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公文文种,使用频率高,其写作更直接关系到发文者行文目的是否达到、发文愿望是否得到满足等现实问题。对写好请示,我们有必要了解并力避以下诸多写作禁忌点。
4 s$ I: ~: i) T' D1 w
# b0 `8 \, B" C1 N禁忌一:矛盾上交,不该请示的滥请示
2 J* r7 }$ V1 x' L/ s* b& Y$ _
弊端:请示不当,发文者的工作能力遭到质疑。
9 `( B! f$ E, |! v' q( H& ]4 d1 w6 H' g
措施:行文要慎重,目的要明确。请示是上行文,在发文的必要性上必须慎重考虑,不得轻率。
# B' X: T& d b# t& m$ J+ v
5 o5 ~$ C& F! N5 R" _总体上讲,请示的写作目的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请求上级解决本单位无力解决的问题。在开展某项工作或办理某项事情时,知道该怎么做,也有权去做,但因各种条件的限制,本级机关无力办理或解决,需要上级机关的帮助和支持,这类内容的请示叫求助性请示。二是请求上级解决本单位无权解决的问题。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有了自己的初步打算和方案,本单位也有能力去解决问题,但缺少的是权力,万事俱备,只欠授权,这类内容的请示叫审批性请示。三是请求上级明确或答复某种问题。发文者在具体执行上级的某些方针、政策、任务时对其中政策界限、指示精神等不甚清楚,领会不透,或有不同的理解,或缺少先例,或事关重大,或需要作变通处理,这类内容的请示叫政策性请示。请示的写作就是要向上级要点什么,求助性请示要的是帮助,它可以是钱、是物,也可是人、是技术。审批性请示要的是权限,是批准;而政策性请示,要的是政策,是明确的意见和答复。行文者只有明确了自己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才会有的放矢,请示的写作才会更有针对性。
0 s' R4 s5 f! s; I) W
+ H0 g" M3 c+ G2 X8 Y/ f禁忌二:该请示的不请示,边斩边奏;先斩后奏 p) q$ J$ c& \' c( b
2 \2 ]# m6 Z9 w# x: Q2 M弊端:该请示的不请示,属于越权行为,这不仅影响上下级关系,更给工作带来难以预测的隐患。 ( g" v$ ?3 J3 u" f9 z. F4 \
) C& T* P% g3 y4 B' ^* u7 B
措施:事前请示,消除侥幸心理。 ; w }9 w' a2 L# s8 ~
2 f1 K/ r& W5 P
请示是写给上级领导看的,请示的事项能不能得到批准是两可的事儿,千万不要想当然,自作主张先干了再说。现实生活中这种抱着侥幸心理,不请示、边干边请示或干了以后再请示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屡见不鲜。房地产开发商无权售房带来的官司纠纷、擅自拆除fubai楼违章房带来的损失等等,可谓触目惊心。痛定思痛,我们只有事前行文,消除侥幸心理,才能真正有助于自身问题的根本解决。 ; m3 p! K' X6 e7 D- R" `: m
3 j4 t1 L. o# K禁忌三:弄虚作假,写作内容失实 - ]* W2 ~) `- o/ H& T8 l- t
8 R0 q5 h& ]. |5 [5 F9 b
弊端:不利于上级机关及时正确批复,不利于工作的良性发展。
, l$ D2 F) ~' R/ R; M
% q- D% B0 A1 ^) S# r- G" Y- Q措施:改变文风,实事求是。
* w% A/ R: R+ N4 N3 `2 D0 q* [- ~! S) ?3 W, E4 _" O r
请示与报告都属于上行文,它们在下情上达、反映情况这一方面有共同之处,它们都为领导机关作出决策提供事实依据,尽管请示属于较为特殊的情况反映,但并不能因此降低其真实性方面的要求。有的单位对一些要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请示,如申请经费、物资等,从本位主义出发,为一己之私利,抱着头戴三尺帽,准备砍一刀的想法,多报多要,片面夸大实际需求和困难,这种弄虚作假,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将严重影响视听,干扰领导的判断与决策,不利于上级机关及时作出正确的批复,纵使一时得逞,一旦被发现,其消极影响也是不难想见的。
