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报告是用书面语言表达调查研究结果的文种。人们在对某一问题、某一事件、某一工作、某一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将获得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本质找出规律,然后写成书面报告,就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实实领导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H$ g7 V2 b" i! l
& R+ }) L. n @- p7 P* g/ X1 p调查报告的种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划分。依据调查的范围、要求不同,可分为综合调查报告和专题调查报告。综合调查报告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调查,把调查获得的材料分析、综合整理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写成的,如毛泽东同志所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专题调查报告是就一个问题、一项工作或一个调查对象进行专门调查,然后写成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按作用和内容区分,大致有以下几种:
( s# A, v7 D, V7 g ?. ]4 k, Y1 m% N0 x- a8 ^
一是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的内容比较广泛、全面,能够系统地反映社会或自然界一些方面的基本情况。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为领导机关正确估计形势和判断情况,制定某方面的方针、政策提供资料和依据。
~) P# U+ p( ` N) X9 \$ w: w8 `6 h: L
二是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或用于总结先进典型的经验,介绍其产生背景、思想基础,具体做法和实际效果等;或用于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风貌、阐明新事物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其成长规律和发展方向。其主要作用是树立典型,推动指导面上的工作,促进新生事物的迅速成长。8 Z7 u$ s" v& I" {. B* T
% W" A% B1 F. J9 |6 Z9 w2 x三是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或用于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错误和不良倾向;或用于澄清悬而未决问题的是非曲直。其主要作用是用充分的事实,证明某一问题的确实存在,弄清严重程度,并揭露其实质和危害,分析其原因,以引起社会或有关方面的注意和重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0 f3 b7 G3 R, \
( ^4 `6 Q! k. {% @7 e四是查证或核实性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在对某种情况和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初步线索之后,为彻底弄清事实真相而写的。它的作用主要是为领导处理某种事情和解决某个问题提供事实依据。
; p: h$ L8 y3 d- W9 p+ Q! C7 a$ \( w
二、搞好调查研究,详细地占有材料和科学地分析材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调查研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必须明确主要调查什么问题,通过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确定调查的范围。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再订出调查纲目,这样能使调查研究按明确的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否则,目的不明确,就可能是盲人采花,瞎抓一把。在实施调查时,要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和方法,如开调查会,进行现场观察与采访,找个别人谈话,听领导介绍情况,查阅各种资料,等等。为了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调查要具体,要深入,有时需反复多次,进行多方位的立体调查,以求正确把握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等种种情况,避免片面性。在调查中所收集的材料是丰富的,但是,并不能把它们全部写进调查报告,必须对这些材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和归纳,围绕主题来选择和使用。一要善于使用典型材料说明主题。所谓典型材料,就是那种有代表性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二要善于运用统计数字说明主题。准确无误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恰到好处地运用统计数据,可以增强调查报告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从而达到直接明白的说明主题的效果,三要善于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材料,以便能够完满地表现主题。) W! L/ \' c" H9 @! V
" \: o: v$ J0 f( t; Y7 C4 V
调查报告的内容千差万别,调查的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其结构和写法,还是大体一致的。$ P ~- }, F* m/ m6 q4 Q5 P
* {6 U1 F9 H! S. j U* z; k
(一)标题。通常有两种写法:
$ @ F: O8 [7 w9 Z x0 w8 c. K! I: S
1、只有正标题的形式。这种形式,又有两种写法:或者采用公文标题写法,直接写明关于什么问题的调查报告,如《关于某市畜牧局对所属奶牛场实行责任制的调查报告》、《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材料的调查报告》等;或者是用该文的主要观点作标题,如《一个艰苦奋斗的好班子》、《温州农村商品经济为什么发展快》等。; ] y9 G, r2 @4 _9 \
/ p+ ^. Y! u1 f8 q: c& T
2、正副标题形式。正标题是全文的主要内容或中心观点的概括与说明,副标题补充交代调查对象或调查内容。并标明文种,例如,《民兵工作一定要适应四化建设—关于当前民兵工作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提高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同志的调查报告》等。: q$ G0 W$ d8 t B, R
( Q, b0 Z5 S" ?( ~+ W调查报告的标题,除了和其他公文一样必须醒目外,还要求具有观点突出、生动活泼的特点,以便于读者见题明义。
2 C) `3 Y. f5 H1 i/ C, N* c3 G3 s) F* v% x
(二)前言或开头) k. K2 U/ C0 K. v
+ D$ _( A5 J7 R标题之下、正文之前的一段没有标题或数码的文字,就是调查报告的前言(开头)。主要概括地介绍调查对象、调查情况、全文的重点,为理解全文打下基础。常见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Z8 e+ o9 h$ }, O. b& [7 ]$ \0 o$ F
* B! e" @" Y' I. F9 ^1、概述式。用叙述的方法,概括地写出调查报告的基本情况、问题、目的、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7 [! f' I( @# U+ s( `
