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材料是党政军机关为了表彰先进、传播事迹、交流和推广各种经验所写的文字材料。这类材料的写作是各类机关、团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之一,其材料质量高低,是衡量一级政治机关写作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但在部队调查了解中发现,师团机关和基层中,一些干部的文字能力较弱,只能应付要求较低的一般文字材料,对于要求较高的典型经验这样的大材料,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与当前急需用典型经验来推动军事斗争准备向纵深发展的时代需要很不相称,如何帮助政工干部攻克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瓶颈,促进政工干部岗位写作水平向纵深发展,研究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规律,帮助初学者掌握经验材料的写作技巧显得十分重要。; K+ U4 {/ F! F! N& ^- Z+ k# }7 y
% }: O2 k( i% Z9 \* k% G
一、典型经验材料构成的内在规律
8 Q) }4 d: E- B5 U4 I0 ]8 a: d1 u- j: F. Z( v& U7 W/ j
(一)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难点。
! b% z+ q/ }+ s# F* F3 F6 S3 @& H/ [$ W1 [' |
经验,是人们针对某一实践活动,通过对成功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归纳概括出来的做法、体会、规律。反映上述具有指导性、代表性的做法、体会、规律的文字材料称之为典型经验材料。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写作典型经验材料难也就难在对规律的揭示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不知道典型经验材料有什么内在规律;二是不知道如何使总结出来的经验更具有指导性;三是对如何提炼经验观点感到无从下手;四是对选取的经验实例怎样更具有典型性把握不准。0 y( Q- n1 \4 k$ [! U E) p
$ S+ ?0 s2 V9 j& M1 G# Y5 N0 N (二)典型经验材料的内在结构形式。
2 D: P) `) O" `& ~0 F, C7 c) i1 @! C# N; G6 i4 {( a k0 d0 y& [3 g- |0 K
我们在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且阅读、分析大量的典型经验材料后,发现典型经验材料像议论文离不开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一样,也有反映其内在规律的三个要素。
8 `( e- V* G D, u: d& c( W b$ S2 a6 a) c; L
请 看一篇经验材料习作的片段,其观点是:注重发挥军事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改变政工干部唱独角戏局面。接下来是这样写的:艇长××提出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开拓工作新局面的设想。在政治教育中,他是如何带头学理论;在一线军事训练中,他是如何注意透过战士在训练中微妙的思想变化,捕促信息, 跟踪做好思想工作,反响好。
- ~9 l8 a+ X# h) i
# Y/ E" q3 c: z$ h 这个材料观点提炼得不错,但军事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哪里?材料没有说明,只能是“观点+例子”的事迹材料,还没有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这正是一般初学者把握不好的地方。如果把这个材料改成:( K0 e8 b$ z! W: q6 `' b+ I
# p/ V4 ?& o+ ?: ?# C" X
注重发挥军事干部做训练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改变政工干部唱独角戏局面。(经验观点)军事干部始终处在训练第一线,整天与战士摸爬滚打在一起,他们对每个战士的军事技术状况、思想基础、作风养成、性格爱好比较了解,对战士在训练中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看得真切。而且军事干部在组织训练中,既能言传,又能身教,给战士展现良好的自身形象, 他们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强,战士易于接受。(经验解说)艇长× ×提出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开拓工作新局面的设想。 两年来,光自费买书籍和学习资料就花了五千元。在教育中,他带头学理论,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撰写了十万多字的政治工作心得体会笔记,他不仅在第一线及时预测战士在训练中可能产生的思想问题, 而且注意透过战士在训练中微妙的思想变化,及时捕捉信息,把大道理讲得直通战士心灵,让战士懂理、信理、服理。此举有效地激发了战士的训练热情,提高了训练质量。战士小刘说:“艇长的道理讲得实在、及时, 我们愿意听,收获大。”(经验实例)
