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是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协调的目的在于促进组织成员的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关系和谐。如果协调不得法,就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作为领导者必须要做好协调工作,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4 V* t4 G( X5 y% \& k) o4 D# G2 g8 |
1 R% c& O# q x 做到“两让”
/ J2 q. @: H0 }& }9 h
0 m7 U+ ~+ f' X8 W& Y 个性必须让位于党性。在做好协调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出以公心。不能掺杂个人意识,要把全局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如果我们以私心杂念歪曲事实,凭个人好恶取舍事实,带个人观点硬套事实,主观武断地处理问题,其工作定会顾此失彼,后患无穷;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到“揽事不躲事”。一事当前,怕三怕四,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有名有利的事争着干,碰到“骨头”不愿啃,遇到麻烦事靠边站,这就完全丧失了党性原则。该我们管的,不分难易,不论苦乐,都要积极主动地去管去办,为群众排忧解难。3 Y" s0 ^4 p9 \
/ I+ @4 ~" H) d6 c
主观必须让位于客观。工作时间长了,容易产生惰性。协调矛盾多了,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协调反复出现的问题时往往喜欢按经验主义的套路行事,凭主观想象定调子;协调非常棘手的问题时也不想搞调查研究,凭借职能权威讲“狠话”……无论是处理陈旧性的问题,还是协调现实性的矛盾,决不能凭想当然主观臆断办事,而应该多角度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冷静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地拿出经得起政策法规检验、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处理办法。
- f. ]8 w2 u0 i. P1 a% A# ~" ]9 U# b5 C G
处理“两关”
% ~+ l' e6 M8 _4 B, t
: C; N1 P* G9 W5 d/ ~3 Q. O3 T6 T7 v. h6 R3 L, }+ N+ {, f( Q
$ b2 |! Q+ x O" L; ^5 U把握“两度”
- \. S, T1 t/ u' c+ t; G ~& y) N" v: n' R( z9 a
冷热适度。协调处理相关问题要把握火候,条件一旦具备,必须趁势而上,当机立断,趁热处置,丝毫不能怠慢,不能拖拉;对难解决的问题,一般则必须冷静思考,反复调查,摸清症结,不能操之过急,实行冷处理。9 [# M0 Z5 b! }* C3 ?, Y) D
; H9 F) i6 o6 G0 T 粗细适度。协调处理具体问题宜粗则粗,宜细则细,千万不可“一锅煮”而造成事与愿违。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宜粗不宜细,处理现实性问题,则不能粗枝大叶,务必仔细调查,慎重处理,不留后遗症。对政策性很强的问题,更应宜细不宜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