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六,现已八十一岁的老岳父年被接到我家过年了。正月初二,胡姨的女婿从江苏昆山回老家后专程向我岳父拜年,给我带来了一本他订阅的今年一月下半月的《领导科学》杂志,并高兴地告知上面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副职间如何优化共事环境?》,有三千多字,并将标题在封面上推荐。我感到十分惊喜,这篇文章是我1987年担任西洞庭农场副场长时写的。当时,自己年轻且没有资历,写后不敢向报刊投稿。前年,我看到原稿,感到并不过时,本着试一试的态度,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领导科学》杂志,没想到竟在今年发表了。文字没有删改,只加了三个大标题。1987年写的文章,26年后得以发表,这是始料不及的,这里给我一些启示:
7 Y0 i0 R4 l+ r9 K7 X
( W5 V9 }6 s: h1 ~( q+ H) @理论来于实践。文章的立意、观点,都是我从实践中来的亲身体会,也符合当时我的身份,自然比较贴近实际,具有较强针对性。理论来自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一般来说,也是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感谢《领导科学》杂志的编辑!
& g; n' Z8 M) x( w. W
5 R, D! {8 H- r! J+ r2 a* j `贵在锲而不舍。由于我学历不高,没有文凭,起点不高,担任副处级领导干部时已有了三十四岁。个人经历和知识的缺陷,逼起自己学习钻研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当时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作了不少学习笔记,也写了一些心得体会一类的文章。如果一直坚持下来,锲而不舍地深入研究,也许在领导科学方面会有更多的成果。
; f& k4 ~1 m+ K3 {6 t" P9 G* l- H: w
注重学习总结。我担任过地委办秘书科长、农场副场长、乡镇企业局长,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政协秘书长、副主席,虽没有作出重要贡献,但在每个岗位上都能得心应手,获得好评,一个重要体会是注重学习、注重积累,注重总结。在学习总结中得到提高。由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但在这方面,我还做得很不够。 k7 C3 @' Q6 ]' Z* D9 i. i
" u/ w1 u" P8 K. E6 Z始终保持热情。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记得周恩来总理在四届人大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传达了毛主席的教导:“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现在重温主席教导,倍感亲切。我没有别的能耐,但参加工作四十余年来,不管工作难易、无论顺境逆境、不管什么岗位,我都始终充满激情,保持那么一种精气神。我在这一点上,还是值得肯定的。2 M) t8 e6 @$ C9 z/ `8 W( t! l
9 M: Q; w$ B5 }# K0 f
来自老百姓,又归于老百姓。写下这点启示,恳请博友老师指教,也望年轻同志参考。作者:张新民
8 M+ |3 J8 e+ t9 c9 R
* l, p: T+ b" o) U# ]9 s.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