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 页
文 库
最 新
藏经阁
学员区
问 答
演播室
秘 途
政 道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主题教育
党课讲稿
有奖征文
最新回放
往期分类
热门课程
我要试听
报名加入
新手教程
悬赏求助
交流记录
老秘笔谈
老秘日记
好词妙句
文秘杂谈
学习体会
领导讲话
民主生活会与述职
演讲致辞
遴选考试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
《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
《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
《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
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
八面来风
›
文秘杂谈
›
鲁迅的读书方法 张才
返回列表
鲁迅的读书方法 张才
[复制链接]
广东老秘
发表于 2011-8-22 08: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鲁迅论读书,包括专题论述,及分散在其它文章、书信及日记中的论述,在《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十六卷本,1981年版)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从鲁迅这些论读书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鲁迅的读书观以及他过人的读书方法。
为什么要读书
首先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需要。鲁迅在《鲁迅自传》中说到,之所以“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和“学洋务”,并在《呐喊?自序》中谈到选择“读书应试是正路”的原因,在《致萧军》信里是这样解释的:“看不起钱,也是那时的所谓‘读书人家子弟’的通性。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不过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他不会赚钱),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明白了许多事情”指的是什么呢?“因为我自己是这样的出身……不过思想较新,也时常想到别人和将来,因此也比较的不十分自私自利而已。”“思想较新”和“时常想到”的是“别人和将来”,“明白”做人的道理,这就是鲁迅初始坚定读书的信念和决心,也为以后的立志——从事“文艺运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是改良社会和改良人生的需要。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谈了两次“变计”。那么,为什么第一次“变计”“改而学医”?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解释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为什么第二次“变计”弃医从文“要弄文学”?还是在《呐喊喊自序》中道出他的内心世界:“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确立要利用“文艺”来“改变精神”、改良社会和人生。
再次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一是为了弄清问题而读书。二是为了工作(教书、生活)而读书。三是为了做学问而读书。四是为了创作而读书。五是为了活着(生存)而读书。这些,鲁迅在不同时期都有论述,不再赘述。鲁迅一生读书,走的是从开始坚定读书——继续不断读书——生命终结的最后一刻还在读书的路,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要有选择地读书
鲁迅关于读书的看法,最为典型并引起争议的是在《青年必读书》里谈到的“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的说法。自此以后,对此引起不同的看法,鲁迅都一一作了回答。
为什么“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原因有二:其一,鲁迅在《青年必读书》里谈得很清楚:“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同时在《聊答“……”》和《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两篇文章中也做了回答。其二,在《致许寿裳》信中就说过:“来书问童子所诵习,仆实未能答。缘中国古书,叶叶害人,而新出诸书亦多妄人所为,毫无是处。为今之计,只能读其记天然物之文……而说故事,则大抵谬妄,陋易医,谬难治也。”“但因为懒而且忙,至今没有做。我常疑心这和读了古书很有些关系”,“我想,唯一的方法,首先是抛弃了老调子。旧文章,旧思想,都已经和现社会毫无关系了……所以,生在现今的时代,捧着古书是完全没有用处的了”。“多看外国书”是因为“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的缘故。即使是这样,鲁迅还是说:“别人我不论,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
鲁迅他自己读了多少中国书呢?专为写作《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就读了很多文献资料,我们还可以从鲁迅日记中记载的经常跑旧书店和图书馆看他查阅浏览的书非常之多。鲁迅又读了多少外国书呢?从创作小说看,鲁迅说:“但我的来做小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他不但要求别人还要求自己读外文。在《致夏传经》信中讲到:“外国文却非精通不可,至少一国,英法德日都可,俄更好。”鲁迅在他的文章里,虽然也曾多次提到马克思、列宁的名字,提到过马克思主义、《资本论》、俄国革命、唯物论等,但是对马克思、列宁的书读过没有?这仍然是个谜。然而,毛泽东曾评价说,鲁迅“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这也许能解开这个谜。
读书应采取什么方法
怎样读书?鲁迅有直接说的读书方法。鲁迅在《随便翻翻》中谈到“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的方法。鲁迅又在《读书杂谈》中谈到“自愿”“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方法。除了这些方法以外,鲁迅还有间接说的读书方法如下。
