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对于营造氛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劝酒也是一门艺术。在酒宴上你常会发现这样的劝酒高手,几句“花言巧语”就搞得别人明明酒量有限,却还是喝了个酩酊大醉。所以,你在劝酒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式。5 X. x$ |9 A% }; m: F( t1 Z
1.真诚地赞美对方
. ~( D( S, x k2 }! V 人对于赞美的抵抗力往往是微弱的,特别是在酒桌上,热闹的气氛使得人的虚荣心很容易膨胀起来,而虚荣心一膨胀人就免不了要做出一些超出常规的“豪壮之举”。另外,当你在 酒桌上赞美对方的酒量或学习成绩、工作成绩后,如果对方仍坚持不喝,就会牵涉一个面子的问题,酒桌上众人的眼光会给他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既然你能喝,既然事业这么得意,连杯酒都不愿喝,难道是瞧不起我们吗?这种压力是对方很容易感觉到的,因而他即使是迫于压力也得拿起酒杯。3 a: E& n4 j6 D/ C3 r
罗康考上了研究生,在同事为他举行的欢送会上,作为单位里的领导,你可以这样劝酒:“功夫不负有心人,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成果。我们都要祝贺你,这杯酒你得喝完。”在这种情况下,罗康不得不喝下这杯酒。7 E6 S# F; S; s- F/ {5 a
2.强调场合的特殊意义
4 m4 I9 N, j) e% p& `9 l$ x 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些人从不喝酒或喝得不多,但在一些特殊的喜庆场合就愿意多喝两杯,一方面是心里高兴,另一方面也是场合的特殊性使然。那么,你在劝酒时就不妨多强调一下此场合的重要性、特殊性,指出它对于对方的价值与意义,这样既能激发对方的喜悦感、幸福感、荣誉感,又使他碍于特定的场合而不得不愉快地再饮一杯。
8 z. x( q1 @8 n1 x4 l9 P% H- s- P8 b 在一次老同学聚会上,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同学不肯喝酒,你劝酒时可以这样说:“好,这杯酒我也不劝你了,你愿意喝就喝,不愿意喝就别喝。反正今天是我们2003届毕业生的第一次聚会,下次再聚真不知道要等到何时了。我知道你酒量不行,这杯酒你要是觉得不该喝,大伙儿也都同意,那我也就一句话不说了……”# o- ]4 |; F+ T9 s/ \6 V }. M
话说到这儿,那位老同学一般也不会再推辞了。这种强调场合的特殊意义的劝酒方法一般都是能见效的,因为没有谁愿意在这种场合给大家留下坏印象。
" U. [8 h# Q$ b3 Z. s" R+ h! O 3.强调酒宴对自己的意义6 V& \4 O8 Z" C1 x& y3 x
酒宴是联络和增进感情的重要场所,通过向对方敬酒,从而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使彼此的关系更密切、更稳固。一般来说,如果劝酒本身真的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话,对方是不会轻易拒绝的。针对这种心理,你在劝酒时可以充满感情地强调一下自己与对方的特殊关系,使劝酒变为你们之间独特的情感交流方式。
0 d$ X8 |$ e% b9 ^! x& G) ~ 元旦到了,公司举行一次聚会,席间老板深情地说:“今天我们大家会聚一堂,我心情非常激动,过去的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贡献。我们的工作性质很辛苦,能取得这些成绩真的很感谢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新年来临之际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干杯!”
) q$ Z4 C$ q) p% F/ A! r$ h7 t4 U 4.用反语刺激对方& u: V% f/ M/ M- q
人人都有自尊心,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人有时很容易突破常规做出某些出人意料之举。在酒桌上也是一样的,如果你能恰到好处地使用反语刺激对方,使其认识到不喝这杯酒将会多么损害自己的尊严,那么对方往往就会喝了,逞一回英雄。不过,使用此方法劝酒时,你一定要注意适可而止,如不成就干脆作罢,以免真的戳痛了对方的自尊心,两人较起劲儿来,可能会伤了和气,那就得不偿失了。0 r1 _0 e5 B' w0 }( D
在一次单位员工的聚餐上,蔡森在喝了一杯后就不再喝了。这时,同事赵明刺激他说:“蔡森,你看看,单位里的小伙子可是每人一杯酒,女同志可以例外。如果你不是男子汉,这杯酒你可以不喝。要不,我给你叫瓶‘露露’?你瞧,女士们可是人手一瓶啊。”蔡森不服气地说:“谁说我不能喝?我偏偏喝给你们看。”说着,一仰头就干了一杯。激将法在这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0 A, f$ w! W9 [+ q& [" D4 d 5.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
l3 D8 s- Z2 G; C5 h3 }' o! Q: O, |+ c9 a
7 n0 D# b' I2 Z; Y5 c, g( J( k
* X) N9 o& |2 a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