( h, t8 a0 M4 s& U/ ]5 L
5 }# A% [! }! K3 F 不要小看“军事干部始终处在训练第一线……战士易于接受”这一段话,它揭示了军事干部做思想工作这一优势的规律,把军事干部××一个人的做法推而广之到所有的军事干部,使之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由此看出,只有经验观点,不作理性说明,思想深度不够,规律揭示不清,经验介绍不明,达不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的目的。所以说,典型经验材料必须具有经验观点、经验解说、经验实例三要素。3 w1 Z9 x3 e% t
, P+ L$ c; L4 }/ l0 m3 {( W
) V( C" L5 i* a. L (三)“三要素”是快速驾驭典型经验材料的金钥匙。
9 M9 f R( `( D' F
' ^( j+ D* q/ \8 D5 e 在经验材料中,无论是文章的前言、主体还是结尾都离不开经验观点、经验解说、经验实例这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经验观点是“灵魂”、是“统帅”;经验解说是“桥梁”,连接着经验观点和经验实例,对经验观点起理性说明和解释作用;经验实例是“证人”,对经验观点起证实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切入,通过层层剖析,就可以把握典型经验材料内在规律,从而帮助初学者找到一把快速驾驭典型经验材料的金钥匙。下面就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入手,探讨典型经验材料的写法。5 @% \, {) q9 |$ g) m
5 T. ~' Q% a/ t& b% Z6 w- D 二、注重指导性,提炼好经验观点8 m! `% S0 G( V
/ D) _9 _4 \9 E# `3 a. G
凡是写过经验材料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 最费心思的就是提炼经验观点,因为它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思想深度,还要体现个性特征,在文章中它又是点睛之笔,一旦观点提炼出来了, 典型经验材料的写作也就完成了一半。对于初写经验文章的同志来说,提炼经验观点更是一件头痛的事,不是观点不鲜明,就是“缺胳膊少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M# T0 K- b3 t8 B% ]
( l0 @2 q! N, b) ?
(一)宏观上要把握指导性,走出评功摆好的误区。( u' z. p$ E- a; q0 b
# c& I" z: ?8 [
占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在确定经验观点时,不仅要表现出“点”上的新招,关键是宏观上要有“面”的需要,着重看它有没有指导意义,否则就会使典型经验材料陷入为典型本身“评功摆好”的怪圈,因为推广经验是为了指导工作的。那么在提炼经验观点时,宏观上如何把握指导性呢?+ u0 q% B* t! M7 G/ m
/ y+ |; T0 e" V% n
简单地说,就是在写某一篇典型经验材料时要先调查了解,弄清它同类的单位或个人在这个问题上共性要求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去了解典型本身,调查研究在典型身上是如何有针对性地回答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具体地说,一要紧扣时代脉搏。采写典型经验材料,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提炼出有时代意义,满足时代需求的经验观点,以推动社会发展。二要体现上级精神。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这是共性要求,哪个单位执行效果好、成效大,推广出来指导性无疑很强。三要抓住个性特征。指导面上的经验,关键还要点上过硬。我们要着眼于执行上级精神过程中呈现出的共性问题,找出我们单位或个人是如何结合实际解决这些问题的,使之表现出鲜活的个性色彩。四要具有推广价值。推广经验不是推广成绩,不是为典型评功摆好,而是推广典型取得成绩的灵魂——经验之所在,方法之所在。而这种经验还要对别人有指导意义,从中得到启示,值得借鉴。否则经验再好,也只是摆不到桌面上的“土”办法。7 M4 q! e5 c" Z# S9 x
, x! S4 }) t# t+ w/ \$ d. V( X% L: q (二)微观上注重操作性,掌握好经验观点的提炼方法。 ( T" @ j; F- C' k1 n
$ Z; S" H/ k: m 典型经验材料的主体多为向心式结构,在宏观上把握指导性原则的前提下确定好总的经验观点后,围绕着总的经验观点就形成一个独特的“经验场”,即围绕一个中心(总经验观点)从不同角度(具体经验观点)进行辐射。其基本写法大都是在提炼出总经验观点的前提下,再提炼出若干具体的经验观点,作为文章层次标题或层次提领句。如何提炼这些经验观点,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去“悟”。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经验观点有其一定的构成规律,只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就可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提炼出经验观点。
0 @* V2 `& H' Z1 a' Z7 K7 [( t6 u
