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话+ H+ t l8 @4 d, i
- H4 }# y( K! B7 \' {△人生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 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 柳永《凤栖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王国维 《人间词话》)
* Q! a7 g# \* n+ Q Q- X; d5 S' ]+ g
" Q: r% N- L8 d' J* E0 J
* J+ d1 v2 U* X: w" c+ I( V9 e% q0 _; m+ b' c
△写作三境界: “妙手偶得”是第一境界, “妙笔生花”是第二境界,“妙语连珠”是第三境界。
. R( n- i ]5 l6 A" q4 R# A6 h7 [8 X* N: [' W' Z! g
6 h4 s( N- i9 o1 W8 }9 O: C7 e- ?
△讲课三境界:深入浅出是第一境界,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是第二境界,浅入深出是第三境界。文稿写作这个课不好讲: 一宏观就容易泛泛而谈,让人云里雾里; 一具体就容易鸡毛蒜皮,弄得支离破碎。
# H% w1 e$ [* I6 s
7 L2 } h8 _- K: t, f7 d4 q & i% D T* d' i" b6 x9 Y
9 a2 {4 ]- f, V8 N
感兴趣才会有趣
1 P7 K" t! j# ]4 ]+ l& u* m8 x3 A6 u$ L
3 M# W/ O0 N: d! P3 }8 Y+ c4 j4 R E; v& L
⊙只有自己真心热爱的、喜欢的、又有经历的,才能够写出最好的东西来。 ⊙人这一生只有做上自己喜欢做的事儿、最适合做的事儿,才有可能发挥你的优势和潜力,才有可能做到最好,才有可能获得心灵的自由,才有可能让世界因你而不同;否则就只能是平庸一生,蹉跎一生。为了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要及早做好职业规划,越晚越难受。
* p( W1 n3 n9 H" |% @) G3 {
/ Z' C- x7 J! _' ]+ I
' p& V' I& w* J0 V
1 j: R! R1 G: s! k0 K. N: K0 W3 v+ Q1.写材料是件很重要的工作2 ^- Z2 }: O+ c
* Q& T& M& H% C0 j( i
4 k4 k3 q5 t8 J. n
- A" i- G! Z& `; l3 {) N/ P' g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财富万千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一行字也能诠释人生的哲理
, W) Q- a3 y, o6 R/ Q' P3 x3 ~" y: Q0 _ m. Y' W: ]
) o0 A& s' E0 O1 K
% z% d. `7 L4 s! g
邓小平同志1950年5月16日《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讲,“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要学会拿笔杆子。开会是一种领导方法,是必需的,但到会的人总是少数,即使做个大报告,也只有几百人听。个别谈话也是一种方法,但只能是‘个别’。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用笔写出来传播最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所以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是毛泽东主席告诉我们的。凡不会写的要学会写,能写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从某种意义上说,材料代表着一个单位的基本形象和基本素质,上级通过材料能够很好地了解基层单位的基本工作状况、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单位本身可以通过撰写材料,总结工作,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材料对于推进工作具有统领性和统筹性。可以说,撰写材料,是运筹、谋划和指导业务工作的主要手段,是把好点子、好主意、好办法落实到底并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是把事情办好、办对的必要条件。 写作能无形中提高你的学习能力、总结能 力、表达能力、培训能力等。 写作与职业发展密不可分。 写作水平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深度和思想深 度。 写作能为他人提供精神财富。 写作就是“喧闹之中独取一份宁静”,可以提 高你的人生境界。总之,人生离不开写作。0 r2 D3 ?, T w8 i: l$ D
