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楚汉争霸:/ l# o3 c9 u0 ^
# m3 r& x: I: `- A
$ A+ S% t! m r P! E6 U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糊糊涂涂不糊涂,马马虎虎不马虎,对世事洞若观火,是一种境界!孔子、老子,孟子,庄子,书都读得很多,“其学无所不窥”,方能有大的成就,书不怕读得多,就怕读了也不能明理,成了有脚书橱。知识可以成为财富,也可以成为包袱,就是佛家所说的“所知障”。; B9 o4 f9 V; |) n: y
4 i4 |/ @% s) d+ K$ I- N
1 q$ |2 |& j1 N: H6 T S- _. ` 进入我这里从事文秘工作的,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入职培训,就是搞清楚为什么要做文秘工作的问题.要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北大毕业等于零》。每个从事文秘的,都要有个归零意识,要甘于做理发师的徒弟——从头做起.。昨晚才下单一批书,其中有韩庆祥《哲学思维与领导工作方法》,韩是中央党校教授,曾被请去中南海授过课,据说此书也是根据习的指示编写的。
3 q6 U8 P; b, S0 ^
3 S4 H T8 ?" U: D# o: {" e8 r( C. N }( |1 m/ M. F$ c
就新入职朋友,如何学习提高,尽快进入状态,与群内朋友私聊时,有点体会,发出来供大家批评讨论—— 0 p8 b# o1 _2 z$ q9 G) _% q1 X
6 }- v; @5 ~" H7 u4 W; M
1 s0 i9 G- m( Y( K7 M
一是看,找自己有感觉的成功的作品(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成功作品,这样可以避免被误导。二是自己有感觉,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心里对他有成见,注意力就在文章的问题上,不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多看多分析,作者是怎么想的,思路是什么?二是想,想想别人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写。三是述,就是把文章的结构内容,复述出来,看自己是不是真正能把作者讲的道理讲清楚,是否真正学到了文章的精髓,从结构到内容,都要非常明晰,与作者非常接近,就证明你的学习能力,思考跑题的能力与作者非常接近了。四是比。不比,就感觉不到差距,看到差距,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然后就是写一篇同类的文章,与作者的文章相比较,要努力使自己的思路、结构、内容上有超越原文的地方,至少与原文越来越接近。这样反复几遍,自己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清晰,结构内容都会越来越合理。当然,如果身边有高手,可以请求他们指点一下。没有高手,也可以和同事同行一起交流探讨一下,让别人帮着指出问题。自己努力改进。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吟,写文章,如果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假以时日,一定会有很快的成长和进步。会体会到成长的喜悦,也会让别人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感觉,这只是个人的浅见和体会,您可以试试看是不是适合自己。
! ?, d" u% c8 C* @. t+ c/ Y+ q# n8 w" t' a) x
: F. ?$ m. _% s5 D% D- e 新入职朋友,还要避免陷入误区。我的感觉,一是贪“多”,什么稿件都想写,什么内容都想学,什么资料都想收集,因为没有好的方法,可能最后劳而无功。# S# _: R. k! T* A4 w; k- w0 h" ]+ D
: w: I" n2 e6 ]; v% p: Y
l7 T, r9 D) ]0 Z
& v; d }9 q+ d' H远行⌒FARGO:
! z6 P4 `- x1 n$ d+ b/ [% ^/ m8 ?; }+ f& i2 c) [+ z; Z
2 A Q! E, s2 f8 M, H0 J5 ~' t 窃以为:它山之石,可以攻错!阅读别人文章,消化吸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形成自己的STYLE,超越原著,未尝不可!这貌似与“一看二想三述四比五写六改”的精神一脉相承...
+ Z" J2 [6 }9 N9 |0 @ L$ p/ ~0 I) \$ W4 }! `
; k l/ }- Y4 y( v
蓝色星空:
- F% F. b8 h9 l) z; g& X4 d. ` o! K" @# T# R/ V7 W
" B* E/ r7 U7 a$ a& I 我说的抄,其实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一样,抄的一般的就是随便找篇,稍加修改就好。抄的好的在网上找了很多篇,然后分析结构 综合借鉴后, 在结合本地进行完善 , 这种方法虽然还行,但仍然离不开网络,思路面窄,也存在依赖感。 如果遇到加急材料吗,又或是网络不曾有的 ,就会无从下手, 像这样, 请问各位老师 , 该如何改正。你说的 多、大、快。我觉得对于很多人。并不是这样。很多文秘工作者其实都是赶鸭子上架的,什么材料都给,又不能不接 。我也发现自己管理有问题,一直被工作 所占用。可是由于自己材料。底子不好。很多东西在单位根本写不完。只能占用八小时以外时间。对此真的好苦恼。0 ~! O/ p8 e0 Y/ W/ J; Y
. e- B3 k* Y" f
$ v5 ~ G5 w! q% x: ]. k: D, W/ Q
云水自在山:8 h' ~3 d9 C8 G" A( O0 e
* ]. a" M9 w7 W/ x( G. U b0 K# q8 g( B
嗯,现在觉得贪快深受其害,原来写会议纪要回来就写,自己很煎熬,意识又表达的不清。现在回来总先把录音整理后再写,虽然前期看慢了点,但是整体效果看远远比以前好太多。. z# ?& |* Z S. ~( Q
. g! i' k, r# K5 I
% ~# A7 c0 F n0 `# E6 k8 L4 ~
6 q A8 ?2 \/ F2 f; M O& Q" M: @
" B$ w" k1 [! k9 U9 {安琪:( M, m( W2 g/ d$ X$ }& ~
5 _* X! J! q6 M
& m7 Q' C* G5 i! Y- U
别苦恼,写的多了也是学习的过程,边工作边学习,慢慢的过段时间就熟练了。我刚开始写会议记录也发愁,但经过2个月的锻炼,现在写它也不打怵了,并且速度也越来越快。
, S+ g% T" ^2 R0 `! u# ?" t7 l% {& w3 J% S( p
6 L) Y V$ ~9 J |+ z1 m# C" L5 ^柳啸风:
9 I N N5 Q1 V/ A: o. p! ?" ~
+ M. W% v( c/ a& a# x0 v; h$ s; _: X' c; b: E. k1 q% J
功欲善于事,必善基器。方法要对头,基础要扎实,才能事倍功半,否则始终有个格局限制,所行不远。我当时学五笔时就是贪快点用上,而忽视了加强码字练习,导致差错率很高。
3 E% n/ b5 {" j/ y+ @5 i* z) D9 @! e7 K A" [
+ D1 f" \- B/ K( f------以上内容根据老秘网QQ群280248186交流记录整理。
2 T( E# e* i+ m* B% ?" m, q2 H5 I$ _0 a% _7 W1 g ?
% W6 O/ N, m, w3 @3 x" @
/ Y2 F5 J z$ L$ U5 f
& ]9 h; a, B7 y |
|