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公务员热”的温度高升不降,考生们也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于是,千军万马开始挤上这座叫“公务员考试”的桥。而在费尽心力通过笔试后,还有一座叫“面试”的大山横在眼前,如何才能更顺利地到达终点呢?
. a5 a& t, U' W! J% m: h1 F 拿破仑・希尔说过:心态是命运的控制塔,心态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等待面试的考生们: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面试成功,相反,如果在面试时让负面心态占据上风,会很容易令考生功败垂成。 / `) n2 k, b6 {$ S0 p, U) p5 n( e
( D8 V" n* O' K2 }" N; G) Z: z
一、盲目紧张,缺乏自信 - i w; s7 c" I! ?6 G/ G
面试作为公务员考试的最后考核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如此,很多考生会比笔试时更加紧张。当然,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对最终考试结果的过度期待。二是把考官看得过于威严,一想到与其交流就感到紧张。三是对答题规律、技巧等缺乏认识,担心抽到自己不擅长的题目。其实,考生的这些顾虑源于自己的不自信,即对自我效能感的过低评价。当然,一般中等程度的紧张可以帮助考生发挥到最佳状态,但过度的紧张则会错失机会。 ; z3 l1 b, Z, H/ A
面对压力,除了全力以赴做好备考工作以外,还需要逐步适应压力,调整并摆正心态。当我们意识到压力难以负荷时就应该适当地给自己解压。先要放低对考试的期望值,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公务员考试对我们来说毕竟只是人生的一个机会,而不是全部机会。我们要意识到面对机会,全力争取是对的,而失去这个机会也不代表以后就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e9 L0 h' M! Q
如果是因为害怕面试官而引发的紧张,可以在回答问题时,尽量避免直视考官的眼睛,盯着他的嘴部,将自己的语速放慢,给大脑足够的思考时间。当然,你要尝试着对面试官微笑,这样做一方面是给自己增加信心,另一方面让面试官感觉到你的自信和阳光。 2 ? K8 [7 k! _/ U' a( X
' @' R$ p+ R, f: U w
二、追求完美,焦躁不安
" @+ B9 H+ v: T8 \$ h! w 考生总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问题想得既周到又全面,这是不现实的。其实,只要能够真实、准确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考官就是一种胜利。还有很多考生会莫名其妙地焦虑起来,导致担心自己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毫无逻辑可言。 - D% S% Z/ w: V2 J# _) h' k
有这种状况时就要靠备战时的多次练习来弥补。在面试模拟时,考生会因为思想角度单一导致语言混乱甚至无话可说,这也是进行模拟的目的――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在练习时,要为自己创造面对陌生人解答的场景,而不是自言自语。通过多次的练习建立一种对陌生环境尽快适应的联结,更有助于考生面对真实的考试场景。 & t: o3 j5 k. ]# r+ [9 q' C
在考试时,考生也可以使用“场面替换假设法”,即把紧张的场面想象成轻松的场面,把失败的情景想象为成功的情景,把面试考官设想为自己心里能接受的倾诉者,把陌生的环境设想为熟悉的环境等。当然,这些看似简单的做法也需要考生在考试前不断地练习、研磨。 0 q& G7 c+ K, A- B7 ^9 g+ U( h6 m
3 s/ ^* M5 C* h8 t3 M2 L 三、死记硬背,千篇一律
?0 N# w. `1 I9 F- ~$ g4 t 在准备公务员面试的过程中,很多考生都认为练习和复习面试技巧的意义不大,而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死记往年面试真题的答案上。还有很多考生在面试前会参加专门的培训班,这对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很有帮助,但如果考生不会活学活用,只是死记硬背,硬套答题“模板”,在看到题目时就拿“模板”去套答案,这样做反而把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答案都抛弃了。更糟糕的是,如果考场心里一急,答案与“模板”不能很吻合,为了让回答丰富些,再加上自己的思路,很容易把自己的回答弄得不伦不类,让考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得高分就难了。 % g2 h" p) f/ U: S8 I$ S
无论公务员的职务有多抢手,考试又有多严峻,只要考生摆好心态,纵使没成功,也是一种锻炼,为下一次的努力积攒了经验。 (摘自《青年心理》) * Z' p) I1 F O9 x$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