: t/ K8 @% n) x
; @+ A* Q2 _) C/ B( J禁忌四:请示缘由不充分
/ u' y& q! {, Z. j) f6 U1 m
& n1 }+ f1 f5 _/ R+ f; w9 M5 {弊端:使上级不愿、不想或不能批复,请示的目的落空。 3 R6 _ k v2 w3 f4 U/ r# Z. |
' `) ^ B, L8 q* m
措施:(一)采用换位思维方式,注重陈述理由技巧。 6 M) W2 Q* z! |4 ^
, ?. @( r: a' ]* b1 y$ X
请示是一种说服的艺术,凡请示总是希望得到上级的批准、同意或指示。亚里士多德说过:蠢人用他知道的道理说服我,智者用我知道的道理说服我。同样道理,拟写请示的缘由时也不能只从本机关、本单位的立场出发去考虑问题,还应该用换位思维的方式来陈述理由,即善于站在上级机关和首长的角度,从全局出发来考虑问题,争取用上级的道理说服上级,以求得到预期的答复。具体说来,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写出客观需要,使上级机关感到请示事项有尽快解决的必要性;二是写出已具备的一定条件,使上级感到请示事项有解决的可能性;三是写出亟待解决的程度,使上级机关有尽快解决请示问题的紧迫感;四是写出恳切的语气,使上级机关能够同意而尽快批复。 9 C/ r- |* T. W
$ B, D6 `2 M1 |
措施(二)掌握各类请示的不同写法,突出写作重点。陈述请示缘由,不同种类的请示有不同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写求助性请示,因为其目的是要解决某种问题,因此这类请示在陈述缘由时通常以发文者的实际情况、实际困难为主要写作内容。写作时,要紧紧围绕依本单位的力量难以解决和克服,根据工作的需要又必须解决和克服这个基本意思来写,要抓主要矛盾,突出无力二字,以显示出请示事项的合理性。写审批性请示,这类请示目的是要权,陈述缘由时通常以阐释相关请示事项的意义、目的、根据和开展这一事项已具备的主、客观条件等为主要写作内容,着重突出开展某项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写政策性请示,其写作内容和写作侧重点相对复杂些。如果是对方针、政策或法规条文等在理解上存在问题,陈述缘由时就要详细引述条文并讲清疑问之所在;如果是工作中对某一问题的处理有不同意见,而又缺乏处理的依据,则要把这一问题及对这一问题处理的不同意见及请示者自身的倾向性意见都要分别写清;如果是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处理起来没有把握,陈述缘由时就要以新情况、新问题是如何出现的,有何具体表现等作为主要写作内容。总之,不同类别的请示,其缘由的构成内容不同,陈述缘由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写作时应区别对待,突出重点。
, O2 o5 ~7 U H& }# ?- x( G7 l" L, g7 I7 q8 [# I J
5 y# q E) A- b弊端:职责不明,程序不规范,请示事项的答复会因此受阻。 * D; }* P! E7 J% `7 ?& r+ ^/ K
: U1 B3 M4 W" A6 t% R- j措施:严格遵守公文行文规则中的有关规定,正确拟写主送机关。公文行文规则中规定:请示只报一个上级机关,抄送有关机关(不含下级机关),不得多头上报,不得越级上报,不得主送领导个人。多头主送、越级主送或主送领导个人,这是请示在行文上易犯的错误,这种行文上的错误体现在写作上,将直接导致公文主送机关的误标。如将主送机关标注为(单位名称)并(单位名称),或直接标注首(院、局)长等。主送机关拟写得不正确,犹如南辕北辙,接到这种请示的有关上级要么彼此推诿,互相扯皮,造成公文旅行;要么束之高阁,不理不睬;要么将请示打回让发文单位重写。不管是哪种结果,恐怕都不是请示者所乐意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