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公文写作中“要”字句的正确用法:
% [9 j# }1 t6 w- r/ o$ l( [; N
! i. u" N9 k; T# `" ^0 K3 N“要”字句是公文中常用的一种特定句式,它通常出现于一句话的开头,用以表示“应该……”、“必须……”之意,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种提醒、希望、要求或命令的作用。恰当地运用“要”字句,能够增强行文的坚定性、原则性和论断性,使之观点鲜明、态度显豁、文字简要,具有很好的修辞表达效果。正因为如此,在公文写作中,“要”字句的使用频率很高。
! i8 C6 L. w! i2 g. z值得注意的是,“要”字句应当根据不同的行文方向和公文文种恰当地加以使用。一般而言,下行文中的指示周知性的文种诸如决定、决议、通知、批复、会议纪要等等,在表示希望、要求、提醒、命令人们去做某件事、采取某项行动时,往往要用这种“要”字句。例如:
+ G& I$ v& E3 p0 z* s8 y# q; v3 q(1)“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加强对《计划》执行的指导、支持和监督。环保总局、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要每半年向社会公布各省(区、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并会同监察部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年度检查和考核,向国务院报告。”(《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
' E) Q" v/ F) B4 t) g. j9 ~: W(2)“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上述两例中,通过运用“要”字句,向受文者提出要求,表示出应当怎样去做,语势坚定有力,论断性强,令人不容置疑。 d: H6 e3 X" Z4 J4 k& F( O* K( D
但是,在上行文的请示、报告及意见等文种中,因其多属叙事、申明和祈使性的,故而只能使用计划、打算、商讨和请求性的语气,而不宜使用“要”字句。否则,就会显得很不得体。
7 w# D; I% O2 K
' o- n0 |$ e: G4 w( z第二,公文写作中“拟同意”一语的正确用法:
0 b" i0 S6 ~$ R8 h' I2 {2 }* l. t1 h) y0 P9 l" |
“拟”有认为、打算、想要、考虑之意,是公文中用于表示谦敬的词语,通常出现于上行文的请示、报告及意见等文种的写作之中。在下行文的批复中,有时也要用到这一词语,且往往与“同意”连用。
; D9 A3 K7 H( X8 x2 U) { V! j值得注意的是,“拟同意”一语的使用具有较为严格的职责限定。它不仅具有“谦敬”之义,而且能够体现出主体的职责权限。有无“拟”字,是有无最后决定权的标志。这就是说,主体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处理若有决定权,即只需表明“同意”,而不宜用“拟同意”,以示肯定;而如果只有表态权却没有决定权,则以使用“拟同意”为宜。" z0 z" Y. [7 c; G3 Z1 L+ ]2 B8 J
7 M$ m5 Q9 ^7 P4 @) u第三,公文写作中“进行”一词的正确用法:8 K+ K! z' O! `6 k
! y. u+ D W. S/ _3 e8 |+ f- M, u, W9 ^
1 U+ K( U, Y1 _+ U- k
" T6 g& E. Q4 n) S o&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