怀疑——研究法。鲁迅在《我要骗人》中说:“中国的人民是多疑的……然而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实际上鲁迅对自己的“多疑”也是承认的,“我的‘疑’是存在的”。但不管怎样说,怀疑是超越的起点,有疑才有卓见。所谓“断语”就是“结论”。怀疑既要胆大也要心细,既要思前也要想后。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反省,使怀疑不至于走到邪路上去。“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不但研究读书,还要研究自己,也就是“改造自己”,达到“自知之明”。“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根据“中国人总不肯研究自己”的现实,在1931年提出了“尤其是应该研究自己:我们的政治怎样,经济怎样,文化怎样,社会怎样”的要求。通过研究,“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
比较——鉴别法。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方法;鉴别是分析好坏、分清是非和划定标准的方法。鲁迅说:“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看书和画,亦复同然”。“治法是多翻,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比较,是最好的事情”。比较要找准对象,解决好可比性问题;还要选定合理的比较标准,标准合理比较才能合理。“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气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显出这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实相成’者,就是这”。比较大有益,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才有所省悟。“我看现在青年的常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
思索——观察法。鲁迅认为,思索应是独立的思索,反复思索。“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读书要思索,创作也要思索。“倘若写东西,便都要探索。”思索之后更重要的是观察,正视问题,要与实际接触,使读的书活起来。“较好的是思索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不免是空想,所以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所以要观察,还是要经过思索和读书。”思索靠坐得住,静下心,认真思考问题;观察靠走动,“上下而求索”,与“社会斗争接触”,“深知民众的心”,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称赞说:“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的远见。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
结合——借鉴法。结合就是联系,借鉴就是对照。学习与超越、移植与独创和吸收与发展既是“结合”的方法,也是“借鉴”的方法,博采众家,取其所长。鲁迅在《致董永舒》信中说:“但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够独立。”在《致颜黎民》中劝导说:“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结合说到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但无论怎样结合,最终结果在于有所借鉴,有所发明和创造。“要之,倘若先前并无可以师法的东西,就只好自己来开创”。因为,“人生却不在拼凑,而在创造,几千百万的活人在创造”。
精密——见识法。只有思路精密了,才不至于糊涂。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这语法的不精密,就在证明思路的不精密,换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胡涂。”思路精确细密地读书才能读出精髓,有所得,有所见识。这就要善于“总结”。鲁迅自己非常善于总结,他在读世界文学时总结说,“研究世界文学的人告诉我们:法人善于机锋,俄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
至此,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加以补充,那就是读书必须要有条件和要有所准备。鲁迅有多少书,准备了多少书,无法统计,但可以从日记的每年都有“附书帐”(购买书籍)看出个大概。鲁迅利用什么时间读书呢?“然而鲁迅并不空闲,‘他是整天看书,不把时间浪费在闲谈上’”。在《病后杂谈》和《说胡须》谈到“养病”看书、“喝茶看书”的经验。鲁迅购书,爱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用和准备用。这一点更可从鲁迅在引用文献资料和参考资料的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上看出来,鲁迅读书最终实现了有用和准备用的目标。鲁迅在《不是信》里讲他撰写《中国小说史略》运用文献资料时所采取的“我却用我法”和“独创为贵”的话,不但非常有道理,而且说出了他“有用和准备用”文献资料方法的独到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显身卡
精彩评论
1
正序浏览
广东老秘
发表于 2011-8-22 08: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德的读书学习思想
1940年6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延安在职干部学习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会上朱德被推选为“模范学生”。在致辞中,朱德讲了这样一番话:“前方后方很多同志都说我是一个模范学生,老实讲,怕算不上。因为我小的时候读了些‘诗云’、‘子曰’,很多要不得的东西,要重新学起,一面学新的,一面还要丢旧的,我只知道一句俗话:‘做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我们要向前看,不然就要掉队。”朱德这段朴实无华的话,讲出来了他对学习问题的基本认识,他不仅口讲而且实做,他以自己的终身学习为全党学习树立了楷模。
