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简报是交流会议讨论情况、反映会议动态、体现会议精神、保留历史资料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做好会议简报工作十分重要。初次从事会议简报工作的余爱民同志结合自己编写会议简报的经历和体会,对如何做好会议简报工作提出了新鲜且颇有见地的看法,值得一读。
) B# v% {- {$ V" c2 O2 [" l2 ^——编 者
/ j& l N2 k/ d: a5 x, f ) O- o+ q6 s; C& ]. }
在最近召开的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我有幸第一次参加大型会议简报工作,经受了一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竞争激烈”的历练,收获颇多。8 H. d: Y9 L/ R& ?/ ?/ O
会后,湖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宋育英同志在我的会议简报工作小结上这样批示:高度负责,严谨细致。大会简报组在进行专题总结时,还特意安排我作典型发言。我把这次会议简报工作体会整理成两句顺口溜:“大会简报不简单,从细从严不从宽。”" ~, P- p7 d" u3 M1 @
" o- ~; X9 [4 J* M, j 一、树立“严而又严、细而又细”的责任意识
/ R- Y; p' v6 z C: H5 E( W4 P+ k8 {8 I2 q+ L1 @/ Y
接到参加省第九次党代会简报工作的通知时,我想自己当过报社总编,写过长篇大论,编个简报,还不是小菜一碟?但在筹备会上听完省委副秘书长的动员报告后,我才意识到从事会议简报工作并不那么简单。
: J% p4 f6 m1 z( |% K 省委副书记、大会秘书长杨松同志给大会服务工作提出了8个字的要求:“严而又严、细而又细。”荆州代表团团长、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同志对简报工作很重视,专门提出12字工作要求:“严谨细致、及时准确、优质高效。”我把各级领导的指示作了一番消化,具体为“10个不”:中途不请假、记录不开手机、编辑不变味、校对不出错、送审不辞难、报送不误时、数量不落期、质量不输人、简报不简单、工作不平庸。我还把工作标准定在“四个满意”上,即领导满意、代表满意、编校满意、自己满意。
3 Q& j+ d, C4 A$ _/ v7 Q
" w. P3 ~( _) E+ D, K/ ~$ A' Z 二、做好准备科学分工
' Q3 i; F9 J$ g2 ^9 b8 E
. N. Z9 m" Z$ I5 u( D; r7 Y/ x* S! ^ 我被分在荆州代表团简报组服务。我觉得这个简报组其人也强,其器也利,可以概括为“4321”:4个人,个个精干;3台电脑、2台录音机、一部小车,装备精良。
9 k: V' j t9 P! L 虽然我们简报组只有4人,但分工明确。我把它叫做“五项分工负责”:领导与代表的发言分工负责;上午与下午的发言分工负责;记录整理与编辑审签分工负责;省领导联系与市代表联系分工负责;努力写好与争取发好分工负责。经此一分工,便有了“三快两前”的效果:记得快、编得快和签得快;报送名次在前、编发位次在前。
9 x) y5 i% m, v2 H% M
) M9 h/ s! U0 T 三、保证简报质量
3 I; L5 w" R' l$ W' h
4 k( E+ l( m" \: n3 J$ e$ j0 _ 大会简报无小事,稍不注意就出事,出事就会出大事。简报质量一直是我们最关注的事,我们都生怕出错。为此,我们研究制定了一个“五关四查”措施,确保简报不出错。9 L( y0 F* W- W0 o
“五关”:第一关是提前介入和准备。具体是提前找省领导秘书,提前掌握领导参会日程,提前收集代表带来的有关材料,提前向代表约发言稿,提前找代表问情况,提前熟悉部分代表的方言。第二关是保证记录完整准确。具体是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笔记和录音;结合口头讲的与书面写的;结合简报记录和发言稿整理。第三关是精心打磨领导发言稿。具体做到“三个过滤”,一是简报组整理编辑,二是领导秘书修改订正,三是领导最后审定签字。第四关是“4+X”文字把关模式。“4”就是我们简报组4人,先在电脑上校对两遍,再在清样上校对两遍,“X”指发言代表,谁讲的请谁过目。第五关是与简报编辑热线联系。多找人看,多打电话问,不怕麻烦。
- u b# b0 @" b( H: E" ]3 ^" N" | “四查”:一查发言代表姓名有没有错,重点是查省领导姓名有没有错,二查简报标题有没有错,三查代表发言观点有没有错,四查时间有没有错。经过“五关四查”,基本上杜绝了简报差错。
& a. U4 i$ i9 Y* p% [
4 C* V, ?7 y% X3 K- u8 w$ P 四、我做简报工作的几点体会
