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命 发表于 2014-9-16 10:49:34

秘书与领导相处的语言表达技巧

      秘书与领导相处的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但以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最为直接与关键,因为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无论多么高明的思想,离开了语言就无法表现,更不为人所知。而秘书与领导相处的语言表达技巧,主要表现为提升听与说两方面的能力,即领会领导语言表达的能力和秘书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善听,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     秘书的职能和工作任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处理各种具体事务,包括办文、办事、办会等事务;二是当参谋,主要是为领导决策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或收集反馈信息,参与研究情况,提出分析的意见或制定工作方案供领导参考等。无论哪一种类的工作,秘书执行贯彻的都是领导的意图,因此,通过各种语言表达形式来领会、掌握领导的意图,是完成任务的首要步骤,否则,会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1.认真听大胆问,直接掌握领导意图   秘书要注意培养听懂话的能力,掌握领导的语言表达习惯,准确理解和把握领导的原意,设法弄清不明确之处。领导说话尤其是布置任务的时候,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对听不明白的要设法弄懂,如因领导的方言口音之类的语言障碍导致的误会,要及时消除。秘书还要学会抓住领导说话的要点,把握一段话的中心和重点。如果对此实在没有把握或对于领导的言外之意猜不准,秘书要虚心请教,大胆问清楚,绝不能不懂装懂。也许有人对此有顾虑,但相比摸不准而导致办不好的后果,还不如老实点儿先问清楚为好。   作为秘书,最好随身带个笔记本,对领导交代的任务或一些重要的讲话及时记录,简要总结记录要点,必要时请领导核实。   2.仔细察用心悟,间接了解领导意图   除了有声语言,无声的表情动作也能传情达意,秘书要学会看懂领导的肢体语言。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和悟性,了解领导的兴趣爱好,对领导的工作中心或某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有所了解,明了其所需所急。此外,还可以从其他人的信息反馈中摸清领导所爱所憎,用心体会领导的真正用心。这样才能跟上领导的思路,更好地配合领导的工作。   不过,毕竟用的是间接了解,也许不一定准确,还可以配合虚心请教的方式,礼貌地向领导提出诸如“您是否觉得……”或“我很想知道您对某件事情的看法”等问话和要求,不但可以恰如其分获取领导的意图,也会让领导对秘书的求知上进之心刮目相看。     二、善言,正确掌握对领导说话的分寸     秘书与领导相处的时候,除了语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让人听得清楚明白之外,还要懂得在某些场合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话该用什么方式说。也就是要解决好“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   1.根据领导的要求来确定要表达的内容,即知道要“说什么”   秘书语言表达的内容要与领导的要求一致,视场合需要而定,秘书在很多场合是“要我说”而不是“我要说”。因此,要“说什么”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信口开河,夸夸其谈。   秘书回答领导的提问,自然要做到有问必答,而不能答非所问。与领导交谈,更要懂得哪些话能说、该说,哪些话不能说,哪部分是重点需要详说,哪部分无关紧要可以略讲。比如,向领导汇报某一事件时,要重在讲客观事实,关键是结果、原因、经过等,也可以谈谈自己对事件的分析、看法,但除非被问到,否则不能大谈个人对其中某人的看法等,更不能离开事实添油加醋。   在知道“说什么”的同时,秘书也要明白“不能说什么”。由于在领导身边工作,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秘密,这个自然是要严守保密纪律不能随便说出去的,就是对于领导私下发表的一些对人和事的看法,秘书也不能到处乱说,以免节外生枝产生负面影响。   2.根据秘书的角色定位来决定表达的形式,即懂得要“怎么说”   秘书对领导说话,一要表达得准确简洁。口齿不清,达意不明是沟通大碍,恰如其分地表达,让领导一听就明,是秘书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因此秘书对领导说话时务必保持思路清晰,并以准确简单、直接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要言不烦。秘书说话要严谨,话可以不多,但要说到位,说到点子上,达到一语中的之效,需要掌握相应的表达技巧。比如,秘书工作中向领导汇报时常用叙述方式,就需要掌握“主题突出,条理清晰”的叙述技巧,即讲述事件的发展变化结果时,一是要明确目的,搞清楚为什么叙述,把握好叙述的重点。一般都开门见山直陈其事,将结果优先报告,过程可以简略,并用好主题句、关键词,以突出重点;二是要首尾完整,条理清晰。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叙述六要素,抓住陈述对象的特征或内在逻辑,理清语脉。同时,注意叙述过程中各环节的顺序、连接。   秘书对领导说话,二要恰当得体。在准确表达、简明扼要的基础上,要善用不同的形式,恰当巧妙而得体地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是秘书语言表达的进一步要求。   说得好不如说得巧,根据具体语境修饰、调整语言的形式,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并非易事,但秘书至少要保证在领导面前不说错话,言语得体,在报告各种情况和回复领导的询问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以达到应用的效果。   **** Hidden Message *****

bluefish 发表于 2014-11-22 00:26:22


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公务文章语言的正确定位,更主要的是受做表面文章的流弊影响,一些公务文章的写手,平时不是把功夫更多地花在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更好把握客观事物规律上,而是花功夫于“寻章摘句”,时不时对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语言、句式进行临摹学习甚至直接搬用;有的写作老手,接受写作任务之后,苦心孤诣于文字编排,以此迎合领导出奇、出新。这样弄出来的文章,总感觉让人与作者和作者的文章要表达的事隔着一层,影响了公文贴近群众的实际效果。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和不诚实、不踏实的写作态度,都是难以把文章写好,难以写出人民群众真正满意和欢迎的好公文的。

heuters 发表于 2014-10-24 11:14:18

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公务文章语言的正确定位,更主要的是受做表面文章的流弊影响,一些公务文章的写手,平时不是把功夫更多地花在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更好把握客观事物规律上,而是花功夫于“寻章摘句”,时不时对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语言、句式进行临摹学习甚至直接搬用;有的写作老手,接受写作任务之后,苦心孤诣于文字编排,以此迎合领导出奇、出新。这样弄出来的文章,总感觉让人与作者和作者的文章要表达的事隔着一层,影响了公文贴近群众的实际效果。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和不诚实、不踏实的写作态度,都是难以把文章写好,难以写出人民群众真正满意和欢迎的好公文的。

