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报告的含义* {5 N- e) T' B# R
调研报告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调研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后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调查报告要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参考资料。
1 J6 W- p7 |5 ~! f" m% v二、调研报告的特点
: ~5 i. I3 v% M2 _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研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抛弃"假大空,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信、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 [) u: p" G6 c$ z; e0 B
2.针对性。这是由调研报告具有很强的工作目的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所针对的问题,明确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6 o: W% w. }$ O5 @3.典型性。是指调研报告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所揭示的问题要带有普遍性。这种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典型调研中体现尤为突出。
1 x; Q' X4 _# M4 k4.系统性。是指调研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具有说服力,要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不能疏漏事实过程和必要环节。但是不要求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调研结论的推理过程。
7 t) ? Y! [4 S& C三、调研报告的类型
9 a m( M' w5 `+ j从内容性质分,调研报告有以下六种:
/ \( c6 g O) x( U* j0 a1.专题调研报告。就是侧重某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研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反映群众比较集中的意见要求,以及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对策建议或处理意见。
) A b' Z8 G0 l: g& ^. P2.综合调研报告。以综合调研众多对象及基本情况为内容、作全面系统反映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研报告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综合性。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
( w9 W+ Q- b& @! S+ m) x3.理论课题调研报告。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调研报告,通过收集、分类、整理资料,提出问题、形成结论报告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或载著作中。2 @3 O: v) {2 V9 p n. Z
4.实际建议调研报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调研,将所获得的材料各所形成的意见建议写成的报告,为预测决策、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等提供参考。
- x' B E' v+ e5.历史情况调查报告。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研而形成的报告。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真相。8 c; v) z0 \ X1 N! ?. I1 E ^
6.现实情况调研报告。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研后形成的报告。供人们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或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
, F4 U) _+ Y, w另外,有些调查报告可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结合形式。
E& E+ m- U! c9 r) a! y- U# Z3 T% D四、调研报告的写法7 J; r2 _ t/ I, N. `/ c" a- P
不同类型的调研报告,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基本写法是相通的。0 q5 g! s% I) k' i+ ^+ s
掌握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一要熟悉调研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掌握调研报告的写作程序。
; P* Y# H) W8 x4 z(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 u) a- R5 }, L* U$ `, C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从文体说,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
* d+ s7 S% v' x- X0 Z1.标题
/ p, }( j9 f( V! n; q) N! D) o调研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由“事由+文种”构成;文章式标题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 w% y1 ~* u6 n7 `! Y/ e
2.导语9 b# ] U: C$ {& m9 x
导语又称引言,是调研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研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研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要的说明。 L9 T/ k2 C m z- p- Z% M
3.正文6 m" P( @% `" y0 X3 R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有不同框架。 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所采用。 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多用于介绍经验;“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多用于揭露问题;“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多用于揭示案件。' o7 Z& ^6 `* _4 P% O- u& |2 H
4.结尾* _% b; T) ]( t! V+ [% c
结尾大多是调研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研报告的结尾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t- m F9 h& [3 }
5.落款
# C, c; U; G" l9 e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研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研者,落款可省略。
! {5 ^1 x1 k" A( m1 {. i3 W(二)调研报告的写作程序( a, d d R) s, w) X
形成调研报告大体要经过以下五个写作程序:/ }$ b& Y: x, @3 }) G: M3 Y W
1.确定主题
/ y3 n5 W3 @0 B1 s' n% h( [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对调研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确定报告的主题应注意与调研主题相一致;还可以根据调查与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宜集中。
. M5 c; G/ v8 K K, }2.取舍材料
$ J% d- V8 z& m$ H; k4 Y8 D$ q$ Z对调研资料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入报告。如何取舍选择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调研报告中的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照应,给全部观点以支撑; ③在现有材料中,要经过比较、鉴别、精选,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调研者的观点,使材料以一当十。+ ?* T4 J9 B8 d3 |8 v8 j9 L
3.布局和拟定提纲0 G$ H+ ~& \9 x- ~; g" J ?7 [' ~
布局是构思调研报告的一个关键。布局就是搭好报告的“骨架”。通过拟定提纲把调查材料进行分类程。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要求纲目分明,层次分明,有内在逻辑。
# M' f) B7 |, R' O2 L+ S提纲是调研报告的综合反映。一种提纲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研者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列写出来。另一种提纲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和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确定提纲。# K" [9 y: F9 l
4.起草报告6 ^2 z+ k) V# K$ e% W5 T
根据已经确定的调研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从实际需要出发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划分段落,选用语言。行文时须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③通读易懂。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语言深入浅出,具有表现力,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A3 s& ~$ @' u1 ~$ q3 H4 K% H; [" P
5.修改报告' H( n0 L0 a7 c% B; C$ K
调研报告起草好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精心增、删、改、调。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方可定稿上报或发表。, c- l0 v/ S# \" {& a
: x4 o, Z8 n5 \+ Q# H+ F0 ?0 \写好调研报告的体会& {0 e$ Q9 }! K& Z6 m2 [
8 A' z, M( f% L$ z' {
一、标准“六个字”
" ~5 ]4 l) C1 `' v明、准、深、新、实、好。一是目的明;二是调查准;三是研究深;四是对策新;五是措施实;六是效果好。# z; T( l' S6 a' B, q"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