' u- {: T, V7 d. ?- N5 @ 1. 明确经验观点提炼的基本方向。提炼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归纳、概括,从表象的东西中寻找出本质,从个别的东西中推导出普遍,把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把零散的做法化成为系统的经验,使事物更具思想性和指导性 。就经验观点的提炼来讲,其思维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炼一种做法。“做法”是经验型典型材料写作的关键。“做法”就是经验,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做法,是正面经验;导致实践活动失败的做法,是反面经验,即教训。适时推出一些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法,是增强典型经验指导性的重要手段。提炼做法要注意与成效和体会相结合,使做法有支撑点。二是提炼一种作风。从经验中提炼出工作作风,让人们不仅学到工作方法,重要的是透过工作方法,学到一种工作作风,起到长远的作用。如一篇经验材料中,总结出“身到心到,眼到手到,说到做到”的经验,揭示了他们深入实际,抓好落实的良好作风,不仅念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针对性很强。三是提炼一种精神。从典型经验所能体现的精神来概括经验观点,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提炼,它能起到鼓舞士气,激励人心,唤起大众,催人向上的作用。如“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 }/ A6 i- }/ g% P: Y5 Q4 F/ p' b- h; h- |9 e4 D& Y) E6 r' w) d3 N8 h; H
2. 探寻经验观点的常见模式。经验即“方法”,表现在经验观点上有一定的构成特点,把握这些固有的结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提炼出经验观点。具体地说,以某项工作具体做法为中心,提炼经验观点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 Y/ `* y! X5 }! x( k+ p/ \% h9 n6 J3 P( |" m2 s. P) m1 O
(1)“方法目的型”经验观点。经验材料主要是通过介绍某种做法达到某种目的,体现在经验观点上,前半句介绍具体做法,后半句说明这样做达到的目的。例如:“借助多方力量,维护官兵权益”。“借助多方力量”是方法,“维护官兵权益”是目的。目的达到后就转化为成效,其经验观点又演变为“方法成效型”经验观点:“在后进战士身上倾注满腔热情,使‘废铁’炼成了‘钢’”。1 I& j1 n: ]- P) x
; ?2 Z, R3 C0 i9 F
(2)“目的方法型”经验观点。与上面相反,前半句交待要达到的目的,后半句介绍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或措施。这类经验观点又分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交待目的。如“履行新使命新要求,注重提高官兵驾驭新装备的能力”。二是间接交代目的。先指出问题或特点,然后交代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的方法措施。如“针对一些干部关注的热点受市场浪潮牵引, 保卫海疆的职能意识淡化的问题,把党性、责任、使命的口号叫得很响”、“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兵价值趋向多元化的特点,注重强根固本,打牢‘严’的思想基础”。三是“成效方法型”经验观点。与此相对应,效果出现后,目的变为成效。如“计划落实,列入了重要项目”、“工作落实,摆在了重要地位”。四是“要求方法型”经验观点。如“不以权力而自傲,用人格力量感化人”。
( Y# B! b6 Y) |5 I6 Z4 r7 O4 _ q" c8 N2 V
6 I5 l, B! P2 \* x, I8 x7 P/ [' G(3)“做法型”经验观点。“做法”是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关键。在提炼经验观点时,要简洁明快交代做好工作的方法, 一般处于经验文章的各个分层次中。 如某团通过建立抓落实责任制,使基层建设取得全面进步的经验中提炼出“责任到人”、“责任到位”、“责任到底”的“三到”做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9 Y6 f, K/ L% N+ ^" v0 |( x
2 O$ i% a0 e; C0 D$ } 这种做法型经验观点要突出个性,寻求特色,不能总是落入“抓认识、抓制度、抓领导”等“三抓”、“五搞”的一般概括中,要富有变化。如《用先进思想教育人,在提高战斗力上下功夫》一文的经验观点,没有直接写抓认识提高,抓坚持标准,抓骨干培养,而是提炼成 “小中见大,积极引导,克服不利于战斗力成长的因素”、 “就近想远,从严要求,力求在未来战场上过硬”、“以老育新,刻苦磨炼,为战旗增添新的光辉” 的经验观点,很有新意,指导性也增强了。5 E, r. P( X% P4 X. G
4 A: s) G4 k% A; R