' @' Z0 e3 \! @, K# R, e2、结论式。先写调查结论,然后分别叙述调查的内容。# M) d. Z6 N) S' @! Q V6 Y% V
; h, q0 |1 a: _3、说明式。先简要说明所述对象的基本情况、背景情况,再叙述主题和其他有关材料。 `. @' f1 j0 v5 W1 h: A3 ^
0 G: Y1 q# E) c# C6 V; x3 H9 k4、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7 x) U# q6 J% ?
. c# V; `$ k+ ]
5、问答式。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把调查结果和基本经验,加以概括介绍。$ B( |$ D9 i8 @- e: S
2 `. b4 v! p$ [+ S6 M' W; p无论哪一种导语,都要做到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明快朴实,扣紧主题,适合主体部分的需要。写前言部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文章好看,而是为了给人一个总的印象,让读者知道这个调查是怎么做的,这个调查解决了什么问题。% y1 {% l$ X: A3 ^# A
6 G) \3 B: G- }9 P9 h: w
(三)正文的主体部分; V( V' p% l" z2 Y( B
! J2 o3 G) D" f: \& |% L8 d
调查报告正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丰富的事实材料、中心思想和有关观点,以及作者分析和评价等,内容多、文字长。如何安排好这部分的层次结构,是写好调查报告的首要问题。调查报告正文主体部分的结构大体上有以下几种:9 }+ I" T7 n! I" d4 f
5 |+ \5 B2 ^3 m- V j1 y0 k& d1、横式结构。把调查得来的情况、经验、问题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按其内在逻辑联系,分成几个部分并列排开,紧紧围绕全文的中心,分别加以叙述说明,或冠以小标题,或加以序码。
: x9 \ [: ?* w) s }) q* i! u$ x: d( t5 C1 i8 L7 w& |6 l
2、纵式结构。根据事件发展过程的先后次序或按调查的顺序,安排结构层次。它可以列出几个小标题或以序码表示,每一个小标题都表明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也可以按时间顺序一气呵成。
7 g/ j. h# Y) j& z3 Z' N) a/ Z7 n* F5 @$ L
3、综合式结构。也叫纵横式结构,纵横兼而有之,互相穿插组织安排内容。在写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时往往采用这种结构,先按时间的顺序介绍经验产生的前因后果,然后再将经验并列为几个部分加以说明。在事物较复杂,内容较多时,通常采用纵、横结合的结构形式写调查报告。6 U) h" |4 g/ a" }4 ]5 @3 ^
9 B3 y c0 k) k- q8 ?% x- Q4、逐点式结构。有时,调查人围绕一个主题,调查了若干对象,每个对象提供的情况或经验教训各有其特点,为了充分反映调查的结果,可以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分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来写,逐一说明调查所得的各种情况。
- V+ {3 N! _$ p5 j3 s+ r% [* A: i' u; e+ _0 }& t, j7 h
不管是采用哪种结构形式,都必须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最常见的有三种方法:一是先叙后议。即先摆事实,着力叙述事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再扼要地归纳认识得出结论。二是夹叙夹议。即一边叙述交待调查的事实情况,一边进行必要的议论,观点与材料渗透在一起。三是印证说明,即先提出观点和看法,再摆事实加以印证。
9 O$ t9 J$ N, X1 y" D$ z& Z& K D2 p) V( z. S6 V1 D0 t* V) D
(四)结尾
, n; s ~1 ?& W4 m" Y; k ~) _" M* ?. F, Y$ m
