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写作是一项复杂精细、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要写好文书只有规律可循而没有捷径可走。有的写作专家把写好文书总结为六个字:兴趣、勤奋、悟性。兴趣是指一定要热爱写作,这是最好的老师;勤奋就是下真功夫,靠毅力和恒心攻坚克难,锤炼写作技能;悟性就是善于总结思考,写一份文件就有一分收获、一分进步、一分提高。文书写作是代机关立言,就写作过程讲提高文书写作能力需要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机关领导要重视机关人员的写作能力培养,并为之创造必要的条件;一是机关干部要奋发努力,坚持不懈地磨砺提高。不论组织引导还是个人努力,都应着重把握和坚持以下几点:
, y) s# p" u. U# P( K# d m
. c% T+ l* X; N$ M' F' v# l# c% t 一要重视提高理论素养。文书的主题从来都是蕴含政治性的,因此,写文书首要的不是技巧问题,而是要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有的机关人员写的文书之所以不合领导口味主要是“站位”不高,视野不够开阔,认识问题缺乏深度,思维谋略不能与领导同步,说到底是理论思维能力不强。因此,机关干部切不可忽视文书的政治性,不可忽视理论素养的提高,一定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除了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认真学习时事政治和上级指示外,还要坚持学习法律法令和条令条例。特别是历届党的代表大会的主题报告,因其具有极高的思想理论水平而堪称文书的经典,机关干部应该反复研读,深入揣摩,领悟其写作要诀。( c: U4 T' X) z5 T1 J( ?
/ B, T: O. G8 u- D, Z' n
二要熟练掌握各类文书的写作特点和规律。机关文书虽然都属实用文体,但每一种文书的写法和要求不尽相同,执笔者只有按照不同文种的具体要求撰写才能写什么像什么,否则写出的文书就会不伦不类。《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党政机关的公文种类及每个文种的功用都作了明确规定,一些机关公文写作专著对每种文书的写法也有系统论述并附有范文。机关干部应在掌握宏观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有关文书写作的专著、教材和文章,系统地了解、掌握公文种类、公文格式、行文规则以及公文起草、审批、传送、管理的基本知识,准确地把握每一文种的写作特点和要领。
/ o9 F- ~1 f# Q7 b6 U) G- M- x8 C0 g' N7 q4 u' F6 I/ X: @3 w
三要在掌握情况、占有材料上下功夫。机关文书最讲究客观真实,如果没有丰富的材料,文书写作者即便有高超的写作技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样才能充分占有材料?我认为办法有三:一要注意平时积累。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机关干部要自觉培养积累资料的习惯,对上级下发的文件和内部刊物要注意阅读,对本级领导的工作动态要注意掌握,对属地各类重要情况要注意收集,并分类建立自己的资料档案。二要注意从基层摄取。有的同志之所以拿起笔来找不 到灵感、觉得没啥可写,主要是由于脱离了基层实际、缺乏必备的材料。因此,机关干部要经常深入社区、车间、田间地头、施工现场,与群众沟通,听取他们的心声。有时群众的三言两语会使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三要注意临时挖掘。受命写作往往不能依靠现有资料完成初稿,特别是较大课题的写作,在动笔前必须围绕相关问题深入调研,尽最大努力挖掘可供写作的最新材料,这样才能保证行文中选材用材的需要。
2 u5 G: F( R0 `. Q) T( k& u9 I
" x% L; ?3 n5 F6 i 四要多学一些相关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