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O5 n9 f# w& k4 m* \; ~ 热点:科技创新
! X w. I) X$ {, r% n! t: P. _* l
% B0 l, N# W7 u# P1 \一、现象(问题及原因)
' @3 V3 O q/ V( o8 B) x# e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还不够高;有限的投入目标还不够集中;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还不突出;不少企业目光短浅,创新动力不足;缺乏创新型人才;国家科技创新立法滞后,鼓励性政策不到位。 8 D* q2 r" @1 R1 M* F' c
二、概括剖析
7 u+ i0 K& h" o6 f1 k/ x我国目前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制约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目标的实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科技创新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国家创新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的手段;坚持科技创新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 y' u; B. [- T% m# M
三、措施对策
' I/ a, r- R! F/ H' Q) G第一,促进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鼓励研究生联合培养,促进三方人员的流动。 0 V0 p, J* I8 Q5 }5 ?1 F/ C! t, t
第二,进行"创新型"教育体系改革。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偏重于知识传授,厚重有余,活力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中国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授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均有诸多待兴待革之处。 8 m; ]+ ?1 E4 `! ?# y+ x4 s
第三,政府部门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重点投在那些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前瞻性的项目上。
3 W# v6 F2 W0 L5 q) \第四,政府要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国家对自主科技创新的制度支持应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效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体系;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有明智的产业政策;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科技创业的社会融资系统;政府提供专项基金,用于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在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也将给予相应支持;对企业国内外研发投入给予所得税抵免或退征;设立研发和品牌风险基金,政府和企业共担风险;完善科技经费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的监督,提高透明度。 9 L$ E( l$ X* i: T3 c
第五,自主创新,必须注重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在知识产权这一高台上与国外较量。要更加鼓励发明、创造、创新,使知识产权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制定科学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政策,理顺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 v# Y) a$ V4 W2 s7 c' X* Y
第六,要通过建立引导和约束机制,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在整合全社会创新资源中的主导作用,继而提高全社会创新活动的整体强度。 0 ?' d5 j9 A9 l$ ^
第七,培育与创新相关的中介机构。让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提升技术转移服务的质量,形成由一批中介机构、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以及高素质技术经纪人构成的服务体系。要加强激励政策设计,支持这些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快速成长,例如让部分科技服务机构享受高技术企业的同等政策。
3 }. f+ `$ P) u5 [' e4 i第八,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例如,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热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对创新精神的褒奖,允许失败,对创新成果的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