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字的得失既牵动人心,又涉及民利。中央领导要求不说过头话,可耳听八方,过头话还是有。过头话有形象价值,但因无法变为有益的行动,负面作用更大。
- m- X/ `* _. L9 N
, X8 o6 c" K$ v# R. G 关于“亲自” ' b+ Q$ N& a' ^! @5 b! V
说某首长参加一个会,接触一下群众或者听一次部下的汇报,往往要加上“亲自”、“亲临”等。这至少是多余,甚至有挑拨领导与群众关系的嫌疑。 # o% s! X' G: H& ?3 t7 O
群众与会、接触上级好像从来不用“亲自”、“亲临”之类的修饰语。还从未听说某农民“亲自”听乡长报告、某士兵“亲临”射击场或某同学“亲自”去食堂吃饭之类的说法。
3 K3 @8 f# Y( ]4 m3 c ! l" m9 t6 e/ Y& n
关于“充分” # @$ M" t0 @ q
说某人干了某事就“充分”体现了对什么的重视等,至少是欠确切。如果什么事都“充分”了,给以后提高执政能力、服务质量留下的空间就太少了。
: i- f2 ?$ v- E, X8 }7 E0 h# @
9 ~* f1 @* w8 l: r 关于“圆满”
6 ~$ m, }+ K) l5 `! g 把一场活动、一场会谈、一场研讨会描述为“圆满成功”,作为客气话还凑合,要当真就至少是不够全面。一件事如真的“圆满”了,怕不少人会面临失业的危机。如学习、研究,内政、外交问题的处理等,无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 @2 Y `* A* {# j! {. w7 m( `0 h
8 @" M/ X( ~3 R" v 关于“进一步” " J. K u. M1 G. F" k
“进一步”多见于一些官员的自我考评,主要是怕领导和群众低估自己的政绩。所以,说加强学习时得说进一步加强,谈提高认识时得说进一步提高。“加强”、“深化”、“扩大”等动词,本来就有“进一步”的涵义,加上“进一步”,不仅降低了这些动词的功能,还暴露出作者的个人考虑可能太多。
% \; ]% ?7 C q0 z4 b5 E! z
8 q: B$ d- l3 d 关于“切实”
# g U9 v: N* j$ ^/ q. Q 一些人办实事下工夫不足,在文字上花力气过多。如,写“落实”不行,还要写成“切实落实”、“认真落实”、“切实认真落实好”,吓得读者不得不怀疑原来说的“落实”是否诚恳。 L0 }9 _7 j6 J: F* a
2 c0 i- m! S- a6 t1 y; j 关于“绝对” # |, \0 z* @: M& T7 d! J) Q$ p
, C5 p; R6 s6 H. A8 m5 b: R
# y# I5 M6 W7 _3 @5 k) H& @
关于排比
/ |5 {/ ~- R8 o9 ^$ W$ N 还有的人特喜欢排比句式,不管内容是否必需,也不管是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都潇潇洒洒一口气堆砌三四个,有时就显得矫情、可笑。 9 h# K5 T' N3 f$ q
简朴是高格调的美。 ' x m8 q9 a' m; }( r% x! ?
(摘自《从未名到未名・李肇星感言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