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y7 N8 D M( \% F: `# E2 F
个人兴趣、爱好类 3 r! Z9 C9 e6 l* V) J: i+ |
" E" V0 C. C6 m% p. F- c能否对自己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否自信自然、不卑不亢地与他人相处,这是一个人,尤其是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安身立命的基本素质。讲到此处,我想谈谈两个常见的动物,一个是牛,一个是狗。牛的眼睛是天生的凸透镜,看别人高大,看自己渺小,因此,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以世世代代能被人类拴着绳子抽打为最大荣耀;狗的眼睛是天生的凹透镜,看自已高大,看别人渺小,因此,狗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狂妄与自大,除主子外,逮着谁就想扑上去撕咬一口!现今的公务员队伍,一部分自栩为牛,还有一部分甘愿作狗,步入围城的您,可要好好做人! % J( K% B# ~8 a0 O, x. `
本类共有面试真题50道及详解,点击左侧“+”号可展开本类题目录查看全部内容!
4 W, i& c, t; Q& N, l( w7 b注:本类题要想在面试中获得高分,一定要结合考生个人实际情况如实回答,不可完全照搬别人答案。本类题目答案有的是根据无泪天使本人的实际经历制作的样板,有的是根据部分学员的个人情况制作。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个人隐私,请来信告诉我们。
/ ?% m/ ]0 z) \( \( o% y应试者个人背景资料问题 G0 L: C' I1 g/ ~6 p6 [; y
一、命题思路
% T3 |8 Q$ u" M* L/ T$ L
) {# h h5 R6 O' P! ] 应试者个人的有关背景资料大多已反映在履历表内,在面试中之所以还会出这方面的问题有两点原因:其一,验证应试者提供书面材料的真实性;其二,由一些简单的、不需要过多思考的问题入手,有利于应试者逐渐适应考场环境,缓解紧张气氛,树立起信心,快速进入“角色”,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1 t( T! d/ E& r6 O( S6 G7 D: n3 ]
二、答题技巧 9 A. J8 @: E4 ]; B
( s4 m$ k8 Z/ _( B& ^) F) ~ 在回答个人背景资料方面的问题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8 ~: \, M1 ?+ d- r" @$ Y
(1)对一些简单的个人信息方面的问题,应试者不需怎么思考,但最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应试状态,充满自信,口齿清楚,回答全面、完整,但又要注意尽量简洁。一开始的应试状态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面试过程中的表现。
7 v. A% ~% K# _ (2)令招聘单位感兴趣的内容可适当多谈一些,如从事过什么社会工作?有什么感受?对这个问题,如果是肯定的回答,在谈感受时,应着重谈一谈有什么收获;如果没有参加过社会工作,应谈一谈校内课余时间或假期是如何度过的,从事了其他什么有意义的活动。再如,你选修过什么课程?如果选修过一些和公务员工作有关的课程,如公文写作,应着重谈一下这些课程主要讲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收益,再如,曾获得什么荣誉和奖励?不要仅简单地回答获得什么,还要简要叙述一下为什么被授予这个荣誉。 # r& @ Z( K c$ {" |# ? g
(3)对一些个人信息方面的问题,考生不应患得患失,刻意去隐瞒什么,或者撒谎,一旦被考官发觉,结果会十分糟糕,即使考官没有发觉,也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影响下面的答题。
: e# {0 o0 _6 N 三、例题解析
9 t& K/ B/ Q# a$ U+ V, }3 g 8 u. y( `' J) }/ n
【例1】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简历和家庭情况。
$ u7 m' F& I u' v3 s1 M
. ^; U' |( r0 _( j' @. c# R4 L9 u3 M 【解析】面试开始时,主考官一般会问及考生家庭情况方面的问题,如家庭人口及其工作情况、家庭经济来源及收入多少、来本单位应考是自己决定还是父母、爱人意见,等等。主考官问这样的问题有两个目的:一是面试刚开始时考生都有些紧张、情绪不稳定,问一些考生最熟悉也易于回答的问题,可使其放松一下,消除紧张;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提这方面的问题了解你的家庭和你的关系怎样,从而探知你是怎样一个人,家庭环境好坏及对你的影响,负担重不重。如果说前者只是为了引发话题消除紧张,那么后者可能是主考官的用心所在。因为任何一个单位,都希望新来的工作人员自身条件较优越,没有家庭负担或负担很小,有利于你的发展,可以精力集中地干工作。
; b# J# X" S3 l, e' M8 z+ ~ 因此,当主考官问你的家庭情况并不厌其烦地提很多问题时,你应当把情况如实地讲出来,如果你的家境很好,你在回答中一定要表明并使对方相信你在家中比较超脱,可以精力集中地工作。即使家庭有困难也要实事求是地讲出来,但必须讲明你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克服困难的措施。这样就能解除用人单位对你的顾虑,从而放心地录用你。 8 O6 ` m5 G. z4 o+ v! b' Y
另外,回答此类问题时语言要简明扼要,只消三言两语,讲清楚即可,千万别唠唠叨叨、废话连篇。
( [; v. x* b) t7 }8 w$ Q 【例2】你是否已有对象了?(或你怎样看待你的婚姻家庭生活?)
