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uhan
发表于 2014-12-15 08:46:00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达到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
huminfei
发表于 2014-12-15 20:31:35
写的很好,我参加的辩论赛正好要用,但搞注册到看到隐藏内容就花了我30min太不方便了
WWD
发表于 2015-4-26 17:23:02
好文章,值得研读 ,借鉴学习了
beyu
发表于 2015-8-23 17:11:04
写的非常好,逻辑清晰明了,分析透彻入理,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二者的关系。
beyu
发表于 2015-8-23 17:13:06
写的非常好,逻辑清晰明了,分析透彻入理,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二者的关系,认真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非常值得借鉴。
hyd317
发表于 2015-11-9 11:17:55
然而,法律的强制力也具有天然的缺陷。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看到法律和刑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已经看到人们的道德面貌、道德思想和道德素质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用行政命令去实施领导,用严刑苛罚去整治民众,民众虽然会因为畏惧而求免于处罚,但是却不知道违反法律是可耻的。因此,他们就不可能在内心中形成一道防御犯罪的堤防,而只是力求逃避法律的惩罚,甚至想方设法去钻法律的空子,一犯再犯,从而陷入邪恶的深渊。这种强制、压制的手段,其效果必不能深入人心,使民众感而自化。用仁德去引导民众,用礼乐去教化民众,民众就会有廉耻之心,而且会收到人心归服的效果。孟子也说:“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律的产生是以道德为基础的,法治建设需要思想道德建设先行,法治的运行和法律的实施都要靠社会道德的支撑,法治的完善也离不开道德制约。法律重在惩罚已经违法犯罪的人,道德重在教育尚未违法犯
所为
发表于 2017-3-7 21:26:28
谢谢
老师的精彩点评
迷茫蚕
发表于 2017-3-10 09:26:24
法治是外在的他律。人性中恶的因素是不可能单靠教化解决的,离开了有效的他律作保障,个体的自律是难以实现的,也是靠不住的。特别是对于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健全有效的他律,疏于监督和管理,就必然会产生不廉洁,这是被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了的一条铁律。法治就是为了抑制和惩处人性中恶的因素,维护和增强人性中善的因素所发明的一种社会机制。惩恶扬善,正是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法律的基本特征,一是它具有国家意志性,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它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于公民而言,它是外部力量对个体进行的刚性约束,也就是他律,是一种不可违背的强制力,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违背了,逾越了,就要受到惩罚,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对于社会而言,它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把国家的稳定和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威望上”的悲剧发生,是维护社会有序运转,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cemel
发表于 2017-3-20 09:59:48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lizhongjun
发表于 2017-3-20 11:27:28
写得很有广度、深度、见度和锐度,值得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