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客观公正、论证翔实、严密等是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基本原则。总体来说,毕业论文在写作时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9 ?( @' X6 s/ ?8 M! Y0 S
3 J% S: w+ k1 A' \# @4 r! q1 F1.理论客观,具有独创性: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2 s$ q. Y& E, R* F1 x' N
( I5 w! v( `2 _% @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所用论据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l2 O& B _% q# C0 }+ c
- d8 A$ n2 }& w) e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天衣无缝。
/ I C& }1 \ x& L' Y3 |2 n
3 A2 x' r3 T! X/ s; _. D4.体式明确,标注规范: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求规范得体。9 @9 d. ~* u! J8 m9 c3 m3 ^
( r) D" p! R! Q; Y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因此,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0 j1 n# `1 r, H
( p7 Y* w3 j1 y3 O
* M& t( {8 F0 R `大学毕业论文病文(一)! a. M! {. N! l0 i U
1 F+ y6 p/ o+ y1 Y0 C9 R% Y病文案例
7 B0 i$ @0 a; `" j0 W; s% t
6 v4 z U" T. `) C- x9 a多功能数字显示仪的设计
. [- C( R3 `% F$ z2 w) |一、前言
3 L) `" I" E- r! z, N. `MCS一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是INTEL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新一代单片机。单片机通常人们称之为“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ter)”实际上就是“埋葬在单个芯片内的计算机”,即把构成基本微机系统的全部或绝大多数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因此,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可靠性高、使用灵活、价格低廉等优点。 为了进一步推动单片机的推广应用,针对传统的指针式显示仪表反应慢,读数不直观,误差大,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设计了一台多路、多功能数字显示仪表。本仪表以MCS一51系列8031芯片为核心,加了少量接口电路芯片,构成了一台智能化的多路多功能显示仪器。
1 j. W2 y: E+ h; Y二、使用说明(略)
0 k. w0 C k6 }* j6 `8 p( H# Y三、电路组成及原理说明(略)& `- Q1 ?9 D$ w- |) n9 }, i7 y
四、结束语+ m! t1 f$ D4 V/ h( I# V
本仪器经过实际应用,功能已完全达到了设计的指标要求。它使传统的指针式仪表很容易地实现数字显示,并且有多路输入选择的功能,特别是仅用极低的成本实现了显示仪表的智能化,在生产上具有重要使用价值。而且再适当增加一些接口,输入路数还可大幅度地增加。4 e/ ^3 Y; P( u
尽管经过精心设计,一台廉价实用的数显仪表已经诞生,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已经把单片机功能充分利用,实际上我们仅仅是发挥了它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 P2 z+ ~3 n" w
" ^( l. K. N5 \/ G1 R$ B6 H点评与分析
/ S% P- v" Y! h7 B
# l; C% B# N m8 Y- c- w这篇毕业设计存在着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Q5 }; B u+ [
一、从结构上看逻辑混乱,应先说明电路组成及原理问题,再说明使用问题,也就是二、三部分互换。& e+ ?2 D; Y* [1 i
二、内容不具体不完备,如单片机发挥什么作用、多功能数字显示仪具有什么特点和功能等这些重要内容都未逐一说明,使此份毕业设计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参考范文暂无内容
* f7 H1 p3 t8 d1 [7 q0 d. @9 p8 u4 Z% K! k! L
大学毕业论文病文(二)
- Z& A% C2 @+ H; k8 N$ @* X3 d2 |0 h4 f, a0 u8 Y
病文案例 ( N6 i/ Y( ^0 T5 l; o
: i+ x; w. i8 n5 h7 Q,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原因 K V0 a& X- V9 Y& O' H8 A# g7 u; R
2012级 ×××+ s. s7 T" S0 m7 K# |
内容摘要:3 R; p1 [7 r1 C! K( h$ ]4 V
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价上涨,有的因物价轮番上涨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改革的停滞、挫折乃至失败。在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两位数的通货膨胀也随着发生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严重障碍。20年改革,3次膨胀,3次紧缩。近年来,通货膨胀持续上升,1988年物价上涨突破两位数。通货膨胀这个经济“幽灵”为未来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蒙上了一层阴影。
! F0 p* q1 }3 ]* ~) _5 n 自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主要经历了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发生在1985—1986年,第二次发生在1988~1989年,第三次发生在1993—1994年,这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有着各自不同的产生原因。
7 r. c+ ]; G* f7 i; u$ r3 U9 f- E (一)1985—1986年,持续膨胀时期
2 ^/ f( M% }0 o$ W 一方面,在长期抑制消费政策之后出现的收入分散化过程必然提高平均消费倾向;另一方面,由收入分散化伴随着预算外资金的增长,因为投资扩张不仅要有资金来源,也日益脱离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控制力之外。因此,进人1984年以后我国立即出现了投资与消费双膨胀的局面。这一时期,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最初是作为前一阶段收人分散化的结果出现的,因此很难确定谁是膨胀的“罪魁祸首”。4 d9 u. B4 B% r$ y
(二)1988—1989年,通货膨胀开始加剧的时期1 X+ g) }( v' K5 N7 Q/ o% F8 M
1988这一年,国民收入较上年增长了11.4 9/6.而零售物价指数、职工工资总额和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较上年增长18.5%、22.1%和27.9%,都是1979年以来最高的。与之相比,财政实际收入再次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财政收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到50%,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收入分散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 y$ C2 l" R% f- }