. c6 e: w' i- S' S
4 j) A4 J* M. r L5 T9 J 【解析】这类问题似乎只是考生的私生活范围内的事,但考生要明白考官之所以问你的个人生活、个人感情,必然和面试有关系。而考生也不必有所顾虑,正面回答就行了。
, I+ o( q/ g) r6 S/ h% r, T 对于应届毕业生等未婚考生,考官经常会问到这个问题,尽管这个问题有些敏感,但绝对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涉及到考生录取后的生活安排。已有对象的考生,到单位后必然有住房、结婚、生育产假等一系列问题,两地分居的已婚考生也涉及到配偶调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必须由单位领导关心、协助解决的很现实的问题,而若解决不好,必将影响考生工作后的情绪,对个人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 I: J* C; F" g' B* g1 B, h 回答这个问题考生必须如实相告,并做必要的说明。尤其要注意的是:考生与恋人双方关系未明确的情况下,考生不必在这里表明。
, p6 v1 }+ w( x 至于询问考生的婚姻幸福状况、对配偶的评价等问题,是考官意图考察考生的家庭生活会不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另外考生对于自己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责任的确定,也会有助于考官对你建立一个完整的印象,并让考官确定你不会有影响公务员形象的生活问题。
2 U' Y5 o1 y$ r! D 如果考生刚离过婚,而被直接问到离婚是否会干扰将来的工作时,考生应做明确的否定回答,并强调自己的生活适应能力以及与前任配偶关系的文明、理智。 & h8 Y- t" C, _& K. k! M% p# L
有时候考官询问这类问题还有其他含义,就是从侧面了解考生将来能不能经常加班、经常出差等。对于考官这样的意图,考生即使心中明了,也最好不要直接回答:“也许您问的是我能否经常出差,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 s7 U# P' ^. p5 a$ J1 r
* L% F0 Q/ t9 v0 e! O4 R 另外,考生不能脱离真正的主题,其实考官并不是真正关心你的恋人或配偶是否漂亮(或英俊),是否很能干。 $ k Q9 y) c* @( T
【例3】谈谈你的学习经历,好吗? 7 ]7 S- w2 b4 J" ^4 K" m/ u2 ?3 r
! { h2 q, \; z, t 【解析】这也是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常会问起的一个问题,在回答时须注意:第一,要显示你的教育背景有别于他人的特点,对学业成就和学习心得,要避免作平铺直叙的、毫无个性的“流水账”式的叙述。第二,要通过你的回答让主考官明白,你的教育背景能够支持和满足你所应聘的工作的要求。 . c! g4 v* y) E- p7 Q2 n
【例4】谈谈你的工作经历。 ; V* O+ P2 h- m
. O @4 i3 }1 Y
【解析】对个人来说,工作经历是自己拥有的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任职资格。而在招聘单位看来,申请任职者的工作经历是一种值得重视的个人条件。因为如果申请任职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任职后就能较快地适应职位规定的职务,另外还能使招聘单位节省一笔可观的培训费用。否则,不仅于工作不利,经济上也得多支出一笔费用。因此许多单位在不少职位招聘时,明确要求申请任职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经历,或者声明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申请者。但对绝大部分职位来说,工作经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公务员面试中也会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这样做更多地只是为了加深对应试者的了解和为了使以后的工作分配更合理,如对那些需要经验的工作可让有过工作经历的人来承担,而不是用工作经历来决定是否录用,工作经历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评定时可看一下报考人曾从事过什么工作,工作成绩如何等。
3 @! }% ]' H& V$ T1 n9 s+ ^ 【例5】你在学校时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最不喜欢的科目是什么? 7 F4 M" j7 p% k# P0 I
3 w2 T4 Z- ^( }, [! q& E) f, a【解析】你在学校最喜欢的科目一般而言也是你最学有所长、学有所得的科目。如果你觉得这个科目能对你当前应聘的工作产生积极作用,就抓住机会予以强调,作深入细致阐述,否则不妨淡化处理。在回答在校期间最不喜欢的科目时注意把握如下原则:第一,要懂得如何避重就轻;第二,假如你不喜欢的科目恰好与所应聘的工作密切相关,那你就需要巧妙改变主题;第三,要有幽默感。关于这类问题,面试应届大学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时主考官常会提起,因此,如果你是一个青年学生,在面试前就不妨琢磨琢磨,用心准备一番。 + c( C! p' g) k% U- e# @6 H2 ~% @
【例6】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你能谈一下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和遭受的失败吗?类似提问还有:能否谈一谈你自认为最骄傲的成就?
% O5 T3 p' G* d9 T
) A8 i# Q% W8 |& ^7 W3 _( ~ 【解析】这类问题比“优缺点”的提问更具现实性,后者针对考生个人并且主观性较大而前者则侧重于客观事实。不过这类问题实质上是针对于考生的个人评价,只是这种考察是间接的,较隐蔽。因为尽管题目表面上是问考生的成功与失败,但个人过去的成功与失败只能起到一个参考作用,意义较大的只是考生对成功与失败的评价标准和主观感受,以及考生从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的自我发展的动力。 " i( j C y1 ?2 ]5 U
考生应参照上述的要点针对性地回答。有的考生只知道用形容词修饰自己的成功,却不知用已有的事实说话才最具说服力。 3 [/ z- T/ O$ B1 `* M8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