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人用人和班子调整比较频繁的换届工作之中,如何“不让老实人吃亏”,是组织部门面临的新考验。- s3 S' p, a# P6 C" i F1 s5 h* |. C9 p5 D
3 s- J. v3 [- X9 `" t
作为选人用人的组织部门,坚持公道正派、用人唯贤是根本标准,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是体现水平,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才能竞相迸发,共同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奉献才智是最终目的。不让老实人吃亏,组织部门要坚持心到、眼到、耳到,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 X! o3 V* L& \ b9 P& l% B; C2 @, f, N7 L; {( n
所谓心到,就是要有一颗公心。做事情、评价人都要站在党和事业的高度,站在三个“有利于”的高度。凡事出以公心,才会不失辨别力。要有开阔的心胸,将能干事、想干事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放心给位、放心给权;要有惜才的爱心,对那些长期在艰苦的环境和岗位上工作的干部给予公正的评价和待遇,对做出了实实在在成绩的要大力举荐,合理给位、合理给权。
9 c- }% M2 v* \/ A6 n- S" t8 v% s# y$ l% X
所谓眼到,就是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识别哪些是老实人,哪些是钻营之辈。老实人往往不喜欢早请示、晚汇报,只顾埋头做事,不善声张“造事”,他们清正自守,或许人缘不广,他们“不会来事”,或许不讨领导喜欢,引不起很多人的关注,但他们对本职工作却尽职尽责、恪尽职守,这样的老实人是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时应该多予关注的对象。而那些钻营之辈把心思多半用在钻营上,最会投人所好,邀功请赏。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除了要发现那些能做事也会表达的干部,还要发现那些能做事却不会表达的干部,将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才尽其用。
6 {+ F1 F2 W+ z3 z3 ^, s) Y' Y1 h( M5 S' m) J6 O8 K
所谓耳到,就是要善于倾听。作为选人用人的组织部门,要保证能够听得到听得进方方面面的意见,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因为有了钻营之辈,因为有了不老实之人,所以我们身边的声音可能不会很纯净。如果我们有一双善于倾听基层声音的耳朵,有一种辨别各种声音的能力,我们在选人用人上就会多一份清醒。+ k9 r. c$ L& c. ?
* f/ N+ _( |( v! |8 m0 q. T
“不让老实人吃亏”是一种用人导向,为的是引导各级干部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积极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时,时时牢记、处处坚持心到、眼到、耳到,就能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推动群众推选、民主测评、竞争上岗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推动用最适合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保证选人用人的准确,保证让能干事、会干事的老实人都有岗有责、有名有位,能够身心愉快地服务“三个文明”建设,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贡献才智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