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的蚯蚓
发表于 2019-2-18 15:45:28
我把这种情况称作为不会“开门”或“开不开门”。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写作思维方式,不打破这种思维方式,也就不会“开门”,而不会“开门”,也就很难写出优秀的讲话稿。
lejun
发表于 2019-2-21 18:38:19
实际上,讲话稿,是讲话,而不是讲“字”。讲话,就是说话,就是用“话”来研究、部署工作,提出对工作的要求。而这些“话”则是我们起草者和领导同志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通过研究其“事”得出的,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讲话稿。
可怜的随意
发表于 2019-3-4 09:44:41
不会“开门”或“开不开门”。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写作思维方式,不打破这种思维方式,也就不会“开门”,而不会“开门”,也就很难写出优秀的讲话稿。
唐的突
发表于 2019-3-7 20:20:06
说的真是太好了说的真是太好了说的真是太好了说的真是太好了说的真是太好了说的真是太好了说的真是太好了说的真是太好了
li85144125
发表于 2019-3-25 11:27:18
,接到起草任务后,甚至要洗把脸,再洗洗手,然后正襟危坐,心里想,我要写领导讲话啦!下笔写出标题,《在全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议上的讲话》,再署上领导的名字和年月日,当写完“同志们”三个字再加个“:”之后,就开始绞尽脑汁琢磨着用什么样的词汇啊,怎么样开头啊,第一个字用什么啊,等等,长时间徘徊在稿子的外头,不能很快进入“角色”。 我把这种情况称作为不会“开门”或“开不开门
宝之谷
发表于 2019-4-1 21:54:20
写的真不错哦!确实,文字功夫是表面,表达内容才是根本!
wail_2000
发表于 2019-4-8 15:09:21
写讲话稿,首先要研究“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查研究”),而不要先研究“字”(“字”怎样写,其实对我们在座的各位来说,已经不是很大的问题)。先研究“字”,容易陷入误区,形成僵局。
kuanzhichen
发表于 2019-7-8 21:28:12
我的体会和理解是,讲话稿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是对事物认识的结果,或者说是对事物认识的文字反映。我主张,写讲话稿,首先要研究“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查研究”),而不要先研究“字”(“字”怎样写,其实对我们在座的各位来说,已经不是很大的问题)。先研究“字”,容易陷入误区,形成僵局。
Andy妈妈
发表于 2019-7-15 12:18:32
实际上,讲话稿,是讲话,而不是讲“字”。讲话,就是说话,就是用“话”来研究、部署工作,提出对工作的要求。而这些“话”则是我们起草者和领导同志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通过研究其“事”得出的,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讲话稿。
zhulei373
发表于 2019-7-15 17:43:52
每次写都不知道怎么入手,还是资历太浅,经验是时间赋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