“做到老,学到老”
因世代贫困,朱德家祖辈没有一个识字的人,饱受着没有文化的痛苦。朱德说:“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蛮横,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由此,朱德一生都不虚度光阴,对读书学习机会十分珍惜。
早年在私塾发蒙时,朱德抓紧点滴时间,勤学苦读,在投身军旅之后,他也是手不释卷。1916年至1920年底,朱德在川南地区驻防5年,在这段难得的读书时光,他阅读了大量书籍,至今泸州市图书馆还保留着他阅读过或收藏的钤有“仪陇朱氏藏书之印”和“德字玉阶”印章的各类书籍1500余册。
为寻求革命真理,1922年已36岁的朱德抛弃高官厚禄到德国留学,通过深入学习马列主义,长久郁积在他心中的苦闷渐渐释解,革命理论将他引到一个崭新的天地。他在讲述这段经历时说:“经过许多艰难困苦,我终于找到了一条道路,只有这一条唯一的道路,才能使中国走到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才能最后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这条道路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路”。
1926年7月,朱德重返苦难深重而又正在奋起中的祖国,毅然投身革命洪流之中。此后,无论革命形势多么危急,他都勤学不辍,在艰苦的长征路上,在太行山的密林里,在延安的窑洞中,都留下了他刻苦学习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担负着繁重的领导工作,但对学习他丝毫不放松,反而更如饥似渴地读书。1976年5月19日,朱德收到成仿吾送来的根据1848年德文原本重新校正的《共产党宣言》新译本。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对照旧译本仔细研读了一遍。5月21日,朱德不顾九十高龄,亲自到中央党校拜访成仿吾。在交谈中,朱德谈了忠实原著翻译和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列经典著作的重要性,他称赞成仿吾做了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新译本通俗易懂,可以一口气读下来,他再三强调有了好译本,才能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他还对成仿吾讲,有了新著作记得送给他看。然而,世事难料,一个多月后朱德就与世长辞了。他以自己锲而不舍的终身学习,践行了“做到老,学到老”的人生信条和学习理念。
“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出了全党要重视学习的号召,他说:“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至于学习什么,他提出“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加强与从事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从学习的内容来看,朱德与邓小平“学习什么”的思想不谋而合,他的学习兴趣虽然十分广泛,但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他最为重视:一是坚持终身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二是结合从事军事工作的需要始终关注军事理论学习。
朱德早年即通过阅读《新青年》等进步报刊,接触了共产主义新思潮。到德国留学后,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上,阅读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唯物史观》、《共产主义ABC》等著作,逐步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1925年朱德根据中共旅莫支部的安排,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此间他系统学习了辩证唯物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回国后,朱德始终坚持对马列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他不知读了多少遍,在1967年前后,他还认真通读了中央规定的高级干部必读的32本马列著作,其中大部分篇目都读了两遍,并且写了许多读书笔记。
朱德是闻名中外的军事家,军事理论是他学习的重点内容。早年他就喜欢研读《孙子兵法》等著名兵书,同时他还从《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包含许多典型战例的史书中汲取军事知识。他在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曾回忆说:“学习运用游击战和多变的战法,我在中国 1000多年前写过的古典名著《三国志》里曾找到过最好的教材”。在德国留学期间,朱德潜心研究了西方军事历史。为进一步提高军事理论水平,1925年3月7日朱德致函在苏联的季子(李季)、莘农(陈启修),要他们帮助联系到苏联学习,他在信中说自己到莫斯科的目的是学军事,“归国后即终身为党服务,作军事运动”。在苏联学习期间,朱德系统学习了军事学,并注意研究苏联在内战时期的战略战术。经对中外军事理论的长期学习,朱德形成了融贯中西的军事思想,也成长为一代名将。
“学习应由两方面进行”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学习不是容易的事情,使用更加不容易”,“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这个观点从知与行的统一关系中揭示出了学习的本质,说明学习是一种意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这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习思想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普遍的学习观,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利器。