开心 发表于 2014-10-20 16:26:03

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公务文章语言的正确定位,更主要的是受做表面文章的流弊影响,一些公务文章的写手,平时不是把功夫更多地花在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更好把握客观事物规律上,而是花功夫于“寻章摘句”,时不时对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语言、句式进行临摹学习甚至直接搬用;有的写作老手,接受写作任务之后,苦心孤诣于文字编排,以此迎合领导出奇、出新。这样弄出来的文章,总感觉让人与作者和作者的文章要表达的事隔着一层,影响了公文贴近群众的实际效果。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和不诚实、不踏实的写作态度,都是难以把文章写好,难以写出人民群众真正满意和欢迎的好公文的

一道闪电 发表于 2014-9-17 15:24:56

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公务文章语言的正确定位,更主要的是受做表面文章的流弊影响,一些公务文章的写手,平时不是把功夫更多地花在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更好把握客观事物规律上,而是花功夫于“寻章摘句”,时不时对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语言、句式进行临摹学习甚至直接搬用;有的写作老手,接受写作任务之后,苦心孤诣于文字编排,以此迎合领导出奇、出新。这样弄出来的文章,总感觉让人与作者和作者的文章要表达的事隔着一层,影响了公文贴近群众的实际效果。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和不诚实、不踏实的写作态度,都是难以把文章写好,难以写出人民群众真正满意和欢迎的好公文的。

景业 发表于 2015-3-25 20:59:07

我认为说的很好,在目前的工作中还是有时候跟不上领导的节奏,领导有时候问个事情就卡壳了。再就是有时候跟着服务保障的时候不知道领导意思,前段时间跟领导外出考察,考察单位安排工作餐,就把我排进去了,还打了座次牌,我就理所当然的坐下了,然后领导就半开玩笑的说:今天人来的很齐啊,小X都上桌了。那我就很尴尬了,不能领导说了以后在下桌吧,我就硬着头皮吃了那顿饭。考察回来后就专门找了本子记下了:外出考察服务时不上桌。

八宝爸爸 发表于 2014-11-20 23:27:13

我认为说的很好,在目前的工作中还是有时候跟不上领导的节奏,领导有时候问个事情就卡壳了。再就是有时候跟着服务保障的时候不知道领导意思,前段时间跟领导外出考察,考察单位安排工作餐,就把我排进去了,还打了座次牌,我就理所当然的坐下了,然后领导就半开玩笑的说:今天人来的很齐啊,小X都上桌了。那我就很尴尬了,不能领导说了以后在下桌吧,我就硬着头皮吃了那顿饭。考察回来后就专门找了本子记下了:外出考察服务时不上桌。

淘气果冻 发表于 2015-4-27 16:54:43

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公务文章语言的正确定位,更主要的是受做表面文章的流弊影响,一些公务文章的写手,平时不是把功夫更多地花在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更好把握客观事物规律上,而是花功夫于“寻章摘句”,时不时对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语言、句式进行临摹学习甚至直接搬用;

中国老秘书 发表于 2014-11-6 20:48:46

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公务文章语言的正确定位,更主要的是受做表面文章的流弊影响,一些公务文章的写手,平时不是把功夫更多地花在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更好把握客观事物规律上,而是花功夫于“寻章摘句”,时不时对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语言、句式进行临摹学习甚至直接搬用;

中国老秘书 发表于 2014-11-6 20:44:09

在写作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公务文章语言的正确定位,更主要的是受做表面文章的流弊影响,一些公务文章的写手,平时不是把功夫更多地花在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更好把握客观事物规律上,而是花功夫于“寻章摘句”,时不时对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多少深刻意义的语言、句式进行临摹学习甚至直接搬用;

乳源综合 发表于 2015-3-26 11:45:34

说得好不如说得巧,根据具体语境修饰、调整语言的形式,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并非易事,但秘书至少要保证在领导面前不说错话,言语得体,在报告各种情况和回复领导的询问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以达到应用的效果。

7747 发表于 2014-9-17 14:10:37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beijiguang 发表于 2014-9-24 17:03:44

很好的一篇文章,操作性很强,很有学习意义。

潜→显 发表于 2014-9-24 23:39:13

恰当巧妙而得体地表达不同的意思

江苏秦 发表于 2014-9-25 23:08:05

说得好不如说的巧。{:4_110:}

jm7788 发表于 2014-9-26 06:51:52

获益匪浅,学习学习再学习

竹叶青 发表于 2014-9-26 08:04:22

说得好不如说得巧。说到了点子上。

烽火岁月 发表于 2014-9-27 21:18:45

这个单位级别不高,工作枯燥乏味,地处偏远

唐哥 发表于 2014-9-28 09:21:50

很好,不过要做到真是不容易。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秘书与领导相处的语言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