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深度又能准确反映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调查报告,可以成为领导制定方针政策、解决问题的有力依据,但如果调查报告中的资料、数据失实,则可能导致做出错误判断,失去其调查意义。因此,做好调查工作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必要前提。在调查中,我们一般有多种方法,如开调查会、个别访谈、现场察访、统计调查、网络调查等。其中问卷调查作为一种省时省力,又能对事物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倍受青睐,但调查问卷作为实现调研目的和收集数据的必要手段在设计中要求也更为严格。调查项目的不同提问形式、提问方法,甚至题目编排顺序都会影响资料的真实性。那么应该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来谈谈。
* s& v6 ]) c$ x- Y7 Z
( h% z4 j. m* q3 K 一、调查问卷的结构9 |/ m- I8 u' `. f
: \8 Y8 A& J" t1 E
调查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前言、正文和结束语。2 O% l2 Q( U! Y1 n: \
* L" y. B/ n. ~ [
1.前言问卷调查在多数情况下,是面向社会、面向消费群体进行的,所以需要向被调查者简单阐释本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引起被调查者的重视和兴趣,获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例如:本项调查主要想了解游客“是否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旅游相关活动”,包括上网浏览查询旅游信息,预定客房、车票、机票等,以便于我们更好的为您服务。并且,需要对对方的支持表达谢意。例如:您好,谢谢您参加我们的调查!本次调查只需要占用您两分钟的时间。对于您能在百忙之中填写此问卷再次表示感谢!!
- a" F" W' G& h2 ], r* g
+ c5 v9 M. e* ~; B 2.正文该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被调查者信息、调查项目、调查者信息三个部分。
& k0 Q, Q2 l9 Z6 s& t1 W0 M& X; s% k ^
被调查者信息,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的相关资料,以便对被调查者进行分类。一般包括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这些内容可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个体对待被调查事物的态度差异,在调查分析时能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甚至能针对不同群体写出多篇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
) V1 N8 X, i, x& w) f# Y% W6 i3 A8 T- K+ Y' |
调查项目,是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单位将所要调查了解的内容,具体化为一些问题和备选答案。+ n* f; ]* q |7 \8 G |
1 @, ~ X* e9 O& E" d
调查者信息,是用来证明调查作业的执行、完成,和调查人员的责任等情况,并方便于日后进行复查和修正。一般包括:调查者姓名、电话,调查时间、地点,被调查者当时合作情况等。
( t5 J( Q' ]* a/ y
" d& n& V, ~( Y e1 q8 ]$ g) e/ S 3.结束语在调查问卷最后,简短地向被调查者强调本次调查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再次表达谢意。如: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请您如实回答所有问题。您的回答对于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很重要,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和支持,谢谢!# K# m8 n3 n) v: [* s
5 K. O6 {5 x- I& e
二、问卷项目的设计9 Y2 y3 E5 O& L- Q# M: a
' H5 }6 r t( }2 ?+ z1 t
调查项目设计的好坏是关系到调查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它对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真实度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问卷项目时,首先要确定调研目的,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再确定问题类型。问卷项目按问题回答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其中封闭式问题包括两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利克特量表等。开放式问题一般有完全自由式、语句完成式等。不同的题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使用时怎样做到扬长避短是设计调查项目的重点所在。那么应该如何设计调查项目?
