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络报道,某市府办因为工作人员粗心大意,致使在关于中秋节放假的通知的结尾处竟出现“端午节”,尽管第二天便及时作出了更正,但刚刚上任才一个多月的办公室主任仍然被停职反省,综合科长、副科长等三人被免职。有好事者甚至将此事直接概纳为现代典故“端午罢官”,大有让其“名垂青史”之意。
9 W" [6 L) g0 L2 v* q( _
, Z& @$ G I. w9 o* P) V4 s 戈贝也做了几年的文字秘书,这件事在网络一边倒的重压之下,没敢发出半点声响,但始终未曾停止思考。现在事情渐渐被人们淡忘的时候,拿出来站在文字秘书的角度说一说私心话,不至于被人拍到地下永世不得翻身。 $ y% r0 w4 P/ R6 t
" H* h* a, O3 S3 | J 作为搞文字秘书的人,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失误,应当被问责,但问责面之大、问责之重和问责之后高度保持一致的舆论,着实让我这个置身事外的文字秘书也有些承受不起,颇不是滋味。
C0 C% ~8 A( _! T 2 U" P. k/ h$ p3 L. Q% o
谁能保证长期做文字工作不出错,请举手。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犯错不可怕,改了还是好同志。文字秘书每天无时不刻跟文字打交道,起得比鸡早、睡得比小姐晚,看得头晕脑胀,写到头发落、脊背驼,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出现失误再所难免。央视播音员够专业的吧,人们可以理解同时规定也允许他们在一定比例内出错;人民日报够严肃吧,人们可以理解同时规定也允许他们在一定比例内出错;中小学教材够事关长远吧,人们可以理解同时规定也允许他们在一定比例内出错,其它书籍就更不用说了,无错不成书嘛。正所谓,言多必失,事多必错。当然,如果文字秘书们都奉行: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如果有错坚决不做,失误倒是没有了,你能接受吗?戈贝并非主张文字秘书工作辛苦就可以理所应当的错,只是想让大家客观的看待出错这种现象。 2 }4 m4 t/ D8 E& r2 n# c
: [, G& G2 A+ J% G4 D+ J1 j- a- w! ] 谁能在这个岗位上坦然接受错三个字就免职,请举手。这是一个假设的前提,你如果身处这样的环境,做同样的工作,你觉得这样对你公正公平吗?文字秘书面对文字就如同面对自己的饭碗,谁都想一点差错都没有,谁都想自己炒的这道菜大家都喜欢,你不能因为厨师一次炒菜少放了盐就让他去洗碗吧,你不能因为一次撞红灯就销了人家的驾驶证吧,你也不能因为你的孩子一次考试不及格就认定他是差等生吧。但凡事情总要有个标准和尺度,“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样的事早已过去了,老秘网市政府办公室错的这三个字只是让大家感观上难以接受,用得着上升到影响到发展环境吗?假如我是投资商,我得反过来思考,这样的环境是适合投资的环境吗?我们要的是制度化设计下的规范问责,而不是所谓的“问责疯暴”!这件事变成如此结局,让戈贝不得不感慨:网络的力量确实强大,大到能把环事转变成好事,也能把好事转变成坏事,还能把不好不坏的事转变成个人认为的事,这让戈贝依稀觉得恐怕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个事! ' F" q& i7 c, M, z$ o, f! @: p. k' e
, H9 U! \# {1 b( q) ] 谁能在如此环境中对这份事业死心踏地,请举手。。
5 a& F: p% N: Y) o7 j $ p7 h; x3 D' c
借用东北那旮瘩本山老师的话:错了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嘛!戈贝以上文字绝对不能保证只错三字,不会有哪路正义之士给俺发一网络通报,免去我的发言资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