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于“借”. w2 L9 r# u4 W H8 Y O* S0 O2 c. F% w. |+ m9 ?3 w
$ M0 e2 @& W8 z: t3 x3 [0 r5 N
我们提倡独立思考,但也要倡导开放思维,写材料要想广开思路,常借它山之石,巧用他人之语,搞好消化吸收和转化利用。要多读书,从书上“借”:要多看报,从报上“借”:要多上网,从网上“借”:要多参会,从会上“借”:要多交流,从兄弟单位“借”。通过“借”,启发思路,借鉴好做法、好提法、好段式或好字眼,为材料增光添彩。记得在基层当秘书时,单位在油田工人技术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要在表彰大会上做典型发言,我采用了把工厂当学校、把岗位当课堂、把工作当作业、把奖金当助学金的“他人骨架”,充进“自身血肉”。发言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职工的好评。这一提法,就是在平时学习中从报刊上借鉴演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