* H: ?0 g6 `, A, v' ^- n
' e3 r5 M1 ?6 s3 s) { 1.确定问题类型
* H. h r: i! f( w; ~4 V; t- V0 L6 ~9 k% _
1)两项选择题由被调查者在两个固定答案中选择其中一个,适用于“是”与“否”等互相排斥的二择一式问题。例如:( c2 s, i! p' ?) u# D7 S. X
0 B5 z& Z6 R" L. b1 Z3 |+ } 您是否希望在阅报栏、大型交通工具上、图书馆等一些公共场所看到人民日报?& u) j% N, B7 e; Z
) l% `6 |6 H, f% \6 ^3 R( I
是()否()(摘自人民日报发行情况读者调查问卷)" q& u, T; E! p6 i5 X! J6 r2 {
& }& i+ E$ p- `. y* I6 s5 Y
两项选择题容易发问,也容易回答,便于统计调查结果。但被调查人在回答时不能讲原因,也不能表达出意见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一般用于询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并且两项选择必须是客观存在,不能是设计者凭空臆造,需要注意其答案确实属于非A即B型,否则在分析研究时会导致主观偏差。例如:
5 Z! j: d6 Z$ E9 K% a
2 @9 |, M# [# P% d( M( ? 您认为市人才市场举办的人才集市能否满足贵单位招聘需求?4 Z, w1 f/ |- U) I8 F
+ Z9 ^6 Q1 C' e4 E& d( I; W; l 能()不能()(摘自××市人才市场单位问卷调查表)
4 R$ t, C+ x, }! z
/ O3 w3 }7 w0 |! t8 I2 ]( P& s @# A 上面这道题就不适合做两项选择题。因为了解被调查者的某种态度一般需要分等级来衡量,而不能简单地用能与不能,是与不是来鉴定。因此,可以将选项试改为:可以、基本可以、基本不可以、不可以、不了解。6 S; D6 S3 z: j0 Q
# f, F& R5 i; ~( g+ r e1 F
2)单项或多项选择题是对一个问题预先列出若干个答案,让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例如:
3 J1 h( c$ Y: h* ~! ]' Z2 ~/ i2 U1 X$ R) T2 w; r5 `
您对下面这段话的意思理解程度:“7456,TMD!怎么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培机上乱灌水?94酱紫;呆会儿再打铁。886。” K; m4 }- }. {9 |
1 u$ j. Q5 x* ]$ S! D8 y) O" v: _
A、全部理解B、对数字表示的意思不理解C、对“大虾”“菜鸟”“灌水”
R' I6 N$ v% ~, X2 n& h* L) d" S7 w% R7 u/ ~! F+ _% d2 Y, k
“酱紫”“打铁”不理解D、一点都不懂(摘自社会语言应用热点问题调查问卷)# W; a1 L8 w" m% G. o
0 [. ^7 C w, v" B 决定您对应聘者取舍的重要因素是:3 P8 u+ r# e+ ^3 z" y
. a/ k+ f& U3 Q+ c3 x; c+ f
A、仪表B、谈吐C、学历或职称D、专业素质或工作经验(摘自××市人才市场单位问卷调查表)! q! W. v& U* ]! A# m
1 t/ a; R: V0 Y- L
这类题型问题明确,便于资料的分类整理。但由于被调查者的意见并不一定包含在拟定的答案中,因此有可能没有反映其真实意思。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添加一个灵活选项,如“其他”来避免。例如:1 `) }' \. |% p% J$ M
2 E, _( K' x6 ^ 您对手机了解渠道是- d/ {% C' b+ J, D; C
( f2 V9 S* `: W A、电视B、报纸C、网络D、同学朋友之间的互相交流E、宣传单F、宣传活动G、卖场广告H、其他(摘自大学城手机市场有奖问卷调查表)0 z7 f: G' p( ~( D% T
% H0 B; L; a7 C" H3 O 3)程度性问题当涉及到被调查者的态度、意见等有关心理活动方面的问题,通常用表示程度的选项来加以判断和测定。例如:
. q( {" x& g& c& u3 R ~3 _1 U
2 f, S, y @- B4 r7 ~; Q g 您认为博物馆通过各种文物陈列,举办文物展览,对公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时,作用发挥的如何:
/ a# ]7 i2 F4 \: `7 q; _
6 s& z. J$ }% X A、好B、较好C、差D、不了解(摘自2005年文化行业综合情况调查问卷)7 F. |# [9 x, o& G& q: \5 I: j; [
5 n! k* E0 F# `4 u" z1 g5 P
但这类问题的选项,对于不同的被调查者有可能对其程度理解不一致。因此有时可以采用评分的方式来衡量或在题目中进行一定的说明。
l7 G% E$ @1 i( d* a