在“什么是学习”的问题上,朱德与毛泽东的观点是一致的,如他所指出:“学习应由两方面进行”:一是“在实际斗争中的学习”,二是“理论学习”。朱德终生都以自己的学习实践,践行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观。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朱德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防止假学、错学等现象的发生。1940年6月6日,朱德在延安在职干部学习一周年总结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列主义,第一个要求,是能正确地认识客观现实,认识世界;第二个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来改造实际,从改造实际中更加丰富、发展理论的内容。学习马列主义一定要和实际联系起来,要能在实际中运用,要能改造实际,这才是真正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1959年4月13日,朱德在济南驻军师级以上干部大会上指出:“你们要好好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且要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去学。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
在军事问题的学习上,朱德更是注重军事理论和斗争实践的结合。在德国留学期间,他常去柏林军事博物馆去研究过去战争中的武器和德国在战争中缴获的旗帜,他后来回忆说:即使去旅行也“带有军事眼光”,“一过哪里,一想就想到:‘这里若是打起仗来,应该怎么办呢?’然后在脑筋中就慢慢设法布置起来了。”在回国后的长期军事斗争实践中,朱德一以贯之地重视向实践学习,并能够将“实际斗争经验总结起来”,并“使之条理化”,以指导新的斗争实践。
朱德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就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学习的核心问题做了深入思考,形成了非常丰厚的学习思想。他的学习思想,是党的优良学习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性、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都非常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尤须不断研究、记取和发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老秘
版主
0
关注
4
粉丝
193
帖子
热门图文
老秘剪裁第1339集:第160讲“写文章要讲逻
给写作带上“金手指”,推荐使用纳米ai搜索
老秘剪裁第1338集:手把手教你起草领导个人
文字交流第1229集:紧跟时事说材料(208)
老秘剪裁第1337集:谈文稿文理性与业务性有
老秘剪裁第1336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热门帖子
文稿评改演播室
老秘网2023新年寄语:光阴易逝笔莫停 最是
范文大全
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
文稿评改演播室
2024新年寄语:昔日练笔在兵位 今朝亮剑为
汇报提纲
总结工作成效的“万能”小标题,建议收藏!
文稿评改演播室
老秘网公文课堂:韦志国往期精品课程(视频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300x180 AD
排行榜
日
周
月
1
老秘剪裁第1339集:第160讲“写文章要讲逻
主题:第160讲“写文章要讲逻辑”之是什么…怎么办——《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0
0
2
给写作带上“金手指”,推荐使用纳米ai搜索
给写作带上“金手指”,我强烈推荐使用纳米AI搜索。纳米AI搜索不仅是一个搜索引擎,更
101
0
3
老秘剪裁第1338集:手把手教你起草领导个人
课题:手把手教你起草领导个人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主讲:赵老师时间:2025/1/23
1
1
4
文字交流第1229集:紧跟时事说材料(208)
碎片时间(第221期)紧跟时事说材料(208)——从《人民日报》专题综述领悟述职报
0
0
5
老秘剪裁第1337集:谈文稿文理性与业务性有
主题:谈文稿文理性与业务性有机统一主讲:和和子时间:2025/1/21 选择播放速率:
0
0
6
老秘剪裁第1336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5)公文写作新手问题集(24)表述错例综谈主讲:清水白
0
0
7
老秘剪裁第1335集:述职述廉报告和对照检查
主题:述职述廉报告和对照检查材料起草情况复盘主讲:清水拂心时间:2025/1/17 选
0
0
8
老秘剪裁第1329集:如何写好演讲稿(5):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5):演讲稿写作结构之主体和结尾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5/1/
0
0
9
老秘剪裁播第1333集:前后对比讲解抓基层党
课题:前后对比讲解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3】主讲:赵老师时间:2025/1/14 选
3
1
10
老秘剪裁第1332集:第159讲“写文章要讲逻
主题:第159讲“写文章要讲逻辑”之是什么…怎么办——《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1
1
1
老秘网2023新年寄语:光阴易逝笔莫停 最是
风风雨雨又一年。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国家也好,个人也罢,都
28958
215
2
2024新年寄语:昔日练笔在兵位 今朝亮剑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掐指算来,老猫已连续十年为新老秘友们送上
17163
174
3
2023年度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怎么写?这份“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坚持团结奋斗 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5831
35
4
2025新年寄语:入道不要急,法不强可学,术
冬日暖阳斜照,提笔忘字漫谈。常言道,亲戚亲戚,不走不亲。关系在于走动,情谊在于互
1937
41
5
老秘剪裁第953集:二十大报告的写作技法
主题:二十大报告的写作技法主讲:韦志国时间:2022/11/15 选择播放速率: 1.