8 P* }: Y/ k' G' X h
; x z% y! N( S1 l
5 O ?, Q5 ?* L7 P `2 v j0 P" ^例1:一词丢官罢职。2008年9月9日,巴中市政府办公室在下发的2008年中秋节放假通知中竟出现了一句“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祥和平安的端午节”。由于办公室文秘人员的一时粗心大意,致使非常严肃的放假通知在巴中市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件事最终导致四人被问责,三官员被撤职。成为轰动一时的写材料工作人员因工作粗疏而遭处理的社会新闻。% Y0 X& h6 ^/ t7 }; S* C# {
; O, D& D5 C1 P; @; l 7 i: }* Y) M2 b5 K# |( f
# L: T) J1 K9 O
例2:一个字决定战争胜败。 据史料记载,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预定在沁阳会师聚歼在河南的蒋军。冯的参谋拟制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泌阳”,一个在焦作,一个在驻马店,一北一南相隔数百公里,结果会师不成,反被蒋介石分割包围而打败。仅仅多了一撇,冯阎兵败中原。否则,也许中国的历史就要重写。9 n) @7 N7 X I4 c4 n
4 h6 S- h/ U3 A . U: K+ v. t/ I# }! V
. T) M1 \, R! j
例3:一个字带来灭顶之灾。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11 月),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在柳州展开激战。27日,日军进抵距贵州边境约20公里的六甲地区。美国第六航空队奉命出动B-29轰炸机前去轰炸那里的日军。可是机场译电员误将“六甲”译成了“六寨”,而六寨却是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的司令部所在地。当17 架美军战机飞临六寨上空时,当地军民兴高采烈地走出家门,向盟军飞行员挥手致意。然而,美军飞机回报他们的是一颗接一颗的炸弹。这次误炸夺去了1名中将、2名少将、200多名上校以上军官、800多名士兵和5000多名平民的生命,可以说是一字引来灭顶之灾。
* g# [4 o0 U( @
- P; Q2 W0 Z* F* v2 `& G; @+ Q ! E' X& g/ h) r0 g# ^% x7 V! |
4 A; B) u( A' ]& v) ?2.写材料是件很辛苦的工作
9 ] f) W8 F" |9 C" ^: u5 K7 M' b; p! H
. R/ B4 n) I8 C0 n
$ {% k& Y! i4 p8 S4 }" G5 |“三苦”之说,即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感情痛苦。体现为“节日无假、假日无闲”,也体现为繁重的工作量。辛苦:“默默无闻做着轰轰烈烈的事,辛辛苦苦做着风风光光的人”、“幕后一身汗,台前靠边站”、“鞍前不越位,马后不掉队”、“两眼一睁,忙到黑灯”、“白天一条龙,晚上一条虫”清苦:“政治上的红人,工作上的忙人,生活上的穷人,身体上的病人”、“权力不大责任大,待遇不高要求高”、“喝墨水,费脑水,流汗水,吐苦水,没油水”痛苦:“一心一意、两旁站立、三餐不饱、四肢无力、五指摸黑(加班加点)、六神无主(按领导意图办事,献计献策而不能决策拍板等)、妻(七)怪子怨、八面玲珑、久经(酒精的谐音,比喻要参与接待)考验、十实在难美”“喝白水、尿黄尿(写不出来上火),费烟卷、省粮票(实行粮票时,忙起来顾不上吃饭),胡子长、头发掉,老婆哭、孩子闹(有家顾不上),想调动、办不到(有本事的不愿干,没本事的干不了)”。有诗为证:“搞材料,被人笑;手起泡,头发掉;耗烟草,费灯泡”,还有“一支钢笔,两袖清风,三更不寐,四季受累”。 东北“四大憋屈” 说: 挖菜窖、蹲小号、戴绿帽、写材料国务院政策研究室领导:研究室,体改办,拎个破包到处转,厚 着脸皮蹭顿饭,写成文章没人看。”时间就这样在指尖蹉跎,青春就这样被键盘埋葬, 颈椎就这样被僵直,腰椎就是这样被突出。3 C" U% s9 N9 }. L3 e
4 Y6 i/ U# [% {( h , l! P( w0 M2 H
3 J& |; `5 d% R3 W5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