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kwei 发表于 2021-1-7 17:29:13

关于全域旅游体系建设的建议

背景: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我们以全域旅游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乡村旅游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全域旅游稳步发展、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招商引资的力度小,大项目、好项目、转型项目少,础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善等等问题。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畅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尚未形成,重点景区停车场建设严重滞后,一到旺季,全市 80%以上的景区依然存在车辆“走不动、停不下”的问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较差,骑行专线、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旅游休闲设施不完善,有的尚未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尚未建立。智慧景区建设质量不高。二是旅游产品质量不高。目前,旅游产品仍以观光为主,缺少适合现代休闲度假、体验文化的高端产品。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融
合发展的力度不大,文化体验、康复疗养、运动休闲等旅游线路、旅游产品仍然缺乏。乡村旅游功能单一,创意农业、特色产品几近于无。重点景区的核心竞争不大,而且扩容提质进展缓慢。三是宣传推广手段落后。目前,我老秘网市的旅游营销工作尚未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系统营销和全面营销理念不足,没有营销规划,营销经费不足,推介内容极其简单,精准营销方法缺乏,营销机制尚未建立。各景区基本属于“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不利于旅游品牌战略实施,影响了旅游市场运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建好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体系。外部交通要迅达、内部交通要顺畅,内外交通要互联互通,这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公路、交通、客运、文旅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实施省际、城际、城乡旅游公交提档升级,建立健全舒适安全的旅游车辆运输系统。二是建好设施完备的旅游接待体系。继续建设提升景区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等游客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安全、医疗急救等信息与服务,培育发展特色民俗、特色客栈、特色农业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三是建好全景覆盖的旅游环境体系。强化对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的保护,延续传统空间格局。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实施旅游能效提升计划,推进节水节能型景区、酒店和旅游村镇建设。在路边、水边、山边、村边开展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全面优化旅游环境。树立“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理念,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四是建好全业融合的旅游发展体系。切实提升文旅产品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发展融合新业态,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增加有效供给。注重产品、设施与项目的特色,坚决摒弃一个模式,彻底杜绝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推行各具特色、差异化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式。五是建好精准高效的旅游营销体系。制定营销规划,把营销工作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树立系统营销和全面营销理念,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无缝对接。丰富营销内容,深入挖掘和展示地区特色,提升旅游整体吸引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主题突出、传播广泛、社会认可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提升区域内各类旅游品牌影响力。
六是建好全域监管的旅游信息体系。涉旅场所要实现免费 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安排部署,建好文旅数据平台,从旅游大数据采集、分析、运用、共享的角度,形成旅游信息互联与共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全域旅游体系建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