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达 赖(1683--1706)仓央嘉措,大家都记得他流传很广的《见与不见》,这位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极具才华、又最受争议的喇 嘛写出了他的心声:7 Y- I% g& U; e; @. o0 W
7 U+ K, E: [$ z" ?4 C
一6 p, d1 r- e6 A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 _2 O+ Q x2 j& G9 a7 D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g: t% t* ~" R7 f, _) m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 c7 L+ H. |0 w. _# L: w) [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z: X: f" M' @: O. u7 F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B$ t: O" @. Q4 \0 V# ?7 m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e- p6 k% ^! E# D q1 O2 n+ ~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6 ~$ l, p* _9 t" M+ a
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7 c. K+ |- v8 H' g" P
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5 `5 Z7 _3 M% S- [: E: Y, j" C
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
! r/ R) g8 ?* N' @6 |* z 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 i* Y, a4 l& a. n0 r& N: _" s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 _0 b- L7 R$ q6 y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 P& P4 }- j) `8 F6 H
8 Q$ r' D: R. ]* A v, ~) Q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G2 K4 x; p2 a S9 l' K1 A
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m V! s( D2 ^+ O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 }6 M$ Y7 D" M+ r
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 D4 G" b% K7 W
m! e I& U3 L" j6 g5 q$ [+ Q 我,牵尔玉手,收你此生所有;5 N' k3 A4 I% U1 R
我,抚尔秀颈,挡你此生风雨。. D& u a! z X( H2 ^3 s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 h' H" g" |7 ]& N) g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0 D8 G# \ q5 ]$ ^" o0 j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 {# B5 a, ~0 _8 Q1 `+ } 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 f, D6 ~# b* x; I J w, n, m% s
二《那一世》
$ Y) j; ?0 e2 F# t. r3 H! b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6 }, C0 q2 K' ?3 }, e$ {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 m) `1 [) J0 _8 o. ^% o- m$ c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 D t/ O& e! G! {" K9 l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 y( D' p& a7 [3 U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Y8 |5 J7 t( V+ U# P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g3 m, Z4 G8 E( A$ ?: b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4 v3 T" _8 l$ P0 y" U8 ?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9 ^( f, Q# p% P5 u8 r
2 S8 }( K: ~" A9 D 三
9 C) y% i9 L7 L, y& b- [+ m& ?. j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 h- O0 U7 [" z9 q8 N6 A4 k8 o" u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v5 A8 M2 D7 k J5 `6 |, h7 T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v9 g+ T, `+ |+ i4 C! {% p2 e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 Y: u8 r+ ?3 V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u2 g+ T) I; x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7 A( C6 h0 `, q% h7 A( Q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3 C' y2 e3 n6 V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F' U5 R3 s; }; {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 P: p& @/ P! D% e4 o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1 s U; x4 o/ |3 y$ {3 |' _/ C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I" K$ V, d7 B2 W" ~! W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0 O- R3 D3 n, D1 G. S
+ d) `) `' S" t 四《见与不见》# o$ \; k3 k1 m/ k) S
你见,或者不见我" o5 i* }7 G8 u+ y" G
我就在那里
, o* K+ ~! y; {5 H 不悲不喜
" K! o( {6 i' Z$ c 你念,或者不念我* s+ m6 b+ A3 M1 k* O4 Z |3 b$ e
情就在那里
: m* ?3 i" @' g) r 不来不去8 I& e. Z7 A+ M; q% t, I
你爱,或者不爱我) }: V* b4 w% |6 }3 w$ F% Z
爱就在那里$ K/ g! l$ G0 p6 Q
不增不减
2 l2 D, b P1 I6 z1 k 你跟,或者不跟我
C7 Q, a: e) i: w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 X1 _8 D5 B1 l1 r# W 不舍不弃0 F, Y& V- v, x3 h3 H6 i- w9 g
来我的怀里
4 o: `2 X/ s" e/ s" D 或者, Z u! w) d2 d4 d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2 G/ ]1 A: G- Q0 i; x7 D
默然 相爱. d; Z6 I% Y$ ~0 P
寂静 欢喜
4 @6 h* l& V; q! M# g N
! k7 k! Q! M e2 \更正:
: U: r. }( c& A5 q- b根据博友玄乙居指正,《见与不见》这首诗歌,实际上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为音译,意思为莲花生大师),作者扎西拉姆多多,出自其2007年创作的《疑似风月》集的中集。 2008年,这首诗被刊登在《读者》第20期,改题作《见与不见》,署名为仓央嘉措,因此多被讹传为仓央嘉措所作。此事并非出自作者本意,后《读者》为此事道歉。 2011年10月法院认定《见与不见》的作者就是广东肇庆女子谈笑靖(笔名扎西拉姆·多多)。
5 B3 T* ~% a4 E$ J8 m& q" [2 U! O
! b- z5 c3 \1 L E/ R 五* j3 b. f7 O; J5 h
住进布达拉宫,; R @% u0 r. h' f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 q" e* k8 p0 ^ 流浪在拉萨街头,
( q x. L g; `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9 ^( Q" f6 y6 a" w- g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 ~/ Y+ v5 }0 n0 ]; } 自恐多情损梵行, N5 _* y! @% O+ Z2 `
入山又怕误倾城。
* J6 w8 h7 S( a7 o& j) { 世间安得双全法,
% l. B" C7 O: o5 E) r: q$ s& ]8 q 不负如来不负卿。
8 s7 j9 H* v* |+ V% e X3 n; h: A9 `( B* t: P
六 我问佛% {2 j; ~: @: A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B$ ?5 Y9 k* }) ^( u& w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 y. _8 N5 \) C& ^ V/ q# _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 I. L9 d$ c6 L+ W, O( \$ K6 Q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0 m$ c9 [$ `, q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6 J. E+ |! o5 b3 y7 o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q: R% p2 q* K) M9 r) u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 q, A' B& x- ^. x' k. Y. q( F9 Y- p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f1 Y- Y8 r$ t5 c/ j1 {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3 B* O, O! z# r8 x# J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A- K- S" D- b+ |( u% J% t1 {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0 o+ k b( ?8 Q' B$ o0 b7 c, E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A& Q% ?0 T0 Y( N2 U/ F
凤凰,涅槃
9 W- k; R* n; v- i) b: `+ a4 v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 W' C, z4 w2 v* t& n" v" J# s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 l) `0 O3 g! N0 [8 V/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