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比较分析
张永凌</p><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心和重心,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主导作用愈加显著,它对于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带动和辐射作用。但由于各城市间许多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不同,城市间的竞争力强弱不一、发展不均。为促进城市间的良性竞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有必要对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科学的评价与比较。<br>
本文运用多元分析中的主成份分析法,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计算。对我省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比较和评价。<br>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br>
城市的综合实力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人文、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所具备的现实实力和发展能力的集合。它可以由城市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协调发展的水平来衡量。在时间上,它是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本身就是综合实力增强的过程,但综合实力比较研究可以也只能以某一时间段为基础;在空间上,它又是相对的,实力的强弱是城市之间此升彼伏的相对概念,表达其强弱的综合得分仅反映一个相对差别。<br>
同时,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进程是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制约,有的城市在某一方面功能可能更强,成长更快,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形成了各中心城市各具特色。这决定了某些城市在综合实力比较中虽不占有优势,但在某一方面或某一子系统的比较中可能处于领先地位。城市只有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谋求全面和可持续性发展才是真谛。<br>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坚持科学性、代表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下(附表一),为便于分析,我们将这些指标分成四个子系统<br>
附表一: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br>
评价领域 评价指标<br>
城市规模与<br>
经济总量 年末总人口 城市建成区面积 国内生产<br>
总值<br>
(当年价格)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不含农村) 社会消费<br>
品零售额 地方财政<br>
一般预算<br>
内收入 地方财政<br>
一般预算<br>
内支出<br>
居民生活与<br>
社会稳定 恩格尔系数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每万人<br>
医生数 居民家庭人均用电量 煤气液化气家庭<br>
人均用量 每万人<br>
基本养老<br>
参保人数 每万人<br>
刑事案件<br>
立案数<br>
基础设施与<br>
环境建设 地方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 年末城市道路实有<br>
面积 供水综合<br>
生产能力 全年用电量(万千瓦时) 交通事故<br>
件数 万人各类<br>
电话总数 每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br>
城市发展与<br>
社会进步 科学、教育<br>
与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公共图书<br>
馆藏书 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 万人专业<br>
技术人员 固定资产<br>
投资增速 GDP增速<br>
二、评价方法和步骤<br>
(一)数据的取得。数据全部来源于2003年福建省《城市社会基本情况年报》中的各中心城市市区数据(不含周边所辖县、市数据),并进行简单计算而来。例如:指标“教育、科学与科技三项费用”为《城市社会基本情况年报》中“地方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地方财政支出中:科学支出”、“地方财政支出中:科技三项费用”三项指标之和。<br>
(二)量纲的消除。评价城市综合实力,不能直接利用原始统计数据计算,因为在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不一,指标的数量级相差很大,有的为绝对数,有的为相对数,有的为平均数;同时,指标的计算单位也不一致,有的为“万元”,有的为“%”,有的为“平方米”,有的为“人”等等,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如果将各指标直接相加,指标值大的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大,指标值小的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小,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进行综合实力的比较时,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量纲的消除。<br>
所谓量纲的消除,是指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处理,以解决各指标因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综合汇总的问题。这里我们采用相对化处理方式,即:将各个城市某指标数据除以各中心城市该指标的合计数。<br>
附表二:福建省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结果<br>
城市规模与<br>
经济总量 居民生活与社会稳定 基础设施与<br>
环境建设 城市发展与<br>
社会进步 主成分贡献率(%) 总得分<br>
福 州 28.91 11.34 16.37 19.04 19.78 <br>
厦 门 28.75 11.69 25.25 22.07 22.99 <br>
莆 田 7.39 1.41 5.21 2.45 4.30 <br>
三 明 3.04 9.07 11.37 4.89 7.39 <br>