调查报告的结尾,也有多种多样的写法。从形式上看,有三种情况:无结束语;有个简短的结束语;有比较长的结束语。从内容上区分,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9 h, x7 ]8 \. _
! D6 u* C. h2 ^% a, D. R+ t
1、概括地说明全篇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深思,增强调查报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r( O" B( G" i* F4 Y: {) h
- P" e# M9 W3 r, y9 R( P2、由点到面,作出展望,指出方向,从更高的角度、更广阔的背景上说明主题,说明所调查问题的实际的普遍的意义,让读者知道所调查事项的发展趋势。
( A2 o6 j' q0 z
( g0 j8 F3 V+ R0 Z# A, w9 C8 w" k* M* E3、对调查的情况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措施、意见和建议。. l' Y% |. z# {; E8 c- e/ n2 S" U* U# L
7 }# @0 H2 P/ ?$ e
4、用具有号召性、鼓舞性的语句结尾,给人以信心、鼓舞和力量。. p6 i. g) D# }2 X# F7 S& O+ I: q' Y% A
/ x$ d) J% W' I- l) T0 }) G三、调查报告拟写的要求:1 S. F `8 }+ I; P: C
# Q' Q3 i% B* D$ F
简析一篇调查报告/ \$ T o# O1 a& M6 Z3 Z
- c0 K" e, b5 j" o! j0 V9 t2 ]% J. j* }: F《游客盼望整顿“一日五游”(原载《北京日报》 1993年5月7日第8版)》
* N6 H3 X+ q- Y4 ?, }1 ^9 [$ t! I) h2 L5 k
整顿“一日五游”秩序早已引起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1 | X+ K% z7 f7 k
; _9 N9 |$ I0 {, @% V& b
本文是该报接到群众来信投诉后,派记者到八达岭长城调查后写成的,是一个典型的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在写法上有以下特点:' x! Q$ O! c/ B8 b) S
# ^% \) Y' R' Z
标题直接揭示中心内容。“游客盼望整顿”‘一日五游’,十个字直接点明了调查结论,简洁、醒目、集中。- x# w: F- j3 J6 X
! I4 ^6 v( u( L* ~# `- r1 N开头简练,吸引力强。本文前言用了一个自然段提出了问题。当记者采访问到“一日五游”事宜时,游客基本上是去时“一问三不知”,回来后惊呼“上当、受骗”。文字不多,耐人寻味,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看一看是如何“上当、受骗”的。/ z; ?6 z+ {# e' n
7 N: E, D4 o. m, f0 B! Q6 G结构层次清楚,内容井然有序。为了说明为什么游客盼望整顿“一日五游”,作者按照游客一不知是不是坐黑车而来,二不知要游哪些景点,三不知要多少花费,四是慕名而来、最后挨宰的顺序安排层次段落,既提出了整顿理由,又水到渠成地做出清理“一日五游”黑车、整顿景点的旅游秩序势在必行的结论。全文结构严谨,顺理成章,逻辑性强。
- e/ J. k& a( e/ e9 w. x% F" d8 y; Y# X
材料真实可信,语言通俗、生动。作者在调查中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从本文的材料使用可见一斑。文中大都采用游客的对话形式反映事实,比较典型的有:一对带小孩的夫妇,一对旅行结婚的夫妇,一对山西来的父女等。显得朴实无化,真实可信。该文语言也很有特色,如“花了近200元,还没当上‘好汉’”,“只好在车上望长城兴叹”,“旅游车能载客,亦能‘宰’客”,“开始不讲价钱,最后敲竹杠”,“一个个景点玩下来,钱包就被掏空了”等语言,形象生动,自然流畅。总之,该篇调查报告文字不长,但写得生动活泼。
* \9 ^3 `3 l$ `1 s9 t9 {& I$ H* G: D) |) ^. X
(注:本文作者:湖南刘朝晖。文无定法。本文根据作者在机关干部“双争”培训班的讲稿整理而成。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文雄有一篇在办公室系统流传甚广的讲稿“文如其人”,专门谈了文章的写作,是经典之论。双争指“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