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201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技术工人缺乏问题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11-1-2 19: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公文写作培训班
  9 V* _- z: b& b0 f; R! E5 V; x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人力资源市场上是供多求少,大量的求职者难以找到工作,但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却感到招不到所需人员,特别是具有熟练技术的工人。据报道,一些企业甚至以年薪20万、30万的待遇招聘高级技术工人。我国劳动力如此丰富,为什么会缺乏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呢?

) p9 C3 y, L4 M4 [

  一、市场需求快速增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不断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全球的“制造中心”——小到打火机,大到家用电器,这就需要我们快速生产出大量的新产品及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从而需要大量的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这与我国目前技术工人数量与质量现状有较大的差距,即是说较缺乏能够达到生产要求的各类技术工人。

, F# y7 W, n9 O! S5 f4 w

  二、逐渐重视技术工人的作用。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一些民营企业对人才有自己的看法,多数认为自己需要的,且对本单位贡献较大的就是人才,而不一定需要多高的学历,或多高的职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家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面临的压力一般较国有企业经营者大,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这就需要技术工人,特别是一些掌握关键技术的工人。

' f2 o7 N2 T; _; _

  三、现在的技术工人与市场需求有差距。目前,对技术工人的评定与人才的评定一样,更多地是看其学历和资历,因而经常会有资历深、技能差的高级工。这显然与市场的需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按现行的技术工人评定标准,我国拥有的高级技术工人也并不少,而且很多国有企业的高级技术工人的待遇也不高,而一些民营企业标出20万~30万年薪请不到所需高级技工,其原因就是现在很多的高级技术工人并不具备应有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 s( u2 u Z4 Z# S/ O0 x

  四、缺乏培养技术工人的环境。长期以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技术工人不是通过市场获得的,而是来自于计划的配置,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征。其来源一是学校毕业的学生;二是社会公招;三是本单位职工的待业子女。他们往往没有(或者只有较小的)竞争岗位的压力,从而没有太多的追求技术能力的动力。而公有制单位使用技术工人缺乏较好的制度保障更使得技术工人难以成长。

8 |; [* E3 b; l+ S! F" b5 V

  五、技术工人地位难提高。在传统人才标准影响下,整个社会都较轻视技术工人,以及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以致人们普遍缺乏当技术工人,甚至高级技术工人的动力,培养技术工人也就无从谈起。

8 V( B4 w3 M& ~( F' U: G. C( O9 J

  六、对技术工人的分配不公平。长期以来,特别是我国国有单位对劳动者的分配表面上讲的是按劳分配,实际上由于某些原因影响却更多地体现于按行业、单位分配。据报道,上海某证券公司一打字员某年的收入高达10万,他却仍嫌少,原因是跟他一起工作的人比他拿得多。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多数人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与其潜心钻研技术,还不如想方设法地去找个好行业、好单位。

6 v0 |, v, H6 q! ?( I+ R' W( ~

  目前的分配制度使得我国技术工人缺乏钻研技术的动力,从而难以培养出适应技术变革、产品更新的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技术工人,更难以培养出掌握高、精、尖技术的高级技术工人,也就造成了目前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局面。

$ J7 |6 ^. r. W8 F7 }' _

  综上所述,我国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bobo118 发表于 2011-1-20 22: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