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礼仪致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富于文采、饱含情韵的文学化的句子,可用用“靓词秀句”来作一个形象的概括。它们多为写作者即景即情而作,也可以直接取之于诗词名句,或者对诗词名句改造化用,从形式到内容都给礼仪致词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按照一般的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表达讲求消极修辞,崇尚平实,不事委婉,崇尚质朴,不事华美,这也是礼仪致词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但是,考察礼仪致词的写作实践不难发现,这种富于文采、饱含情韵的文学化的“靓词秀句”又比较普遍地存在于其中,使致词语言在简练明快之余又不失活泼生动,不但没有成“蛇足”之累,反而有“点睛”之效,颇值得总结一下。
9 \; f3 W! N8 B2 Y) m: e6 _ 笔者以为,在礼仪致词中恰当地使用这种“靓词秀句”至少有两个益处:(1)增强致词语言的活力。应用文的语言讲求消极修辞,但是绝不排斥积极修辞;应用文的语言崇尚平实质朴,但是绝不是一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礼仪致词尤其如此。在遵循平实质朴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度运用文学化手段使语言活跃一些、灵动一些,应该是对平实质朴的一种有益的补充与丰富,而不是削弱与湮没,使用这些“靓词秀句”的目的就是使致词语言更加圆润和富有表现力。另外,典雅庄重又是礼仪文书的重要特征,礼仪致词由于最终要诉诸口头,所以在遵循规范的同时常常强调口语化,而妙用“靓词秀句”则使致词呈现了雅致的一面。(2)强化致词气氛的营造。致词气氛的营造是多方面的,而礼仪致词语言本身的作用不能忽视,妙用“靓词秀句”就不失为上策之一。比如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日民党大陆访问团时所致的欢迎词,以“四月的北京春意盎然”这一富有诗情画意的句子开篇,一下子为欢迎仪式奠定了融洽的基调,创设了和谐的气氛,让人如沐春风,同时也彰显了主人浓浓的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如果直言“今天,我们迎未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感情色彩就大大减弱了。
' K- U7 ^$ s" E! o
6 m0 Y+ f# v6 I3 R" D9 p) N4 M “靓词秀句”在礼仪致词的写作实践中,既可以用于致词正文开头,也可以用于致词正文主体,还可以用于致词正文结尾:4 v, X$ V5 J7 M- H
) C: @0 H9 t' t4 A, |5 X2 P: u 用于正文开头 这种情况最多,大多通过它来迅速创设情感气氛,也使致词开篇不致于太突兀,甚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其富于某种寓意,以求言近旨远,比如前面提到的胡锦涛总书记会见连战一行时的致词开头。再如:
- H- W( C' j* Q8 [: Y6 t0 g
2 I) Q+ h, s6 X8 S& y: O0 c9 A \ ●“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在春风送暖、百花吐艳时节,古都洛阳迎来了第九届牡丹花会。(1991年洛阳市第九届牡丹花会开幕式欢迎词)
2 S6 U6 @& D$ _8 P8 z+ v/ D5 y' v- E' K9 ^* ~7 P* h
●西岳颔首邀宾客,渭水扬波迎高朋。在人类即将迈入新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中,我们满怀秋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迎来了参加我市“实施西部大开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2000牟渭南市实施西部大开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欢迎词) C1 E' l: y0 ?$ O! l; f
$ Z* l8 c8 W7 E* g. H& B, i# R1 J
●五月的紫阳,满目翠绿,春茶飘香;五月的紫阳,茶山会情,汉水欢唱。此时此刻,热情厚道的紫阳人民迎未了各方宾客。(2001年紫阳富硒茶文化节开幕式欢迎词)
& d3 K* i) r# f, j$ x0 |- Q a2 D1 V" p8 J
●今夜星光灿烂,金陵格外绚丽多姿,呈现出一派节日景象。我们在美丽的玄武湖畔,隆童举行宴会,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的各位华商嘉宾。(2001年第六届世界华商太会欢迎宴会祝酒词)/ Y- e1 t& p4 N# M6 Y
/ ]* \7 S3 p0 q6 n& [& {1 G% F ●金秋十月,锦绣江南,天高云淡,诗意盎然。在这样美好的季节,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中日作家协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一届中国诗歌节在历史文化名城马鞍山市隆重开幕了!(2005年第一届中国诗歌节开幕词)
* L/ k- R" k; W: v. W
% r @/ u$ R' {' W+ I/ J' u 这些例文开篇处的“靓词秀句”,无不读之悦目,听之悦耳,都创设了与致词场合相协调、与致词内容相一致的情感氛围,使致词一开始就充满情趣、情味、情采,引人共鸣。试设想,如果删掉这些开篇的“靓词秀句”,例文原文仍然成立,但是味道就平淡多了。( `; [* ?9 e% a I6 l
6 [5 N _) x! e3 c2 R. \ 用于正文主体 常见的又有三种形式:+ h2 w. x4 M% K5 h
- e" z% s0 h6 t* _7 c& x' O
' i! G4 N Z' r! Q4 ]0 ]7 `; T6 e
! u: \; D `, O4 Z. U) E" s% _-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