的政治机关干部在给领导起草讲话稿的时候注意把握好,而不至于把自己的领导推到尴尬的境地。
三是要注意主人与客人的区别。许多时候,本单位的一项会议或活动要邀请许多外单位领导参加,我们自己也经常被邀请参加其他单位的会议或活动,在参加会议或活动的过程中也免不了要讲几句。这就会遇到如何讲,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如果你是主人,你就要对其它外单位来的客人表示欢迎,主动向他们介绍情况,非常客气的请求他们多提宝贵意见;如果你是客人,你就要谈一谈参加会议或活动的印象,虚心地讲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对接受到的邀请表示感谢,对兄弟单位和地方单位的工作表示坚决予以支持。有时候,你还可能是上级机关的领导,参加下级单位的会议或活动,你还肩负着指导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你不但要讲到成绩,还可以适当指出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三、要把领导的特点研究透
讲话稿要想使领导满意,毫无疑问,取决于起草者的政策水平、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写作水平。但更为关键的在于起草者对领导的性格、习惯、爱好、学识等个人特点充分了解,使写出的讲话稿与领导个性特点相吻合。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由于文化程度、工作经历、个人喜好的不同,一个领导对自己的讲话也有不同的要求。领导的个性特点如何把握呢?
1、年纪大,资历深的领导。这类领导在单位有较高的威望,影响比较大,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受到群众的普遍尊重。人们对这类领导的讲话,往往不太挑剔。如果给这一类领导写讲话稿,那就相对比较轻松,有时为了强调某个问题,口气硬一些也没有关系。
2、年纪轻,资历浅的领导。这类领导群众基础往往不如老领导,甚至有的人对他们还有某些议论。给这一类领导写讲话稿,就要慎重一些。一方面,讲话语气要平和,一般情况下不要用过于强硬的语气,特别要避免居高临下的语句出现;另一方面,指出问题、批评人的言辞要慎重下笔,遣词造句要多作推敲。
3、学历低,文化浅的领导。有些领导实际工作能力很强,但学历比较低,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给这一类领导写讲话稿,要注意通俗、朴实,尽量使用常用词语,千万不能咬文嚼字。尤其要注意三点:一是句子的结构要简单;二是引经据典要慎重;二是内容表达不能过于深奥复杂。
4、文化高,学问深的领导。这类领导知识面宽,学识渊博。他们当中有不少经过正规的高等学校教育,理论基础扎实,见多识广,并且平时善于学习。给这类领导写讲话稿一般要做到四点:一是写稿前多请示;二是多作一些理论分析和阐述;三是对文字要多作修饰和润色;四是可稍多引用典故和名言警句。
5、老基层,下情熟的领导。给这一类领导写讲话稿,要多用基层的事例,多用事实说话。因为他们对基层的情况熟悉,这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听众会感到他很内行,讲得很深。聆听效果好,贯彻落实起来也方便。
6、老机关,文稿通的领导。这样的领导在机关工作时间长,对讲话稿的写作自己就很了解。给他们写讲话稿当然要很内行,特别要注意:观点鲜明、结构合理、材料恰当、事例典型、语言准确、文字流畅。在稿子送审之前,一定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这样的领导如果对稿子提出修改意见,一定要严格遵照执行,有的时候甚至要引用领导的原话,切不可擅自改动。
怎样掌握领导的特点呢?要通过听、谈、议、读等渠道,从领导者讲话中了解个人的特点,然后再将这些特点反映到文稿中去。熟悉领导的思维和讲话习惯并不难,只要留心亲耳仔细听几次领导者脱稿讲话,就会熟悉基本特征,再琢磨分析一下,一般都会适应,其过程是可以缩短的。
四、要把讲话的观点写鲜明
领导讲话不是可有可无的,讲完之后要么是要统一思想、要么是把工作部署清楚、要么是要提要求,当然也有礼节性的讲话。作为我们来讲,给领导写的最多的还是前面几种。其实,观点就是讲话稿的骨架,就像盖房子一样,只有先把骨架搭起来,才能垒砖砌瓦。
要想把讲话的观点写鲜明需要把握三点:
一是主题要更加突出。就是说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一定要非常清晰。你的话讲完了,大家不明白你讲的是什么,让人去猜你讲话的意思,那就不好了。比如1986年李瑞环在天津任职时一次对政协讲话中提倡办实事必须把握五条原则:“一是办多数人受益的事。二是办多数人急需的事。三是办长远起作用的事。四是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五是办力所能及的事。”这五条办事原则在今天看来,虽已隔20多年,但还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比如,有的领导在部署或总结工作时常用数量概括法,如“我们要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强化三种意识,确保六个落实”,往往非常清晰。
二是结构要更加简洁。文章的结构不能复杂,一复杂听众往往就会听乱套。比如,有的领导讲话时讲:“我现在讲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第三点要求的第五个事项”。讲着讲着,自己都不知道讲到哪里了?我体会,十几分钟以内的讲话,一般只能有一层标题。一小时左右的讲话也就是两层标题,再多就不够清晰,容易混乱。
三是语言要更加直白。研究文章里的一句话,我们不明白可以反复地研究。但听讲话的时候,如果听不明白,就过去了。
高水平的人,往往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非常通俗。领导讲话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最通俗的语言,讲清最深奥的道理。邓小平的白猫黑猫论,是连老百姓都能看懂的理论,很朴实。