* z8 G$ U; r J& W3 p" A6 R. B/ Z+ d4 o$ d/ v! {$ _: e
体会一:学习报告是基础。简报主要编发代表们讨论大会报告的情况。学习大会报告是搞好简报工作的基础。如何学习大会报告,我的做法是先学、快学、深学,整理、强记、思考。我用3个晚上学习报告,记了上万字的笔记。有此基础,对代表发言的记录和整理,也就顺当多了。
3 G, F4 Q" [6 K6 y# b( O3 M5 Q: E2 J8 @+ f K2 P
体会二:领导重视是关键。省委领导和荆州市委领导对我们简报工作特别重视,有四件事为证:一是省领导亲自到简报组给我们送讲话稿;二是每次讨论会前后,领导们都要走过来向我们道一声辛苦;三是在讨论会上,有关领导经常提及简报工作,并要求代表们多支持简报工作;四是荆州市委领导多次在讨论会上表扬简报工作人员。这让我们做简报工作的同志在苦着累着的同时,心里也乐着。 Y" Z2 S$ P0 v1 U
同时,我们也积极争取领导的关注。一是主动联系。开全会的那一天,得知罗清泉省长要来荆州团讨论,我提前到场做准备,没想到罗省长也提前来了,我主动上前向省长报告有关情况。省长听后,好好地表扬了我一番,还说读了我不少文章,并赞扬写得不错。随后,省长还关切地问我从监利县委办公室调到省委政研室后的工作情况。这份关怀和体贴,让我很受感动和鼓舞,工作的热情和激情更加高昂,编好简报的信心也更足了。二是及时反映,适时推介。及时向代表们反映有关情况和简报要求,适时推介简报组的工作成绩和先进事迹。三是以质量求支持,用成果换地位。6月14日上午,荆州团讨论前,我把两天来的工作向团长和代表们作了简要汇报,赢得他们一致好评。
. v0 l3 ~/ s% T! Y* j( l) N* i* ?( R$ t1 L' M9 k- a6 N3 R
体会三:抢前争先是动力。编写简报虽说是个临时性的工作,但我想哪怕只做一天也要争创优秀。我跟简报组的两位年轻同志见面谈心时说了三句话:大会试英才;要把真本领拿出来;简报不简单,平凡不平庸。两个小伙子也有这种抢前争先的意识,他们说,荆州的工作处处争先创优,党代会简报质量也要争第一。有了这种强大的动力,会议期间,我们简报组总是提前半小时到会场;代表们都休息了,我们还在加班加点地编写简报;晚上更是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累得坐在椅子上直打哈欠。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并且越忙越是乐哈哈的。
- {% u# }. C% n9 Q& ?2 |& D* p0 D/ k# w
体会四:严谨细致是根本。严谨细致是编好大会简报最根本的要素。前面说得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只加一句话:做不到严谨细致,你就别到办公室工作,更别做大会服务工作。( l7 D( R) s! o4 b- G# X
; ?. Z ]4 Z; ?2 m 体会五:编外功夫也重要。功夫在诗外。编写好简报,很多功夫还在简报外。我们比较注重在“三个三”上下功夫。一是广交三种朋友:和本团代表交朋友,和本简报组的同志交朋友,和负责编校的同志交朋友。二是熟悉三类情况:熟悉代表个人情况,熟悉代表团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熟悉上届简报工作情况。三是搞好三项工作:搞好引导工作,搞好平衡工作,搞好服务工作。在征得荆州代表团团长应代明同志同意后,我在讨论会上谨慎地作过几次引导,针对头天编发出来的简报,引导大家有观点、有特点地发言,效果很好。搞好平衡主要是领导之间的平衡和领导与基层代表之间的平衡。搞好服务重细节,比方说帮代表端个茶杯、拿个话筒、开个电梯等等,这些事好像都是服务员做的,你千万别说你是搞简报工作的不屑去做。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你为代表们做些小服务,你就维护了机关干部的好形象,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好心情。
7 d8 O) }9 i0 v" t* y2 Y9 e6 q8 X7 ]9 u0 n
体会六:创新思路可借鉴。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结束后,我仔细翻看自己编写的会议简报,总感觉创新不够。起初,我们也试过创新,但担心编校那边通不过而误了发稿。我以为,大会简报除基本格式外,也可以有适当的创新,如,标题可以活泼一些,不必全是“某某代表团x月x日讨论情况”;语言也可以生动、活泼一些,因为所编都是口头发言;编排方式也可创新,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来编,也可以围绕一件事情来编,内容可以是代表发言集锦,也可是代表点题领导解答,甚至还可以编点花絮,代表们有作诗的、写散文的也可以少量地来一点,点缀点缀,活跃活跃。我想简报如果创新地编写,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