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所指的文体,实际上就是体裁。但两者之间,也有一点小区别。文体包括的范围很大,有文学创作范畴的,也有公文、法律文书、学术论文以及各专门领域里的报告文字之类的,五花八门。我们这里指的文体,是文学创作范畴内的,有这样几个大类:【1】小说;【2】散文;【3】诗歌;【4】文学评论;【5】杂文;【6】剧本;等等。而每个大类,又分出几个小类。比如小说,分长、中、短,现在又添加了一个品种,叫“微型小说” 或“小小说”; 散文也可分为叙事散文和人文历史散文,如余秋雨的《人生苦旅》中收集的许多作品。' q- i3 G7 Q/ \# [
. D3 o6 n0 C1 W$ V ) k o7 v, k* M0 @6 e) w& c
6 Y( p# ^# M' i S7 {# K一般来说,我们学习写作,最初学习应用的文体,大多是记叙文、民歌格调的诗歌、再深一步就是学习写作议论文。议论文是介乎于杂文和短评之间的一种文体,它具有短小、精悍、一事一议、观点鲜明等特点。这几种文体,是初学写作者逐步成长的必经之路,对初学写作者有一种启蒙的作用。这犹如初生的婴儿,从一开始只会吃奶、再到吃奶糕、蛋羹、米粥,然后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象大人一样吃各种各样美味佳肴。
* ^. W; G7 i2 f# R$ n2 \- j) u: w* ]' ]- v! h7 b7 y
; j; _$ m3 P' Q& D0 n3 m* b
2 Z* l7 I, z% l# e& w3 k随着个人写作的成长经历和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一个写作者,都会表现出一种天赋的倾向:在学习写作实践中,他会发现,自己慢慢喜欢上了某一种文体,甚至到了“情有独钟”的程度。他有了某种写作诉求,会自然而然地将这种文体作为自己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比如,有些写作者,喜欢用散文这种文体写作;而另外一些写作者,写起杂文、评论、议论文来得心应手。
4 h5 x8 E$ `! @- l) u! ]2 B! i% i+ C+ H( p) ?
" b* ^. r% _! ]4 M, V: A
; W* h$ P& [# Z当然,一个写作者,在他的漫长写作生涯中,选择某种文体写作,个中有很复杂的原因。我大致研究了一下,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决定的:【1】天赋因素。就是一个人天生具有的某种特长。文学创作,特别是写小说,是一项形象思维工程;而评论杂文一类的创作,富有理论性的特点,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抽象思维。每个写作者的天赋特长,决定于他的喜好和选择。有的人写着写着,觉得小说这种体裁,更适合于自己的写作诉求,能更好地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有的人,选择了诗歌,那种写意写情写景的作品,或热情奔放、浪漫洒脱、回肠荡气;或深沉低吟、如诉如泣。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的诗人,他们的作品,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无以伦比。如果我们来个假定:李白、杜甫不写诗,而去写小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文学成就吗?而施耐庵、曹雪芹不写小说,而去写其他什么,结果又会如何?【2】个人生活阅历因素。有的人生活道路漫长曲折,脑子里装着历史的变迁、家族的兴衰、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人生的遭遇,故事多得讲不完。这种人,他写作,必定会倾向于选择小说这种文体,而且认为最适合他发挥的是长篇小说。长篇小说这种体裁,能够展开宏伟的主题,表现时代感历史感比较强的题材。【3】其次是人文时代环境和个人性格、知识结构因素。唐宋以诗词为创作主流,元以戏曲闻名,明清以言情小说著称,民国时期白话小说、自由诗、杂文散文全面开花。% c; ?, }4 w7 X9 j0 a
6 x) _! F: ^0 S5 p$ {
/ h% q }7 y9 P0 i- [& { a7 \
. d4 s5 R1 |. D& [1 g* z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作者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文体时,也会受到人文时代环境的局限。说得通俗一点,社会不提倡、不流行的,一般人就不会去刻意追求,因为人的天性就是从众心理,没有勇气去当另类的人物。这大概也是什么时代出什么样的人才的一个原因吧。! }3 z% T+ o! W' k" N, ^8 a
7 Z C) Y& Q; o: w F1 ]8 r3 S4 | 9 ]9 o6 o( [- {$ p
6 E4 B& b' F* H现在,我们的文化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文化的多元,必定开拓了写作的视野,也丰富了写作的文体选择。随着自己在写作上的成长,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文体,是无法回避的选择。喜欢和擅长写诗歌的人,应以写诗歌为主;喜欢和擅长写杂文、评论、议论文的人,就不必花大量精力去学习写小说;当然,有的人能掌握多种文体的写作,选择性就比较大。+ X3 u0 C0 q, q2 F
7 |1 T- ~* @: d- P7 H2 ?+ |
c% \/ k- a! b# m1 J, ^" ], u: I$ u( ]& q7 C0 a* {! D4 ~
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文体,目的是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发挥得更好,写出自己的好作品来。这实际上也是顺其自然、对自己潜在的创作能力的科学配置。对我今天讲的问题,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或许会觉得还不到时候,还不沾边,但深入下去,是必须面对了。谢谢大家。文/徐家德( c/ W/ X1 L% f0 S0 S
- U$ j: j4 u' X) h" }6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