在一次全国政协会上谈到质的多样性时,李瑞环是这样讲的:“一块木头是什么?就是一块木头,这个回答并没有错,但它还是什么?这就要看具体情况,拿它来做家具就是原料,本文由老秘网推荐,拿它来烧火它就是燃料,拿它来挑水就是工具,拿它来和坏人斗争就是武器,拿它来行凶打劫就是凶器,拿到法庭就是证据,但还是那块木头。这就是质的多样性。”让一般人来说“质的多样性”这样一个哲学难题,磨破嘴皮子可能都说不清楚,李瑞环却用一块木头就形象生动地轻松搞定。
五、要把讲话的场合分清楚
讲话要适应环境,这也是讲话的一个重要原则,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解环境,包括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同,事物不同,人们的心境等方面也会存在差别。如果写讲话稿的时候,能够注意到自然环境,就可以使讲话的内容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使听众产生触景生情的效果。
一是在什么地方讲。这是撰写领导讲话稿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文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思想行为。我们在写讲话稿的时候,就一定要了解社会环境,以便使讲话与所在社会的环境相适应。
在礼节性场合,一般是较为隆重喜庆的会议或活动,所讲内容通常要表示祝贺和祝愿,这就要注意语言的热情和语调的轻松,不要给人以勉强做作之感;出征前的讲话,一般时间都很短,所讲的内容通常要简短有力,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力争把大家讲得热血沸腾;各类研讨会上的讲话,一定要注意紧扣主题,讲出新意,给人以启发,切忌人云亦云,重复别人的观点。
二是在什么时机讲。同样是一个领导的讲话,上午讲和下午讲是不同的、冬天讲和夏天讲是不同的、开幕式上讲和闭幕式上讲更是不同的。领导在事前、事中、事后分别要讲的话,如果顺序弄颠倒了,实际效果就有很大不同。事前应说的话拿到事后来讲,别人肯定会说你是马后炮;事后应说的话若放在事前说,人家肯定会说你是瞎指挥。在给领导起草讲话稿的过程中,这一点也一定要区分清楚,否则你也会写不好。
三是对什么人讲。写领导讲话稿还要看听众,听众的身份、职务以及文化层次、理解能力等不同,对领导讲话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给本单位的群众讲和给外单位的群众讲是不同的,给大学生讲和农民工讲更是不同的。如果听众的职务、文化层次不是很高,讲话稿就要尽量通俗一些,多谈一些他们身边的人和事,多讲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多关注一些他们关心的问题,切忌引经据典、咬文嚼字,或夸夸其谈、空唱高调。相反,如果听众各方面层次都比较高,讲话稿就要思想深刻、观点新颖、论据充分,讲究表达艺术。
但无论听众层次如何,大家听领导讲话,都希望听到新鲜的东西,都不希望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讲话稿就要尽量涉及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多用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扩大知识面,加大信息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六、要把讲话的语言写生动
要把讲话稿写生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我们国家有两位领导人的讲话非常有特点,非常生动幽默。那就是李瑞环和朱镕基。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和《辩证法随谈》、朱镕基最近出版的《朱镕基答记者问》大家要好好看一看,书中的许多精彩片段,对于起草领导讲话稿,具有很高的范本价值,值得学习和揣摩。
一是要观点新颖、思想深刻。人的高贵之处就在于有思想。人与人最大的差别也就在于思想的差别,因此,领导蕴涵丰富思想的讲话往往最具思考张力,也最能打动人。
毛泽东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他的文章的思想性非常深刻,这是全世界所公认的。比如,《论持久战》,日本的哲学家读了以后,号啕大哭,说:“文章写得好啊,中国有这么伟大的哲学思想做指导,中国必胜,日本必败。”一篇好的讲话稿中不但要思想深刻、充满睿智,而且还要非常新颖,写出人人心中有却人人笔下无的新东西。前几天看报纸,发现一个标题很吸引人,在讲到提高警惕、完成好执勤维稳任务时,人家总结出了这么几句话:思想不慢半拍,能力不差半截,行动不迟半步。这种措施点得非常到位。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讲话稿,第一个问题,讲一讲开展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第二个问题,讲一讲对这项活动的组织领导问题;第三个问题,讲一讲对开展这些活动的具体要求。当前我们一些同志起草出的讲话稿普遍缺乏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思想苍白,缺乏新意。
二是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为什么有的领导讲话妙趣横生,而有的领导讲话却索然无味,这除了跟讲话者本人的个性和演讲技巧有关外,从写作学角度来说,就是讲话稿内容缺乏生气、枯燥乏味。李瑞环的讲话不仅言之有物、深刻隽永,而且非常幽默风趣,往往把严肃的问题讲得轻松活泼。比如他批评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求真务实的作风时讲到:“现在很多事情没办好,成效不显著,不是方向不明,政策不对,主要是干得不行,没有落到实处。有一传手,没有二传手,尤其缺乏扣球手,总不得分。”“有些做法看起来花花哨哨、热热闹闹,其实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扫帚顶门——杈多劲小。”你看,在此李瑞环巧用“打球”和“扫帚顶门”两个幽默生动的比喻,谈笑间把一些干部作风飘浮的问题剖析得入木三分。