606
0
6
众秘夜思第1066集:紧跟时事说材料(154)
碎片时间(第166期)紧跟时事说材料(154)—浅谈党的二十大报告要点(2022年10月19
505
0
7
老秘剪裁第921集:公文实战系列(四):如
课题:公文实战系列(四):如何写好总结报告(1)主讲:逍遥子时间:2022/9/5 选
404
0
8
众秘夜思第1069集:紧跟时事谈材料(155)
碎片时间(第167期)紧跟时事说材料(155)—浅谈如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
404
0
9
老秘剪裁第951集:第115讲“写文章要讲逻辑
主题:第115讲“写文章要讲逻辑”之“是什么”(1)——中纪委工作报告写作逻辑浅析(
361
2
10
众秘夜思第1072集:紧跟时事说材料(156)
碎片时间(第168期)紧跟时事说材料(156)—例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文章(2
303
0
1
老秘剪裁第1339集:第160讲“写文章要讲逻
主题:第160讲“写文章要讲逻辑”之是什么…怎么办——《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0
0
2
给写作带上“金手指”,推荐使用纳米ai搜索
给写作带上“金手指”,我强烈推荐使用纳米AI搜索。纳米AI搜索不仅是一个搜索引擎,更
101
0
3
老秘剪裁第1338集:手把手教你起草领导个人
课题:手把手教你起草领导个人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主讲:赵老师时间:2025/1/23
1
1
4
文字交流第1229集:紧跟时事说材料(208)
碎片时间(第221期)紧跟时事说材料(208)——从《人民日报》专题综述领悟述职报
0
0
5
老秘剪裁第1337集:谈文稿文理性与业务性有
主题:谈文稿文理性与业务性有机统一主讲:和和子时间:2025/1/21 选择播放速率:
0
0
6
老秘剪裁第1336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5)公文写作新手问题集(24)表述错例综谈主讲:清水白
0
0
7
老秘剪裁第1335集:述职述廉报告和对照检查
主题:述职述廉报告和对照检查材料起草情况复盘主讲:清水拂心时间:2025/1/17 选
0
0
8
老秘剪裁第1329集:如何写好演讲稿(5):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5):演讲稿写作结构之主体和结尾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5/1/
0
0
9
老秘剪裁播第1333集:前后对比讲解抓基层党
课题:前后对比讲解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3】主讲:赵老师时间:2025/1/14 选
3
1
10
老秘剪裁第1332集:第159讲“写文章要讲逻
主题:第159讲“写文章要讲逻辑”之是什么…怎么办——《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1
1
作者专栏
19416
秘途杂谈
6604
释然
老秘网客服
4159
老猫
老秘网微信公众服务号laomiwang,扫一扫老猫头像即可完成订阅。
2827
大明老秘
2229
中国老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