/ ?$ I" e) P6 @0 q8 D 4)开放式问题是一种可以自由地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和解释有关想法的问题。即问卷题目没有可选择的答案,所提出的问题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不加任何限制。例如:
* a8 a& P8 c, h8 l; R7 e7 \( D6 k& R" g' A& \- I5 w
你认为开展“青少年绿色安全文明网吧”活动,最关键的是什么?(摘自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查问卷): q& B' e# a0 y, A: G' O7 o8 x
6 a3 v/ p3 S/ x# U3 Z$ ^, X( G4 I 您认为沪东校区最需要改进的工作有哪些?(摘自同济大学沪东校区综合情况调查), b( g- b/ C M4 X; v" Q4 J8 g
: ]" s9 Z& N1 G; V7 Z1 I( Q 使用开放式问题,被调查者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活跃调查气氛,尤其是可以收集到一些设计者事先估计不到的资料和建议性的意见。但在分析整理资料时由于被调查者的观点比较分散,有可能难以得出有规律性的信息,并会导致调查者的主观意识参与,使调查结果出现主观偏见。例如:在你以前看过的文章中印象最深的有哪些?(摘自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读者调查)这样的题目在整理答案时,要得出一个结论来是非常困难的。每一位被调查者看过的文章五花八门,印象最深的也是琳琅满目,其所获得的资料难以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假开放式”问题,即看似开放但实质有所限制。例如:您是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的?(2003年重庆通信学院学员思想动态调查问卷)这个题目看似是开放式题目,但实际上回答的范围在无形中已限定下来。因为对于挫折与失败,我们的态度只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只是不同个体具体形式不一样而已。因此,在进行分析研究时,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2 d" x% K/ F& Q) f# {( g ?0 \
3 g2 S: S$ L& O 2.设计问题项目的注意事项6 U$ ~0 S% v) e( i5 ?# w: R
; @7 l) ~' p3 e( C6 ~) ^ 设计问题项目除需要根据调查目的来选择合适的题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9 J8 _+ @4 u, H( F" D! U9 C$ B# `: u& t% a. \$ b% X ?6 B
1)必要性原则。为避免被调查者在答题时出现疲劳状态,随意作答或不愿合作,问卷篇幅一般尽可能短小精悍,题目量最好限定在20~30道左右,每个问题都必须和调研目标紧密联系。并需要考虑题目之间是否存在同语重复,相互矛盾等问题。, @& h, K8 Z T3 @6 O
" ^/ ]# O! x6 J5 [: ~4 t 2)准确性原则。问卷用词要清楚明了,表达要简洁易懂,一般使用日常用语,避免被调查者有可能不熟悉的俗语、缩写或专业术语。当涉及到被调查者有可能不太了解的专业术语时,需对其作出阐释。例如:0 H4 @5 q, H. j2 _/ h M+ J
' V# M# F M% B5 p% N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把有关词汇作了界定,希望可以有助于您填写调查问卷:知识管理:将知识资本视为可管理资产的管理科学。知识管理战略:用于推动知识资产的形成、储存、分享和应用,以提升机构竞争力的机构发展战略。(节选自2002知识管理中国调查问卷)
- e% K" `$ _+ X R, `' s1 y. W% c1 ?: }/ V* V! y5 [
并且语意表达要准确,不能模棱两可,避免用“一般”、“大约”或“经常”等模糊性词语,例如:
9 }8 z7 M7 C. {0 W1 P7 t3 l$ u- B3 }: U0 R+ S) C
是否经常和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6 R5 o! V5 }9 \6 Z4 \6 j" G* [, }
A、经常()B、有过几次()C、很少()D、从不()(摘自高考考生家长问卷调查)# y+ ~: Y, l1 r; O
; [6 J+ x! Q) U: S6 O# k) i% \ 上面这道题目在选项中出现的“经常”就不太合适,因为不同的被调查者,被调查者与调研者对“经常”的理解都有可能出现不一致,而导致资料出现偏差。# s1 {9 s& }8 M- B; Z
a* I1 V! b m$ m4 t! w
3)客观性原则。调查问句要保持客观性,避免有引导性的话语。例如:7 g) i* T+ s0 r/ _5 Z' M3 S0 F
