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行者
发表于 2015-12-2 10:21:48
新媒体时代各种亮眼标题涌现得更多,微信推送的文章、微博上的段子、广为转发的短信、大大小小的广告语宣传语甚至个人的朋友圈,都会时不时冒出一些妙言金句。新媒体时代“快阅读”居多,要想有点击率,标题必须得抓人,所以在新媒体上流传的文章都会在标题上绞尽脑汁、精雕细琢。比如某评论微信号前几天推送了一篇题为“当好一线总指挥,必须过四关”的文章,内容是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对县委书记提出的四点要求,标题把县委书记比作一线总指挥,把四项要求比作四道关口,是不是很亮眼,值得我们借鉴呢?网上的东西鱼龙混杂,但也沉淀了不少精品,只要多用心观察,多收集整理,也能成为我们做亮标题的“燃料库”。
红苹果米粒
发表于 2015-12-2 10:41:58
写作是一门科学,应用写作是一个宝库,作者是一篇好文章。。
谁是小吴
发表于 2015-12-2 11:38:37
前几天刚摘编了一个“文章”,总是想着蒙混过关···看到您的这篇文章眼前一亮···学习借鉴!!!
城市小兵
发表于 2015-12-2 12:33:47
标题很关键 写好很不易
张小鹿
发表于 2015-12-2 12:34:41
好得很,就是要吸收哦
张小鹿
发表于 2015-12-2 12:37:50
就是要吸收借鉴博引类吸收时代的新东西
叶少
发表于 2015-12-2 12:51:53
亮眼的标题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有规律可循。现结合我的写作实践,总结几种常见的亮眼标题类型: 旁征博引类。这类标题一般由经典诗词、名人名言引用派生而来,用得好会使整篇文章增色不少。 比如有一次为领导起草在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原本三个标题是“始终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不断追求‘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生目标”“时刻牢记‘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处世原则”。这三个标题一方面没有特别强的逻辑联系,缺乏一根主线把校长对博士生的期望串联起来,更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新颖性,平铺直叙,缺少激情。后来在修改的时候想到 《左传》里曾经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的说法,“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三个人生境界,用作校长和博士生们探讨的话题,把原先提法中的三点期望有机地串联起来,再合适不过。
可克达拉
发表于 2015-12-2 13:43:08
标题很重要,要注意琢磨和打磨,这是吸引眼球的地方太重要了
山水性情
发表于 2015-12-2 14:30:00
此文站位高远,意思落点如压路石子,扎实而稳;概念作法上,更显老沉功底:标题讲“做亮”,在“亮”字展开,见具体而切实,先言“弃”,要弃用“万能八条”,归纳总结之功,让人欣服;再谈“慎”,慎用“四言”“六言”骈体文,着着都不离“做”,着着都在“做”字上展开生成;(前面一弃一慎,都是从反面证“如何做亮”),最后,马足劲,一笔开往,一口气,说了“这可”“那可”,招招惹人,招招鲜!好文好文!
晴雨潇潇
发表于 2015-12-2 14:39:06
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生目标”“时刻牢记‘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处世原则”。这三个标题一方面没有特别强的逻辑联系,缺乏一根主线把校长对博士生的期望串联起来,更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新颖性,平铺直叙,缺少激情。后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