(4)认识体会型经验观点。典型经验材料写作的基本要求,在于成功“做法”中揭示出规律性的认识,使经验具有全局性、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一般用因果、条件、假设关系式来分析,常用的关联词有:“是”、“只有……才能”、“必须”。如“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连队全面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只有不断提高政治机关干部的素质,才能发挥出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按纲建连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等。
6 I+ {+ K% X p0 G r, x% U) `
5 i. s- N# ]! M. X3 `# j 另外,还有作用成效型、认识成效型等等,在提炼经验观点时还要注重“变化”,如“严格标准——由松散走向正规”。经验观点就其表现形态经常出现同一字头反复出现以示强调工整对仗,在此不一一说明。明白经验观点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对于初学者可以对照模式进行模仿,少走弯路,快速提炼出经验观点。3 f$ i" y9 I5 n
& G0 W: v- B: c2 y6 M 三、深刻理性分析,写好经验解说
/ J ]( ~9 l) h. {& ?" c! c
% V7 D# R5 v5 |+ ~ 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经验解说是经验观点和经验实例之间的过渡句,通过对经验观点所作必要解释和说明,展现出令人信服的理性认识后引出事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经验解说有时是对开展工作的原因、目的、依据作必要解释,有时是对采取的方法措施作适当说明,缺少了这一步,它的理论性就不完整,因而影响经验文章的说服力。典型经验材料正是因为有了经验解说,才从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高度,进而更好地揭示出工作的规律,所以说它是典型经验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z7 { d0 Q* u$ o* V
2 Z; r: W: D0 C3 v1 ]4 U \& |* W
(一)经验解说的说理方式。0 d, y4 D9 ]. |: l
; x% Y: r: ^& A% x, ] 在经验材料写作中,正是通过经验观点统领经验解说,经验解说解释、说明经验观点,增强了经验文章的理性色彩。具体说来,经验解说的说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5 n# c- Y( _' F
3 f- Q8 r1 ]3 Z, {$ k$ W
1. 从背景、依据中陪衬观点。说明开展工作基本状况、采取举措的依据和原则,使总结出来的经验更符合“上级精神”,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放在文章各层次的前言部分。
2 n8 ~) a1 i! z) O, L% {1 q3 n# T0 l5 D2 ?& K, U# `; z4 X
2. 从工作缘由中阐明观点。在介绍经验前,先把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出于什么原因,达到何种目的说清楚,这样不仅便于介绍工作,而且会引起读者的重视和兴趣。这种说理方法一般处在文章各层次的开端处。" r6 W' }& F! J1 D, {
0 k( K) { u3 y5 ]1 U3 c. E0 _
3. 从概括做法中说明观点。为了介绍经验,一般都要概括介绍工作中采取的一些步骤、措施、方法和具体做法。有些经验文章通过这种做法性经验解说就可以说明观点,有的还需在这种做法性解说后面再结合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种方式在经验材料中占的比例较大,一般处在文章各层次中部。
/ Z( B% _: X. L) J D' j5 H) w& F7 A
4. 从作用成效中证实观点。在运用措施方法后,介绍发挥的作用,取得的成绩和达到的效果,以此证实这种经验的正确性,它一般处于经验材料的前言或各层次的结尾部分。9 ?$ H$ W, g& ^6 t; G
3 v T4 v! k. J& A' d( @+ \ (二)经验解说在说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 C# {( X5 D2 M6 p
# J, P6 }6 c) S* \9 _ n" X 经验解说是一种理性的剖析,不同于泛泛议论,说些众所周知的套话,不能给人以任何启示。
. q2 E9 L0 v! U+ @
1 E% a0 {+ `; j1 s6 e p/ r 1. 不要把经验解说写成简单的“题解”。有的经验观点比较好理解,就不必再作简单的解释说明,以免造成重复。如经验观点 “坚持团结,形成合力”。就不必解释“人心齐,泰山移,力量分散就形不成合力……”可直接概括介绍坚持团结,形成合力的做法,以做法性解说来说明观点。
& [' L0 \1 X1 z7 h" g% ~8 u; Y7 h% M; _) \! L7 x* Z, [
2. 经验解说要富有起伏和变化。经验观点确立以后,经验解说如何进入,有人习惯用“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这样的进入,用多了显得过于呆板,还让人产生人为制作的印象,从而影响典型经验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起草典型经验材料时,动笔前要认真考虑几个层次的进入写法,是从开展工作的原因、目的、背景、依据说起,还是从概括做法说起,在表述上要讲究多样化,富有起伏和变化,使经验材料更富有生动的色彩。# \0 ]# d; Y/ R
