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报刊杂志,洋洋洒洒数万言且无内容的文章叫人一瞧头就大了。一没那个耐性,二没那个时间,无奈只好不看。到废品收购站去看看,凡是那些刊登长而空且没质量的文章的报刊杂志,基本上都是崭新崭新的就被当作废品处理了;再看看各种文摘类的刊物上,转载来的差不多都是一些有质量的短文章,报刊杂志上被“开天窗”挖走了的也多是有质量的短文章。人们“烦长喜短”可以说是个共性的认识,但为什么有些人总不能“扬短抑长”?大体上讲,有三个需正本清源的问题:
$ Z. x {4 F$ Q+ V* n% s' i& [ 一、短文能不能说明问题?
" q4 P3 o0 |5 T& S4 ? ; t% ?5 q6 y0 R
群众喜欢短文,但短文能不能说明问题?下边几段经典短文,读读或许会使你有所启发。 ' h B8 f6 E5 Q
美国耶鲁大学在300年校庆典礼会上,校长只用一百多个字,时间不到一分钟就回顾了这所世界名牌大学300年的辉煌,全文如下: & z- \' Y( ^ C6 T4 ?
“今天我们不要只说耶鲁的历史上出了五位美国总统,包括近几十年来接踵入主白宫的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也不要只说耶鲁是造就首席执行官最多的大学摇篮,我们更应该记住,耶鲁的毕业生中有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五位诺贝尔化学奖、八位诺贝尔文学奖和八十多位普利策新闻奖、葛来美等奖项的获得者。耶鲁,我们的耶鲁,自始至终坚持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服务的理念”。 * {! B0 Z7 e. N6 ^; Y
整个致辞连标点符号在内,只有169个字。决不像我们的有些人搞一个普通讲话也要洋洋洒洒的写上万言。
, i3 V) [0 Z3 y, E% l+ U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诺贝尔的自传也不过才108个字。
5 T3 q# F' f8 F3 m7 G6 ~/ { “艾・诺贝尔呱呱坠地之际,一个仁慈的医生就该尽早结束他多灾多难的生命。主要优点:平素清白,从不牵累别人。主要缺点:未娶,无家室,易发脾气,消化不良。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罪过:不向财神顶礼膜拜。一生重要事迹:无”。 , u4 T2 a; h( T N/ i9 j/ h
我们中国人文章写得短小精练是举世闻名的。搞学问的人写出短小精练的好文章不足为奇,就连古时的农村妇女也懂得文章要写得短小精炼。有一个“少妇改嫁写状子”的故事,就是短文写得好的范例。一貌美少妇刚结婚不到半年,丈夫就亡故。公爹不满40岁,小叔子和她年龄一样大,公爹和小叔子均对她怀有邪念。她想改嫁,不仅婆家不同意,她的娘家和族人也以“女人应从一而终”为由极力反对。无可奈何之下,她写了一份状子呈给县太爷:“丈夫世下,公壮叔大,瓜田李下,嫁与不嫁”?县太爷见这份虽只有一个字的状子却把问题说得那么清楚明白,当即用一个字作了批复;“嫁”。可见,中国有短文写得好的先例,人们也都是喜爱有质量的短文的。
% c% c) K8 T! s( a 短文不能说明问题吗?结论:非也!
" d7 S7 Z4 z0 u& O& T: J% A- _
( R, I; x5 \- ` 二、短文有没有品位? 7 ^, R. I6 A% H, z% y6 H' ]
" X& A& {: @! u/ _) b% k4 d 既然大家都喜欢短文,但短文在有些地方为什么不为人看好呢?误区主要是:“短文难以显示品位”。有些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好像书能写出大部头,文章能写成长文章才算有学问、有品位,假若你的文章写短了,肯定是你的水平低。有的机关、科研部门甚至有些很有名气的高等学府竟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凡字数达不到1500字的,不作一篇文章对待”。笔者特意仔细数了一下毛泽东主席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全文也就700来字。但它不仅教育了几代中国人,而且在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谁敢说这700来字的《为人民服务》不能作一篇文章来对待?考渚历史,“名师”、“大家”的著作,贡献不在量,而在文约义丰的质。孙武的《孙子兵法》中的每一个短篇,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每一个片段,字数都不多,但就是这一个个短篇的汇合,奠定了他们在军事科学和文学史方面的历史地位;而乾隆皇帝一生写的诗文不可谓不多,有哪一篇能真正流传下来?可见,持“短文没品位”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A& @8 D# E7 Y- B 9 i# p1 J( R6 r" l/ F9 p
三、短文能不能行得通?
: K: Y' A1 d/ h6 X, l
: ~& b u: u8 g# ~- Y5 G+ f
8 D) u. A q4 c* P7 }- x4 F
3 S, A7 @2 H& x)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