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个苦差事。苦之一,在于没啥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公文写作,也是如此。离开了“材料”,就无法提笔。! R8 v# \( R% Z! a- f! Z( V3 t1 e+ @1 T
* q, N( O: k. W! \' R* B/ E" S 那么,写作公文的材料是从哪里来的呢?或者说,怎样积累公文写作的材料呢?这是许多初学公文写作者,普遍遇到的问题。我也时常为这个问题而苦恼。并且,苦恼了几十年了。& S" `2 d) L5 ~' Z# l$ J1 g1 i, J
% k8 J+ H3 A! `( S" ?
不久前,我参加了全市万名干部下乡宣讲十七届三中全公精神活动。在赴蓝田县焦岱镇宣讲组里,参与了组织联络工作。期间,写了几篇小文章。结合这项工作,谈一谈我搜集、积累公文写作材料的点滴体会。% c) J* l3 X8 B) y' p
# Y, U6 Q- I) [ w
这点滴体会,是我几十年的苦恼转化来的。我称之为公文材料集累四部曲。这四部曲,也适用于其他写作材料的积累。
8 P4 C+ G: Q4 \1 H2 _: j
; k: ?3 _! m$ Y: ~$ `! N M5 { 四部曲之一----鹰眼4 r! X: [: E6 Z( H8 T
6 a/ Q$ a4 E" p* J4 E, ~& z0 S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青青草原,茫茫无边,晴空万里,天蓝云白。看!一只老鹰,平展双翅,悠闲地盘旋。突然,一个俯冲,箭一般射向地面,掠过草从,一眨眼功夫,又昂首云天,爪子下面是一只活蹦乱跳的野免。2 o: I3 y% u' g* K6 d! r
那姿势,简直是帅呆了,那动作,简直是酷毕了。那速度,简直是……不知怎么形容才好了。其实,我们最应赞叹的,是鹰的眼晴。在万米高空,之所从能捕获猎物,首先,在于那双敏锐的鹰眼。没有敏锐的眼晴,是发现不了猎物的,更谈不上捕获猎物了。- b+ P9 V& B; l
/ `$ Y2 W; l8 s
当我得知将被抽调下乡时,就意识到,面对这项有挑战性的工作,我得着手准备点什么。尽管,当时我还未确切地知道,具体该准备什么东西。这,就是敏感性。
! k" B" E! W3 c9 p4 F/ h! F
1 ^7 P+ k5 D( {0 n. | 敏感性,是写文章包括搜集、准备写作材料的前提,也是一个笔杆子首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文学创作,离不开灵感。文章写作,同样需要灵感。而敏感性,则是灵感产生的心理基础。
# E4 ^1 u7 J: K1 F
& b* N& S2 Z4 @$ g6 m7 |; J 其次,要站得高。鹰击长空,在于飞得高,方能看得远。“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但是,李白仍不满足于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0 w8 N4 P; _6 k8 S* j" u. ]& T8 y
' D1 j, }- l) Y0 S7 ]. ?* `; T. ^ 当我知道要下乡时,据以往的经验,还有一事,我十有八九甩不掉,那就是协助领导进行下乡宣讲的组织工作和撰写有关材料。这就要求我必须站在下乡宣讲组织者的角度或者说高度,去思考问题,着手准备工作。; _$ d$ m9 _& W. x- z' R& p* L9 R
8 W0 Q( e8 Y2 @' q4 O2 S+ c; e* w* ~; I
# ^% ~8 l# V8 Y9 ~% b+ G3 K% y) m' c
(预告:公文材料积累四部曲之二,鸡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