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2024年全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宣传发动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复制链接]
秘途杂谈 发表于 2024-9-19 10: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自2022年起,**县全力推行农民职称制度,在全县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的280多名农户中,开展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挖掘乡村“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培育科技兴农主力军,专业涵盖农艺、畜牧、电子商务等。截至目前,全县有55人次获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建优平台,培育壮大队伍。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产业人才培训、打造产学研共享平台等举措,采取“理论授课+基地实训+参观交流”“菜单式”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创新创业带头人等专题培训。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以“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重要突破口,持续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引导各类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截至2024年8月底,农村实用人才规模为9634人。
不唯学历,只看技术和能力。按照《**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实施细则》等有关政策规定,从在长期扎根基层、从事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企业经营主体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等涉农乡村人才中开展职称评审。聚焦农村科技人才职称评审中“天花板”问题,建立乡村振兴一线优秀科技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放宽了申报的硬件条件,对学历、论文等不作要求,主要考察评职称的农民能否在农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职称评定最关键的答辩环节,评委提出的问题也都从实际操作出发,让参评农民结合自身情况回答。
简化程序,不断优化职称评审体系。在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中,各专项工作组坚持“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个牵头单位、一抓到底”的原则,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项业务主管部门主动对接市级部门,结合行业认定标准和鼓励人才发展两方面制定实施规范,着力建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助力人才培养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等制约,创造便利条件,畅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中农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渠道。开辟职业农民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申报材料,农民申报职称只需提供一张申报表、提供反映本人业绩的有关证明材料,即可完成所有申报材料的填报。
政策倾斜,培养扎根乡村的热情。持续推进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积极挖掘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使一大批“田专家”“土秀才”获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通过主管部门搭平台、讲政策,行业专家讲理论、说案例等方式,给取得相关职称的人员更多的技术服务、项目合作、银行贷款、产品推介、财政扶持等政策倾斜,在技术研究、教育培训、电商销售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激励更多乡村人才学习技术、增长技能。通过进一步提升职称荣誉感、获得感,着力选拔培育更多“土专家”“田秀才”,激发新农人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特别是不断增强年轻人对农民职业身份的认同感自豪感、荣誉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8粉丝

1941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