1 m' B5 H2 b$ V
四、力求选材典型,用好经验实例
1 Y/ @& c4 J0 L; \+ k% g7 g# y5 P1 U6 m5 [2 }8 ?
经验实例就是说明和证实经验观点的实际的工作事例以及有关工作成效的依据。正如议论文离不开论据一样,经验材料也缺少不了经验实例。但经验实例不能像议论文中的论据那样可以海阔天空,旁征博引,经验实例仅限于自己当前做的实际工作事例和依据。无论选择什么事例,都要力求新颖、生动。尽可能选择新近发生的事,或用新角度挖掘出来的给人耳目一新的典型实例。
# ^& l, e6 x1 l2 }$ F/ h' D7 A, a1 x# k
(一)选用经验实例的方法。+ Q4 s/ X* f# L1 v& ~$ B/ A9 r
" b' r7 u1 d- f! ?3 {( E 在典型经验材料中,选择经验实例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因为典型实例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而且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但是选用典型实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像沙里淘金,需要占有丰富的材料,从中认真鉴别和提取,研究其本质属性才能获得。寻求实例典型性的常见方法有:
( l1 g2 H/ d5 s6 i
2 G( t0 q$ f2 v x% l9 @ 1. 突出时代特色,选择重大的典型实例。这种实例不仅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而且让人一看就有震憾人心的效果,说服力、感染力很强。如全国杰出青年海军优秀舰长柏耀平,他上天能驾机,入海能操舰,展现了用现代高科技知识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军人的形象。选择这样的典型实例不仅具有时代特色,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4 B( J5 D& K) T; L% L) J2 z0 o& a }8 D- Y. S U8 F# {% b+ i
2. 选择最佳角度,从平凡事例中找出不平凡的实例。上天能驾机,入海会操舰,这样的重大典型实例一般是很少见的。平常人只能做些平常事,但我们可以从平凡事例中选择最佳角度,展现出不平凡的思想及精神境界来表现其典型性。如会用电脑打字很平常,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人类进入新世纪不是要重新学会写字、重新学会说话、重新学会走路吗?那么把会用电脑打字看作是领取进入新世纪的通行证,让人耳目一新。因为事例就象“多棱镜”,从每个侧面看都能折射出不同的光泽来。所以说在选择事例上,要按照经验观点的要求找准角度,选出有个性的实例来证实经验观点,以达到最佳效果。
7 @7 G- }9 J% V2 c( {% D% Y+ z! W2 z1 \# V c+ L2 f: L
3. 科学概括,从众多事例中归纳出有说服力的实例。如果既没有重大的典型实例,又不能从平凡事件中找出最佳角度的实例,那么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寻求典型性。个别的、零散的实例并不能说明问题,但是可以紧紧围绕经验观点,从众多事例中归纳出很有说服力的实例。如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简单了。
- S" f6 q- {0 S6 L
% `+ L1 ]# [( \8 p 4. 排除争议,发现被假象掩盖的闪光实例。有些工作事例成绩与问题同在,正因为有问题存在而不被人认可,从而掩饰了它的典型性;一个人也是这样,缺点往往是优点的影子,如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具有开拓精神,很可能给人留下不够稳重的印象,但只要他缺点不影响优点的发挥,我们就不能否定这个人,而要充分肯定他的成功之处。这就需要我们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它的成绩是不是主流,对工作的开展有没有推动作用,如果成绩是主流,对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就要沙里淘金,充分挖掘出它的闪光点,找出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型实例。
3 U9 b& D7 `1 ~ B: _$ z# ~2 S$ T: I! f& R# N
(二)选择典型经验实例的注意事项。+ Q1 X# V: a' i% D$ v% }
, L4 F2 {2 m8 i: P5 b+ C
1. 服从经验观点,防止脱节。选用典型实例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扣紧经验观点,使经验实例与经验观点紧密结合。不能闭门造车,先想观点,再找例子,没有合适的例子就乱扭角度,使经验实例与经验观点脱节,造成经验失真。
4 ], m0 H" C0 f; |4 l
\4 O+ D- ]7 f+ Z2 O: f 2. 确保真实准确,防止虚构。真实是典型经验材料的第一生命。无论是用事例、数例或有代表性的话作为实例,都必须确凿、真实。对于不能肯定的实例要反复调查、核实,切不可为了实例的典型去编造,去合理想象。材料不真实,贻害无穷。我们在选取经验实例时还要经得起历史检验,防止过分突出典型而产生的副作用,不利于典型经验的宣传和推广。
% a5 b- e/ S5 ?9 d* F/ |8 c. l8 b, m. i1 T6 S) w5 h5 v" [
3. 力求简洁精当,防止冗长。经验实例典型意义决定于“质”,不取决于“量”。实际写作时,要求我们从本质上去认识实例的意义,不繁杂地记叙事例的过程,也不堆砌事例,而是要用简洁精当的语言表达出经验实例的典型性、成效性,根据经验观点的需要精选实例,以一当十。# |5 G3 Y5 y( ~, }/ k
; q( d7 D1 v) ](《应用写作》作者单位: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毕野青
2 F) P8 e1 b: l* a8 Q% g/ y: T. Z/ V. I6 H% A4 u. r$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