当时通货膨胀的主要症状有:物价持续上涨;货币发行量增长大大超过社会总产值的增长,引起货币贬值;总需求增长持续超过总供给,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缺口持续扩大。
! X2 `) R9 e2 m5 ~' s0 G (三)1993一1994年,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来临/ O6 a8 W2 G' l0 w$ x
1993年1~5月中,零售物价比上年同期上升10.5%,各月升幅分别为8.7%、8.4%、10.2%、10.9%和12.5%,呈明显的逐月攀升之势。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物价上涨相比,这次通货膨胀有一些比货币投放过多更为特殊和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投资规模过大,价格改革的力度加大,汇率下跌。, a# n3 ^' `; R: a/ b9 n5 h
对于我国近年来的改革而言,同其他改变传统的中央集中计划经济模式、谋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无一例外地遇到通货膨胀的挑战,区别只在发生的先后顺序、持续的时间长短以及严重程度不同而已,但从总体上看都具有改革时期通货膨胀的特点。
% M/ d( B) ] s首先,是改革使隐性通货膨胀公开化;
; _, t* ~) d! }0 {2 Q其次,是金融改革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不配套助长了货币扩张;再次,改革的缺陷为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
( ^& y3 J6 X5 }+ R- |最后,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摩擦、矛盾和漏洞助长了通货膨胀的发展。
/ Z4 X- C; W1 r7 K 我国改革以来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点:
* m: c5 N% D3 p 一是货币供应超经济增长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多的原因,一个是低效率下的高投资率,一个是金融体制有问题。二是社会总需求膨胀是引起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货币供应超过经济增长本身还无法形成通货膨胀,它只为通货膨胀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只有持币购买时,才会使通货膨胀由可能变为现实。# v5 m i Y) q3 t3 a1 f6 S
三是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4 f! f: m4 @, `
四是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价格体制改革是通货膨胀产生的历史性原因。
6 B. [; f4 u7 z* k; S1 v 五是产业结构不平衡是引起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 c2 t$ ~( i6 ^7 k6 c) m6 b
近年来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很有害。近几年的通货膨胀,带
1 h7 {% N7 N7 X: @来了下列问题:3 I# k8 x. e1 R, X( y" E; K/ R
(1)通货膨胀扩大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打击了农业生产,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由于农业生产资料连年涨价,使种田成本剧增,种粮的经济效益很低,农民收人增长率连续6年低于城市职工的收入增长率。
" u9 s1 G6 g' Q' Y- a. S* }& U (2)通货膨胀削弱了人民购买力,造成工业消费品滞销、积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4年比1993年增长31.2%,但扣除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24.1%后,仅增长7.1%。/ ?( f$ o: p( d+ r5 h, U4 z) ^0 D0 {
(3)通货膨胀将使贫富差异扩大。在商品涨价中获利的约有一千万人左右。此外,还有一部分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海”,有一部分人有第二职业,他们的收入增加大于生活费支出。
8 J* c4 v: D, l0 g! y (4)通货膨胀带来价格信号失真,使经济秩序发生紊乱。. x7 B2 _7 \) t
(5)通货膨胀造成社会分配不公。3 @2 U( L- Y1 E% \9 n( R
(6)通货膨胀给金融业带来严重风险。严重的通货膨胀必然造成对一些如房地产、股票等的过度投机,造成泡沫经济,而这种泡沫经济造成虚假繁荣。泡沫破灭后,造成企业和金融业的大量破产,我国金融业已深受其害。: z: u2 B; t) W/ V( J
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而不能重走过去紧缩信贷一治理整顿一物价回落一通货膨胀一再紧缩一再治理的循环怪圈。宏观对策有:
5 w, v) b; `1 C (1)建立和完善规范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
& s( G3 s) K! f! N( n (2)完善存款准备金政策。
" @# d; R3 t/ k- n (3)实行公开市场业务,控制货币供应量。0 p0 e7 q& @; |
(4)开展再贴现业务。* h/ A/ L/ f7 u7 |' Q [3 O j' ^& Q
(5)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步伐,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中小企业股份制、合作制改造等,银行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 Q! J+ u" X7 a+ T. ^% ?7 |; k(6)中央银行加大监管力度和范围,解决农村资金“农转非”问题。治理通货膨胀的具体措施可以有以下几条:
: m+ t$ ?' G3 Z; M( G" W5 @ (1)调整利率的措施虽出台过晚、幅度过小,但其正向作用应肯定。
: J0 ]6 N& C) ~$ ^6 I/ X; n) U (2)应探讨发行3到6个月的短期政府债券的可能性。这可以缓解政府财政赤字,减少透支,更重要的是为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控货币创造条件。: ~2 J. q/ A4 _5 B/ F. t
(3)强化税收征管,建设税收流失。6 C3 {9 Y, K1 h$ x+ l: \ R
(4)适当抑制非生产性投资。
! Y+ w6 p3 d: Y& o- s; A (5)拓宽居民投资渠道。) z( R/ @3 H5 A% X+ G/ R! U" Q
(6)进一步整顿金融秩序。
4 h1 G j( C; t9 z1 b (7)结合“复关”谈判,适当增加进口。
5 N! n5 x/ F) n: J: [* n" w& o (8)通过国家外汇储备的吞吐,对外汇市场进行适当的调节,减少汇率过度波动。
2 n0 Q; g/ P4 @# c (9)加强对公用事业价格的监管,必要时实施最高限价制度,防止某些部门利用垄断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
9 Q+ `9 b& [, x (正文略)# P1 A" b) H/ |5 F- w
参考文献(略)7 R1 P- i! k0 ~1 G# Y
9 { {! L% @' F2 ]点评与分析
( K! w8 [6 m4 J e! [8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