2 i' U" n, _: M* E* j* h7 m) G
就“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设备,三流的老师。”这句话,你能站在客观的角度评价我院的师资吗?- J* k8 j5 x8 K! T6 {; i( |+ j
2 p" g4 c" I* K _# x' |# i A、不错,还是有不少兢兢业业、传道授业的老师()
, K0 ^, J$ b$ o+ W+ F7 p7 P& g9 ?8 E, B" p4 z4 y
B、一般,但是和名校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放开、实行对外招聘()
3 l9 C0 v+ n7 p, H3 w' v9 _1 u4 g- p/ `
C、较差,应该对任课教师上课质量抽查,并施行绩效考核()/ n+ ?- s$ V1 y7 e) s
; W9 M* c7 e& O5 a8 r9 N
D、其他()(摘自重工商贸信息学院学风问卷调查)
* Z7 l' d9 L0 X* X- ?# R! P2 c3 J- y0 @8 D- P, X
上面这道题在一开始就给被调查者灌输了“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设备,三流的老师”观念,在这种引导下,加之被调查者的从众心理,很难让他再“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对该校的师资力量进行客观评价。如果该题是为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试改为:请您评价一下我们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样或许更能得到真正客观的信息。* \5 Z- l0 c5 Y) a
, i$ N1 n: ` ^8 B W. f- o! f" @ 4)可行性原则。调查问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令人尴尬的或有损自我形象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被调查者在回答时有可能不愿作出真实的回答。因此设计提问时,要考虑到答卷人的自尊,可将这类敏感性的题目设计成间接问句,或采用第三人称方式提问,或说明这种行为或态度是很大众化的来减轻被调查者的心理压力。比如南开大学针对大学生性知识、性行为、性观念现状的调查研究中,考虑到直接询问“你是否有过性行为”可能导致被调查者难以回答,而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课题组改用“你的同辈个体是否有过性行为”,来间接了解大学生中婚前性行为的比例。结果他们发现,6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身边的同龄人曾经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在四成以下。
3 B$ F- J, q5 A" c9 o' C; k0 I( f6 ~& i$ [3 B: _
三、调查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p u9 P6 y1 A9 F; F
' z1 o) m7 k5 w) w' ]9 {
1.调查问卷必须方便数据统计分析,其结果能回答调查者所想了解的问题。
j$ G( k, |# W9 u# b/ B
+ I# S, A5 \1 O2 Z7 o$ C/ z 2.问卷问题在排列时需注意其内在逻辑性。在安排上应先易后难,从一个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开始,再问一般性的问题、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将敏感性问题放在最后。这样可以使被调查者能在前面答题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难一些的题意,从而节省时间,保证调查质量。" [% v& H. b1 I9 w4 M; L8 ?
. m' e, p" z% O. Z 3.在印刷正式调查问卷时,应注意其纸张及装订质量,保证调查问卷的整洁、庄重,让被调查者感觉到调查活动的正式、严肃。' p7 X) n6 e* i, N/ H0 W9 |
" L1 l6 W2 w( |. O: g- Y3 ~4 _
4.在展开大型调查活动前,最好预先在小范围内进行测试。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问卷中存在歧义、解释不明确的地方,寻找封闭式问题额外选项,以及了解被调查者对调查问卷的反应情况,从而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完善,以保证问卷调查活动的目的顺利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