1999年4初,朱镕基对美国进行访问。有一天,在白宫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回答一名记者提出的有关“中国威胁论”的问题,他说“你们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你们拥有核武器的数量是中国的几百倍,武器装备的世界上最精良的,高科技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手段也是最先进的,你们还担心什么?”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麦克风突然出了点问题,喜欢幽默的朱镕基不忘开玩笑。他说“可是你们美国的麦克风不是最先进的。”此言一出,台下轰然大笑。
三是要巧于修辞、注意文采。有道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优秀的讲话稿既要讲究“义理”,也要重视“辞章”。好的讲话精彩片段被人摘抄传诵,是与其词句优美、讲得巧、说得妙密不可分的。
无论是开大会作报告,还是参加各种座谈,李瑞环的讲话随处可见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比如他在1999年12月15日出访亚洲三国总结会上的讲话短小精悍,讲了对外交往中要做到“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以理待人”四个方面,在此我们仅看他对“平等待人”这个方面的阐述:“庄子说‘物无贵贱,平等无私’,韩愈说‘一视而同仁’。尊重别人而自重,不卑不亢要自然;平和平易不平板,可信可亲不可辱;对强国不低三下四,对弱国不盛气凌人;对显贵不阿谀奉承,对平民不小瞧慢待。”在这段简短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引用、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典雅,节奏明快,自然清新,结构工整,琅琅上口,极具韵律美,显示了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
通读李瑞环的讲话稿,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善于引用中国传统文化和灵活运用毛泽东思想是李瑞环讲话稿中的一大特色,在他的不少讲稿中古典诗词、诸子百家和《毛泽东选集》中诸如《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文章,被运用得贴切自然,浑然天成。另一方面,李瑞环同志的讲话稿写作非常善于运用群众语言,歇后语、俗话、谚语,信手拈来,语言生动活泼,比喻十分贴切。同时,他又非常善于进行语言提炼,讲话中一些原创性警句、格言,如:“改革过程中总会伴有阵痛,但必须是阵痛之后变成不痛,而不能越来越痛。”“江山是打出来的,成就是干出来的。”“讲政治人民至上,求真理实践第一。”“总结经验主要不应是文字上搬来搬去,而应是脑子里想来想去。”类似这样精粹而智慧的句子,给人的印象非常深。
四是要发自肺腑、倾注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讲话稿打动听众的重要诀窍在于以情动人。要打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所谓“情动于中方能言发于外”。
李瑞环同志“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精彩讲话随处可见:“总得给群众提供一个安定的环境,不能让人出门走路也害怕,在家里睡觉也害怕,坐飞机也害怕。不能给群众提供一个安定的环境,不是无理就是无能。”“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它问题可以讲95%、99%、99.9%,唯独吃饭问题必须讲100%。”听到这样的话语,你能不为之动容吗!
在查出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贪污fubai案件后,朱镕基极为震怒地讲到“反fubai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治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因此,要想让自己所写讲话稿打动听众,就应该像李瑞环和朱镕基那样投入作为人民公仆对人民深深的爱,字里行间融入浓浓的情。
除把握好以上六点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 Hidden Message ***** 好文章,感谢携笔从戎分享,帮你排版下。以后如从WORD复制过得的文章,需要点击下左下角的”附加选项“,然后把”HTML 代码“打勾。这样就实现所见即所得,排版不会错乱了。 谢谢携笔从戎的分享,读完文章很有感触 多谢楼主分享谢过了 认真学习 夜猫子 发表于 2013-9-15 12:03
好文章,感谢携笔从戎分享,帮你排版下。以后如从WORD复制过得的文章,需要点击下左下角的”附加选项“,然 ...
好的,谢谢老兄指点! 写的非常朴实,感触颇深,感谢携笔从戎阁下分享! 个人以为:把领导的意图搞清楚,体现出来,是最关键、最重要、最不容易的,我也是在努力中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意图清晰、身份相符、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十六个字表明了写作要达到的目标,文章写作内容也很全面,好文!大家! 意图清晰、身份相符、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前面三点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