泉 州 9.99 4.20 11.28 7.43 8.62 <br>
漳 州 5.19 4.99 6.49 5.12 5.69 <br>
南 平 3.04 3.55 4.77 2.41 3.59 <br>
龙 岩 4.35 5.05 6.15 3.29 4.91 <br>
宁 德 1.86 0.81 1.84 0.17 1.21 <br>
主成分系数(G1) 0.25833 0.250649 0.264504 0.27007 91.76 <br>
<br>
<br>
三、分析与比较<br>
从总得分情况看层级明显“落差”较大。厦门、福州综合实力远超过其他中心城市,处于第一层级;泉州、三明、漳州、龙岩处于第二层级,彼此差距不大;但与厦门、福州相比“落差”较大。莆田、南平、宁德处于第三层级。<br>
(一)从城市规模与经济总量子系统来看:城市的规模与经济总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对提高区域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该子系统的指标全部采用绝对量(总量)指标,从得分情况看,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分列一、二、三、四位,而南平、三明、宁德位居七、八、九位,差距较大。从该系统中“市区人口数”观察,莆田市区人口最多,达201.6万人,而三明市区仅28.25万人;从“建成区面积”观察,南平、三明分别仅有20、19平方公里,是福州160平方公里的八分之一,宁德为福州的十八分之一;再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等经济总量指标观察,差距更是明显。厦门、福州两市之和,超过了其他七个中心城市的总量。<br>
(二)从居民生活与社会稳定子系统来看: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如何,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最终体现。该子系统主要从人均指标、强度指标等相对数来观察,如“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用电、气量”、“每万人基本养老参保人数”等七项指标。计算结果显示,厦门、福州、三明分列一、二、三位。由于三明市区人口数较少,所以在住房、医疗、保险、治安等方面充分显示了小城市在该子系统中的优势,三明得分值为9.07,接近厦门、福州的水平。得分较低的是南平、莆田、宁德分别位居七、八、九位。<br>
(三)从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子系统来看:基础设施作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会给城市带来生机和活力,促进城市的发展。该子系统既有总量指标如:“城市建设投入”、“道路面积”、“供水能力”、“用电量”、“交通事故件数”,也有强度指标如:“万人各类电话总数”及“绿地覆盖率”等。计算结果显示:厦门高居榜首,福州位居第二位,但得分与厦门拉开距离;三明是我省的老工业基地,“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得分超过泉州位居第三位。其他城市得分除宁德较低外,较为接近。<br>
(四)从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子系统来看:城市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其未来的发展与进步的潜力,两者相辅相成,发展与进步的潜力既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又是保持综合实力的基础。该评价子系统兼顾了城市未来一至三年的发展潜力,主要从投入的角度来选择评价指标,如:“科学、教育与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GDP增速”等,社会进步则通过“公共图书馆藏书”、“万人专业技术人员”、“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等来反映。评价结果显示:厦门、福州、泉州位居前三位。<br>
综上所述,福建省中心城市间的综合实力强弱明显,差距过大。各子系统间存在不均衡发展现象。城市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这一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只有各子系统均处领先地位,综合实力才是强大的,任何一个子系统的一枝独秀难以构成城市的综合优势,片面追求物质生产,忽视人民生活,只讲产值,不讲效益,只重视城市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制约着城市整体实力的提高。为此,从全省看,城市间要进一步树立优势互补和良性竞争的氛围,加强山海协作,以“强”带“弱”,促进共同发展。城市内要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以“强项”补“弱项”,确保中心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br>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不仅是福州地区的中心,更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特殊的发展条件和优势,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重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强化城市管理与服务;厦门作为全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应进一步把握单列市和地理区位的优势,增强城市辐射力,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加快向现代化大都市迈进。泉州是我省著名侨乡,应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市经济,赶超厦门、福州。三明的总评价位居第四,但在城市规模与经济总量子系统中为倒数第二,与南平持平,仅高于宁德,因而大力发展城市经济进一步做“大”城市,是三明的当务之急。而莆田则相反,城市规模与经济总量相对较高,但其他各子系统的评价较低,尤其是居民生活与社会稳定,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评价居倒数第二,因此必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漳州、龙岩、南平城市内部的发展相对协调均衡,各领域发展较为全面,但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宁德综合实力较弱,各子系统的评价均处于末位,因此要充分利用靠海、靠近省会福州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br>
作者单位:三明市城调队<br>
责任编辑:陈 锋</p> 水 不是这样灌地 楼主 你十万经验 为了一个水帖值得吗 呼呼,猪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